悬崖跳水水池深度设定问题

悬崖跳水水池深度设定问题

ID:25051472

大小:3.42 MB

页数:15页

时间:2018-11-16

悬崖跳水水池深度设定问题_第1页
悬崖跳水水池深度设定问题_第2页
悬崖跳水水池深度设定问题_第3页
悬崖跳水水池深度设定问题_第4页
悬崖跳水水池深度设定问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悬崖跳水水池深度设定问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数模第二次培训论文论文题目:悬崖跳水水池深度设定问题姓名1:李辉树学号:09102105专业:信计专业姓名1:彭记译学号:09102107专业:信计专业姓名1:游美玲学号:09102203专业:信计专业2011年7月9日14悬崖跳水水池深度设定问题摘要本文探讨悬崖跳水水池深度设定问题,以实现水池深度设定既保证运动员人身安全且使成本消耗最低为目标。对此问题,将建立物理模型,运用物理学、理论力学知识,结合微分方程学方法进行求解。对于问题一,本文将建立物理模型,将跳水运动员形似锲形,用物理动力学解题思路,对悬崖跳水物理过程细化为运动

2、员空中、入水与水中三个运动过程,并逐个对其建立运动状态方程,结合微分方程学简化求解,最后用Mathematic软件画图展示结果,从图中得到:男子水池深度为9.3米,女子水池深度为7.8米。其中动力学方程为:;阻力方程为:。对于问题二,根据物理质量公式,结合运动员悬崖跳水三个具体物理运动的总方程进行分析,得出高度、底面积与质量之间的联系,从而判断体重不同者与水池深度大小的关系,得到结果:体重越大的人跳水时需要更深的水。该模型建立亮点一体现在其充分运用了物理知识,同时结合微分法简化了求解难度;亮点二体现在用Mathematic软件

3、画图展示结果,直观准确。关键词:物理动力学;微分方程学;运动状态方程;Mathematic软件14一、问题重述近年来世界上新兴一种跳水比赛叫红牛悬崖跳水世界杯比赛。悬崖跳水,即运动员从高空悬崖跳下来,身体在重力的作用下快速自由下落,这是一种非常危险、挑战人类极限的比赛,所以比赛中安全问题显得非常重要。比赛规定男子跳台高度为23至28米,女子为18至23米。我国福建连城的冠豸山就举行过这样的比赛,那里的跳台高度是男子28米,女子20米。下落过程中,运动员的身体入水后受到水的阻力与浮力作用,抵消身体的重力作用,使运动员在水中做减速

4、运动,直至速度降为零。为了保证运动员的人身安全,水池建立必须有足够的深度,另一方面,尽量节约水池建设的成本可避免无意义的浪费。所以水池深度设定必须在满足不造成运动员人身伤害的同时达到最低成本消耗的要求。需完成任务:1.根据福建连城冠豸山跳台高度,计算跳台下面的水池要多深才能安全;2.分析两个体重不同的人跳水时哪个需要更深的水。二、问题分析悬崖跳水运动涉及的为物理动力学问题。本文需解决水池深度设定问题及考虑运动员不同质量对水池深度设定的影响,水池深度设定需满足不造成运动员人身伤害的同时达到最低成本消耗的要求。即跳水运动员落入水中

5、速度降为最小时,该时刻运动员所在深度即为最佳水池深度。将悬崖跳水运动的物理过程具体、细致化,从以下三个过程分析。跳台至水面过程:运动员从跳台跳下,在空中完成动作后落入水中。在这个过程中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与竖直向上的空气阻力影响,重力为恒定的,空气阻力逐渐增大,运动员做加速度减小,速度增大的运动,到达水面时速度达到最大。空气至水中过程:运动员以最大速度,身体笔直、双手紧贴,脚先着水的方式垂直入水。这个过程中进入水中部分身体受到水的竖直向上的浮力和阻力,整个身体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运动员做加速度极大的减速运动。由于入水身体高度为变

6、化的,所以在计算时需考虑动态求浮力与阻力。水面至水池底部过程:运动员身体全部进入水中,做减速运动直至速度减为零达到水池底部。运动员受到竖直向上的水的浮力、阻力和竖直向下的重力,重力与浮力恒定,水的阻力逐渐减小,导致做加速度减小的减速运动。为了保证运动员的人身安全,水池建立必须有足够的深度,避免运动员因撞击池底而受伤;另一方面,尽量节约水池建设的成本可以避免无意义的浪费。所以最佳水池深度为运动员在水下速度最小时的深度。根据第一问的求解分析,改变质量的值,同时考虑锲形高度与半径的变化得出结果。三、模型假设1、假设跳水运动员跳水状态

7、形似锲形下落,质量分布均匀,其中跳水运动员的高度即锲形高度,人的脚部为锲形底部,人体的肩宽即锲形直径(如下图示);141、假设跳水运动员以身体笔直,双手紧贴,脚先着水的方式垂直入水,速度方向垂直向下;2、假设忽略跳水运动员的蹬板过程;3、假设风速水速为零,不影响运动员下落;4、假设人水短暂碰撞过程没有能量损失;5、假设男女跳水运动员身高、质量及肩宽符合20-25岁跳水运动员国际标准。6、假设运动员落入水中速度降为最小即速度为零,此时的深度为安全深度零界。四、符号说明符号意义说明跳台距水面的高度(i=1或2)跳水运动员的高度(锲

8、形高度)人的脚部(锲形底部)与水面距离人体的一半肩宽(锲形半径)人体质量流体的密度流体粘滞系数流体阻力落体瞬时速度雷诺系数14阻力系数重力加速度()水中受到的浮力五、模型的建立与求解问题一:5.1.1建模思路对悬崖跳水运动员跳水三个细分运动过程受力分析:(1)跳台至水面过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