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备课(李涛)19课

集体备课(李涛)19课

ID:14040442

大小:39.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25

集体备课(李涛)19课_第1页
集体备课(李涛)19课_第2页
集体备课(李涛)19课_第3页
集体备课(李涛)19课_第4页
集体备课(李涛)19课_第5页
资源描述:

《集体备课(李涛)19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金山小学集体备课教案(六语)集体备课教案内容19、夹竹桃主备人李涛备课时间上课时间复备栏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无……不……”、“无不”造句。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四、五自然段。3、能找出直接描写夹竹桃的句子,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4、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懂得作者为什么爱上了夹竹桃,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教学重点:能找出直接描写夹竹桃的句子,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懂得作者为什么爱上了夹竹桃,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教学准备:有关夹竹桃的资料、

2、小黑板。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初读课文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无……不……”、“无不”造句。金山小学集体备课教案(六语)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过程:一、出示事物、导入新课。1、同学们,今天这节课,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种植物,请看(出示夹竹桃),知道它的名字吗?(板书:夹竹桃)没错,它有一个富有诗意的名字叫“夹竹桃”。请注意“夹”读第一声,让我们齐读。2、关于夹竹桃,你了解多少呢?学生介绍夹竹桃。3、看来,同学们对夹竹桃的了解还真不少呢!夹竹桃是一种极为普通的植物,它不是名贵的花

3、,也不是最美丽的花,但我国当代著名教育家、语言家季羡林先生对它却情有独钟,他曾为夹竹桃专门写了一篇优美的文章,这就是我们今天共同学习的19、夹竹桃。二、自读课文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画出课文中不理解的词语和句子。三、检查自学情况1、理解词语意思融洽:彼此感情好,没有抵触。乍起:刚刚开始。韧性:柔软而结实。2、出示生字后指读、齐读。玉簪花叶影参差荇藻榆叶梅花团锦簇奉陪微风乍起一嘟噜金山小学集体备课教案(六语)3、交流:作者为什么要写夹竹桃?(1)指读第一自然段。(2)这普普通通的夹竹桃,作者为什么认为它

4、是“最值得留恋,最值得回忆的花呢?”请同学们速读课文,找出答案。(3)出示:“这样的韧性,又这样引起我许多的幻想,我爱上了夹竹桃。”(4)用自己的话说说作者喜欢夹竹桃的原因。用上(因为……所以……)的句式。四、理清课文脉络1、自由读课文,想想如何给课文分段第一段(1节):总写夹竹桃是作者最值得留恋和回忆的花。第二段(2节):描写作者家中的两盆夹竹桃开花时红白相映,景象奇妙有趣。第三段(3—5节):写夹竹桃的可贵韧性以及引起作者的美妙幻想。第四段(6节):写作者爱上了夹竹桃。2、练习朗读课文。五、课堂总结:同学们,这节课,你学会

5、了什么?六、作业设计:1、描红生字2、熟读课文。金山小学集体备课教案(六语)集体备课教案内容19、夹竹桃主备人李涛备课时间上课时间复备栏第二课时教学内容:精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教学目标:1、能找出直接描写夹竹桃的句子,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懂得作者为什么爱上了夹竹桃,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查1、听写词语2、指名朗读课文二、学习课文1、自由读课文,想一想:课题是“夹竹桃”,课文是怎样具体介绍的呢?哪些自然段直接描述夹竹桃的呢?(2、4、5)2、课文的2、4、5自然段分别介绍了夹竹桃的

6、什么内容?请同学们边读边想,把课文读好。(一)学习第2自然段1、默读,思考:“我”为什么觉得这景象十分奇妙,十分有趣?2、讨论,交流:金山小学集体备课教案(六语)(1)这是什么景象?(两盆夹竹桃,一盆红色的,一盆白色的)(2)为什么觉得这景象十分奇妙,十分有趣?(火与雪:不相容——融洽)3、轻声读,体味这奇妙有趣的景象。(二)学习第5自然段1、轻声读,思考:你读懂了什么?2、讨论:月光下的夹竹桃引起了作者的幻想。3、默读,思考:(1)月光下的夹竹桃为什么引起作者的幻想?(2)月光下的夹竹桃引起了作者哪些幻想?4、小结:月光下的

7、夹竹桃香气袭人,叶影参差,花影迷离,“我”把它幻想成地图,幻想成荇藻,幻想成一幅墨竹……让我领略了无限的妙处。5、练习朗读。(三)学习第3、4自然段1、那么第4自然段又写了夹竹桃的什么呢?轻声朗读;讨论:写了夹竹桃的韧性。2、默读,画出最能表现夹竹桃韧性的句子。讨论:;①这两句话主要讲了什么?(主要讲了无论是季节的变更,还是气候的变化,只有夹竹桃始终如一,没有哪一天不是迎风开放;它的花期之长,没有哪一种季节性的花可以与之相比。)②体味“无……不……”、“无不”的作用。金山小学集体备课教案(六语)③练习用“无……不……”、“无不

8、”造句。4、读第4自然段最后一句话,把它改为陈述句。5、课文重点写夹竹桃,为什么要用一个自然段来描写“一年三季,花开花落,万紫千红”的景象呢?(反衬)6、指导朗读7、小结:这两个自然段通过一年三季、花开花落的衬托和夹竹桃花期之长,始终如一写出了夹竹桃的韧性。8、练习背诵(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