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介华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价值

陈介华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价值

ID:14040048

大小:4.66 M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25

陈介华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价值_第1页
陈介华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价值_第2页
陈介华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价值_第3页
资源描述:

《陈介华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价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价值陈介华淮安市第一医院分院(江苏淮安)223002[摘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A)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6例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动脉瘤疑似患者均行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将两种检查结果进行对照分析、比较优缺点,CTA后处理采用容积再现(VRT)、最大密度投影(MIP)和表面覆盖法(SSD)。CTA重建采用0.75mm层厚、0.7mm层间隔,延迟扫描时间采用提前监控、静脉团注法。两位放射专家用盲法分析CTA、DSA

2、资料,对颅内动脉瘤作出诊断。结果:36例SAH病例中,CTA发现32例37个动脉瘤,包括前交通动脉瘤15个、大脑前动脉瘤2个、后交通支9个、颈内动脉4个、大脑中动脉主干5个、基底动脉2个,其中1例CTA检查为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动脉瘤,直径<3mm,DSA检查为阴性,其余均经DSA证实。余4例SAH病例CTA、DSA检查为阴性。CTA能够清晰显示瘤体、瘤颈、载瘤动脉及毗邻关系,其敏感性为94.5%。动脉瘤直径大于3.0mm者,CTA、DSA检查结果基本一致。CTA以VRT重建效果最佳。结论:CTA对于动脉瘤疑似患者是一种安

3、全、无创伤的检查技术,能够精确显示动脉瘤的空间关系,可作为颅内动脉瘤首选的诊断方法。[关键词]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颅内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血管造影术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绝大多数是由颅内动脉瘤破裂引起(1),选择性的进行数字减影血管内造影(DSA)是目前诊断颅内动脉瘤的常规方法。但随着CT技术的快速发展,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A)能够精确显示颅内动脉瘤,且有安全、无创伤的优点,近年来越来越受到临床的重视。本文对36例蛛网膜下腔出血动脉瘤疑似患者行CTA和DSA检查。旨在探讨CTA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价

4、值,以期提高颅内动脉瘤的检出率。1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36例SAH动脉瘤疑似患者,男21例,女15例,年龄33-65岁,平均年龄48.5岁。均行CTA和DSA检查,且资料完整。1.2检查设备及方法CTA扫描仪为西门子Sensation16层螺旋CT,对比剂为优维显350%,剂量75-80ml,速率3.5ml/秒,扫描层厚0.75mm,螺矩1.15,图像重建层厚0.75,层间隔0.7mm。CTA后处理采用容积再现技术(VRT)、最大密度投影(MIP)、表面遮盖法(SSD)辅以CT阈值调整和去颅骨技术。DSA检查使用西

5、门子AxiomArtisF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经股动脉插管行常规全脑血管造影,分别摄取前后位、左侧位、右侧位及左右前斜位图像。1.3图像评价方法对所获取的CTA和DSA图像资料由两位放射专家盲法进行对比分析,比较CTA和DSA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价值。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36例SAH患者中,CTA发现动脉瘤32例37个,其中28例单发,3例多发2个,1例多发3个,包括前交通动脉瘤15个,大脑前动脉瘤2个,后交通支9个,颈内动

6、脉4个,大脑中动脉主干5个,基底动脉2个,其中1例CTA检查为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动脉瘤,直径小于3mm,DSA检查为阴性,其余均经DSA证实。4例SAH患者CTA、DSA检查均为阴性。CTA能够清晰显示瘤体、瘤颈、载瘤动脉及毗邻关系,其敏感性为94.5%(图1-4)。动脉瘤最大者直径约27mm,动脉瘤直径大于3.0mm者,CTA、DSA检查结果基本一致。CTA以VRT重建效果最佳,其立体感强,可以进行任意角度观察,MIP可以准确显示瘤体、瘤颈的大小,SSD图像比较粗糙,层次感不强。9例行手术治疗,21例行介入栓塞,2例随

7、访未作处理。VRT、MIP、SSD和DSA显示动脉瘤情况见表。CTA和DSA显示动脉瘤大小与显示结果瘤体≤3mm>3mm合计VRT33437MIP33437SSD23032DSA23436将直径大于3.0mm动脉瘤的CTA与DSA诊断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经x2检验,两者之间无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3、讨论3.1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的优点由于增加了多排探测器,螺旋CT的扫描计术有了飞速发展,特别是在血管造影方面尤为突出,它不需要增加扫描时间,利用合适的螺矩,短时间内即可获得满意的信息采集。本组研究采用1.15

8、螺矩,相比以前1.5或者2.0螺矩[2,3,4,5],所获得的扫描信息更为丰富。同时,使用350%对比剂,量约75-80ml,增加了密度对比,对精细小血管显影效果佳,通过CTA后处理,辅以适当的阈值调整,即可获得满意的颅内血管图像。VRT采用不同的透明度和彩色编码,使图像更精确,可随意变换角度进行观察,准确显示颅内动脉瘤的空间关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