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新课程改革中教师的角色定位

语文新课程改革中教师的角色定位

ID:14082110

大小:26.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25

语文新课程改革中教师的角色定位_第1页
语文新课程改革中教师的角色定位_第2页
语文新课程改革中教师的角色定位_第3页
语文新课程改革中教师的角色定位_第4页
语文新课程改革中教师的角色定位_第5页
资源描述:

《语文新课程改革中教师的角色定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语文新课程改革中教师的角色定位  摘要:新课程标准的改革已经启动,新课程体系在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以及管理等方面都有了重大的创新和突破。面对语文教师的教研观念和方式的转变,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重新定位,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有价值的人才,才能完成教学任务。  关键词:语文;新课程;改革;角色;定位;终身学习;授课者;引导者;校本教研;师生关系;挑战;机遇  新课程标准的改革已经启动,新课程体系在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以及管理等方面都有了重大的创新和突破。它给我们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诸多发展的机遇,可以说,新课程正在使我

2、国教师队伍发生一次历史的变化,教师角色也发生了重大变革。  在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下,教师是蜡烛,照亮了别人,燃烧了自己,可谓高尚,却淡漠了教师劳动的自身快乐。教师是园丁,培育祖国花朵的发育与成长,却忽略了园丁的工作有永远不可修复的季节性和只能按照园丁的意愿来修剪花朵的强制性。人们还津津乐道的信奉着“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自身要有一桶水”的信条,却忽视了学生不是承载容器的简单道理,也放弃了教学活动本身该具有的创造成分。在新课标下,主动、探究、合作将成为学生学习方式的三个基本特征,学生的学习,可能是独立自主的学习、也可能是与同伴的合作进

3、行的学习,而教师只能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学生探究的合作者、学生发展的引导者、个性化教学的创作者和新课程的建设者。所以,新课标下的教师重新定位,就显得十分重要也十分迫切。  新课程为教师角色转变提供了条件。要做一名称职的现代教师,首先要求教师本人养成不断学习的习惯,锻炼不断获取知识的本领,因此教师必须不断学习,不断进取,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内涵。并且作为一个出色的教师,还应教会学生独立学习,敢于批判和质疑,培养学生开拓新领域、分析新情况、迎接新挑战的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  语文课上,那种教师独演主角,学生作冷漠看客

4、的现象,那种贯穿课堂始终的滔滔不绝的“讲风”已明显不适应新课程的要求,新课标要求我们更新教学理念:教师只是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不能包办代替学生作为生命主体的言语实践及其内心体验。在具体方法上,构建在人格平等,师生多边交互对话,已成为教师们共同的追求。同时,语文教师不是课堂的附属者和教材的“传声筒”,不再是知识的稀释剂,而是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自然、人文、网络诸多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和引进者,是课程有效实施的积极主体。这种课程主体意识的觉醒,使语文教师对课程产生了从未有过的真切“感觉”――从课程“外在”于我到课程“同化”于我,

5、从课程“役”我到我“驭”课程。这就引发教师与语文课程的关系出现了革命性的变化,正像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发生了革命性变化那样。教师应具有鲜明的人格魅力和充分的个性特征。当教师从知识的圣坛步入与学生平等行列之中,教师的权威性受到挑战乃至荡然无存的时候,教师征服学生的唯一法宝便是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教师的敬业精神、知识储备、审美情趣、思想品味、生活态度、感悟层次、交流能力,都可能成为教师个性人格魅力的展现形式,甚至于一手好字、会玩琴棋书画、会踢足球都可能成为学生“服”你的要素。只有教师创设出和谐宽松的对话氛围和教学环境,才能保证教学过程的顺

6、利和完美,才能让学生“信其道”。与此同时,教师的个性特征也是不可或缺的元素,尤其是教师的宽容度和亲和力,是至关重要的因素,特别是语文教师对文本教材的独特感悟和对阅读教学过程的独特呈现方式以及对学生多元反应的独特处理方法,都应该而且必须带有独特的个性印记,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个性风格,才能呈现个性魅力。  基于此教师在备课、上课时,不能只从授者的角度去考虑教什么、怎样教,而是要着眼于考虑学生应该怎样去学习,然后考虑自己应该怎样来教,把重点放在怎样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会学习、合作学习上。也就是说,教师已经不再是把传授知识作为自己的主要任

7、务和目的,而是应该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激发者、引导者,各种潜能和特长的发掘者,各种能力和良好思维品质的培养者。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教师要善于设计良好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情趣和积极性,促进教学中的师生、生生交往,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以达成知识、技能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位一体”的目标。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树立教学促进者的形象。语文教学活动是师生双主体的活动,教师不能把自己放在绝对权威的地位,“我”讲你“听”,“我”问“你”答的教学方式意味着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剥夺。语文教师应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生为课堂主体,师生平等、民主的观

8、念。  一、语文教师的教研观念和方式的转变  基于问题的研究、基于课例的探讨。努力克服“教”与“研”相分离的“非校本教研”倾向,这已是语文教师的共识。教师即研究者,是对自己正置身其中的教学事件、教学现象和教学细节的自觉审视,是对日常学校生活和课堂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