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提问实践研究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实践研究

ID:14081955

大小:29.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7-25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实践研究_第1页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实践研究_第2页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实践研究_第3页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实践研究_第4页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实践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实践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小学数学课堂提问实践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有资料表明,多达80%的课堂时间被用于提问和回答。对于提问,不同学者有不同的界定,有学者认为师问和生问都是课堂提问形式;有学者则认为课堂提问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试图引出学生语言反应的任何信号;也有学者将其研究的课堂提问界定为在课堂环境中,教师以口头语言向学生表述问题,引发的回应或回答。本研究在实践观察中发现,课堂中教师的语言表述引发学生的回应有时难以清晰的界定与记录,如“这样行不行?”“行!”;“想不想要奖品?”“想!”之类的问题,教师有向学生表述问题,学生也作出了回

2、应,是否可视为课堂提问呢?为统计更为准确的数据,本研究就课堂中教师提出问题,引发了个体回应,并经教师应允,形成了学生起立、应答的行为现象作一统计与分析。  广东省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班由广东省教育厅主办,目的在于培养一批能够发挥示范和引领作用的学科骨干教师,带动全省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升,学员由各地级市择优推荐。笔者作为本次培训班小学数学班学员,跟岗期间发现同组学员课堂提问多,问题效率偏低等现象。对本特定人群课堂教学情况做一调查,一定程度能够反映本省该学科的教学现状,了解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据此寻求改进的对策,对提

3、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提高本地区数学教学水平有积极的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  本研究采用观察法及文献法进行研究。2012年11月11日至30日,对在阳江市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实验学校,来自5个地级市(9个县、区)的10名跟岗学习学员的数学汇报课进行观察记录,课堂涵盖一年级到六年级。同期检索了中国知网2012年以来主题为“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期刊文章22篇。为确保数据的准确性,2013年5月再次对10节课堂录像进行观察记录。具体过程如下:  1.确定研究主题及对象  跟岗期间,在听课中经常发现教师在课堂中提问的频率很高,

4、形式上多是一个问题一个学生回答,很多问题学生明显已经知道答案了,教师依然鼓励学生举手,并进行提问。通过与授课教师访谈,发现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关于提问学生的问题,基本没有做过精心的设计与思考,课堂提问是经验和现场发挥的体现。进而确立了本次调查与研究的主题:10名跟岗教师数学课堂提问的现状及其对策。  2.制定观察表  按照教师提问、学生应答的思路制定研究项目。教师提问包括:提问的频率、提出问题的指向两个方面。提问的频率从讲授主导式结构的一般教学程式“导入、新授、练习、小结”四个环节来统计记录。教师提出问题的指向主要根

5、据课堂中的环境,从三个维度进行现场判断记录,分别为:对于问题,学生应答是“必须个人回答”还是“可以集体回答”;提出的问题是“结果式”还是“过程式”;提出的问题是“一个答案”抑或是“多个答案”。学生应答主要从应答方式方面记录,后在统计中发现,对集体应答难以清晰准确记录,则调整为对个人应答进行统计,即经教师许可,学生形成了起立、应答的回应,分为“一个问题一人回答”“一个问题多人回答”两种方式记录。  3.进行观察和记录  对10名跟岗学员的汇报课进行现场观察,为增强数据的科学性,在跟岗小组博客对其录像课及教学设计进行再

6、观察与记录。  4.统计与分析  采用excel2003进行数据统计。  5.提出建议  在中国知网主题栏输入“小学数学课堂提问”,2012-2013年期间相关文献达22篇,说明课堂提问受到学者、教师广泛重视,研究成果较多。本文主要研究教师课堂提出的问题及提问的频率,尝试对课堂教学中教师提问的次数与问题的设计提出相关建议。  三、结果与分析  1.提问的频率  本研究观察的提问为课堂中教师对学生个体的提问,平均每节课28.2次,中位数为27,众数23,这与一些学者(包含对个人和集体提问)的调查数据相近,说明教师对学

7、生个体的提问偏多。提问次数在年级及教师区域之间没有明显差异,但教师之间差异明显,最多的46次,最少20次,意味着课堂中学生最多起立了46次。如此高频率的提问限制了学生思维活动的空间,剥夺他们发现、体验的机会,教师这样程式化的提问、学生频繁的起立影响课堂效率。(见表一)  2.提问的分布环节  从表二可见,课堂中各环节的提问次数依次为:导入部分占总提问数的22.34%,平均6.3次;新授部分平均10.8次,占总提问数的38.30%;练习部分平均9.3次,占总提问数的32.97%;小结部分平均1.7次,占总提问数的6.

8、03%。可见,教师在新授部分提问最多,练习部分其次,导入较少,小结部分最少。这与教学时间的分布相吻合,表明教师注重新知识的引导及掌握情况的反馈。在总结部分,老师一般从“本课你学了什么”或“本课你有什么收获”等一两个问题引导学生形成自我评价,平均每节课不到2次,且问题的设计显得缺乏深度与广度。  3.提问的应答方式  本文主要研究经过教师应允的应答,即学生形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