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亚鹤:陶瓷艺术的背后

李亚鹤:陶瓷艺术的背后

ID:14078068

大小:48.13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25

李亚鹤:陶瓷艺术的背后_第1页
李亚鹤:陶瓷艺术的背后_第2页
李亚鹤:陶瓷艺术的背后_第3页
资源描述:

《李亚鹤:陶瓷艺术的背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李亚鹤:陶瓷艺术的背后看似一个简单的陶器,从灰溜溜的粘土变成美丽坚致的成品的过程,要经过许多道复杂的工序,需经过原料、成型、烧成三个车间的锤炼,一点都不简单。在原料车间有装料、过筛、除铁、压滤、陈腐等7道工序,而在成型和烧成车间有压制毛坯、粘结、刷坯、施釉、出装、烧成6道工序。工序繁多,令人眼花缭乱。记者在金光华陶艺班采访制陶师傅李亚鹤制陶过程中,手中的数码相机一直处在开机状态随时候命。制陶师傅李亚鹤介绍,制陶工序并不是简单的捏泥巴过程,要制出好的陶器就得有好的陶泥。陶泥俗称糯米土,也即高岭土,是制陶器坯体和釉料以及粘土质耐火材料的重要原料。赤江的高岭土得天独厚,以质地细腻粘性好闻名,

2、是做陶瓷的上等货色。选定陶泥以后还得对其进行加工,即根据陶土的粘性人为地加进羼和料,改进陶土的成型性能,保证陶坯在高温焙烧时不开裂,不变形,提高陶器制作的成品率。配制好的陶原料还要经过粉碎,这样有利于在坯体在受热过程中各种物理化学反应的进行,以便烧成并获得致密的结构,减少坯体的气孔率,增强胎体烧成后的强度、硬度和比重。捏练和陈腐是原料加工的最后一道工序。经过捏练的陶泥,为增加粘性,提高可塑性,还要进行陈腐,陈腐的时间越长越好,这样陶土更显胎质细腻。陶泥加工配制后,就进入制陶工艺的最关键的一个环节——成型。制陶师傅李亚鹤称,成型方法包括人工成形、轮制等。手工成形可分三种:一种为捏塑法,一

3、般适用于小件陶器。另一种为模制法,就是将泥料放入有形状的模子里,待半干时取出而制成陶坯的过程,是一种较原始的制陶方法。还有一种是泥条盘筑法,也叫泥条圈注法,这是一种原始的陶器成形方法,先将泥拉长成条状,按器型大小将泥条圈起来,一层一层地叠上去,然后用拍子拍打,使之成形。用这种方法制成的器物,内部往往留有泥条盘筑的痕迹,给人以古拙感。 轮制是较为古老的一种制陶工艺,制陶师傅李亚鹤跟记者讲,自己尤为钟爱这种陶瓷制法。它是将原料放在转动的陶轮上,利用其快速旋转的力量,用提拉的方式使之成形。它的特点是器形规整,厚薄均匀,陶壁表里普遍有平行密集的轮纹,器底往往有线割的偏心纹。陶器坯体成形以后,还

4、要进行修饰:首先,湿手抹平;从作坯体开始,就蘸水往上抹,使坯面不致过早因干燥而裂,同时可使坯表面平整并且可接合缝条,填补毛坯空隙。但不宜蘸水太多,否则会使泥坯软塌;其次是拍印,这样使坯体整体结实有纹饰,分段用的器物也在这一过程加以粘接修饰的,用拍子打光,使高低不平的坯体表面填平补齐,并使泥料中的片状矿物平行于坯体表面,增加光线的平行反射,减少散射,进而出现光泽。然后就是对坯体上釉、彩绘等装饰步骤。 最后,成型的陶坯还得送进金光华陶艺班的窑洞进行焙烧。陶坯要在温度高达1200摄氏度的窑里烧上1天1夜,对烧窑温度、火候的掌握是陶器烧制好坏的关键。经过焙烧后的陶坯由丑小鸭变成白天鹅,一件美丽

5、坚致的陶器就这么“炼”成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