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集团管控存在的主要问题

中国集团管控存在的主要问题

ID:14064538

大小:33.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25

中国集团管控存在的主要问题_第1页
中国集团管控存在的主要问题_第2页
中国集团管控存在的主要问题_第3页
资源描述:

《中国集团管控存在的主要问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集团管控存在的主要问题1995年,英国巴林银行由于风险控制机制不完善,新加坡业务员李森投资日经225期货指数失利,损失达13亿美元,相当于巴林银行全部资产,直接导致这家百年银行破产。2002年,美国第七大公司安然公司,由于公司治理机制缺陷,管理层涉嫌财务欺诈,导致公司破产。2004年10月,由于中航油集团对其跨国经营的新加坡子公司内部风险管理机制失效,导致5.5亿美元巨额亏损,该子公司不得不申请破产保护。近年来,百年企业瞬间破产,庞大帝国灰飞烟灭,触目惊心的事件屡见不鲜。其根本原因都是因治理机制

2、和管控体系有缺陷。由此可见集团管控体系对集团企业的重要性。那么,集团管控出现问题有哪些具体表现呢?通常管理者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初期的简单判断:1、集团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治理机制不完备,譬如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2、总部与分、子公司功能定位模糊,权责不清;总部管理能力不足,无法有效管控下级企业。3、总部管理模式无法输出,下级单位有各自的管理风格,无法实现管理标准化和规范化,管理成本高,难以通过管理复制实现快速扩张。4、总部对分、子公司的财务稽核与风险控制体系弱化,无法有效控制投资风险。5、

3、总部不能有效对分、子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进行聘用、考核、监督、激励。6、集团并购后无法实现深度整合,资源配置混乱、效率低下,集团优势无法体现。7、总部难以对分、子公司的运营(经营计划、资金管理、高管管理)有效监控。在具体表现上,民营集团企业与国有集团企业的生存环境与主要问题又各不相同。中国民营集团企业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民营经济产生了许多业绩骄人的民企集团。例如蒙牛集团,从三无起步(无工厂、无奶源、无市场),通过资源整合,5年间从乳品行业排名第1116名上升到第1名,成为中国民营企

4、业超速发展的典范。国美集团从3万元起家到拥有千家门店的家电零售航母,其独特的商业模式对家电行业和零售流通行业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誉为“改变中国的十大商业模式”之一。此类案例不胜枚举,但我们也要看到,中国民企在高速发展过程中,管理思想和管理手段往往成为发展的软肋,制约着企业的成长。一般来说,中国民企集团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公司战略多数民企集团缺乏明晰的、长远的战略定位,战略缺乏前瞻性。什么赚钱做什么,核心竞争力不足。2、公司治理多数企业缺乏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决策层和经营层高度重合

5、,监督层形同虚设,重大决策取决于企业主或家族,决策风险大。激励和约束以感情为主。3、组织结构集团组织结构稳定性差,个人好恶或习惯决定架构,因人设岗的现象比较普遍,人治色彩较重。4、管控体系机制不健全,管理不规范,凝聚力主要依靠亲情,管理控制多依靠人而不是制度实现。管理团队家族化,企业主的管理风格就是管理文化。5、企业的资源获取成本比国有企业高,尤其表现在资金与政策扶持方面。中国国有集团企业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相对于民营集团企业,中国国有集团的问题更为深刻和复杂,主要体现在战略、治理、管控、产业结构4个

6、层面。1、集团战略问题一些集团公司缺乏长期战略规划,比较注重眼前利益,而战略定制容易跟风,比如“多元化”、“国际化”的风潮的兴起和衰落。其次,在同行业的集团战略缺乏差异性,没有充分打造自身的资源和核心竞争优势,比如把进入全球500强作为战略,实际上是把目标当作了方向,有失偏颇。其三,表现在战略与运营的脱节。比如一些企业把国际化作为战略,但实际上没有国际化的产品、市场,也没有国际化的人才,战略凭空产生——如何实现、以及实现成本如何都悬而不决。第四,子公司间的战略协同不足,特别是国有集团,由于子公司高管

7、是政府行政任命,因此集团对子公司间的管控弱化,各自为政的情况普遍,更谈不上战略协同。在解决这些问题的探索上,深圳中航集团作出了很好的示范,可详见《金蝶咨询》的案例分析。2、公司治理结构的问题国有集团的核心问题是产权问题,即所有者缺位,行政干预下的“外部人”和监督激励弱化下的“内部人”控制并存,治理机制不完善,治理环境不成熟。在治理结构上,董事会、监事会、经理人的角色和职能高度重叠,董事会职能弱化、监管虚化,权利制衡框架不健全,制衡机制不能落到实处。在经营者选择机制上,激励和约束机制双重弱化。我国缺乏

8、专业经理人市场,对经理人的选择和激励机制缺乏。从董事会构成上看,国有企业董事会往往出现“外部化”、“形式化”、“公共化”倾向,极大削弱了监督与评价经营者绩效的功能。董事会大多数来自大股东,难以体现和保护广大中小股东的利益。董事会缺乏应用的独立性,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国有股“一股独大”的特殊环境,股东大会对董事会的委托异化为少数控股股东对董事会的委托。董事会由大股东掌控或内部人控制,相当数量的国有企业董事长、总经理合二为一,难以形成独立的董事会运作机制来保证健全的经营、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