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构建多层次协同配合的贫困生感恩教育体系.doc

浅析构建多层次协同配合的贫困生感恩教育体系.doc

ID:14097026

大小:23.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7-26

浅析构建多层次协同配合的贫困生感恩教育体系.doc_第1页
浅析构建多层次协同配合的贫困生感恩教育体系.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浅析构建多层次协同配合的贫困生感恩教育体系.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析构建多层次协同配合的贫困生感恩教育体系  论文关键词:贫困生感恩教育体系协同配合  论文摘要:近年来,我国高校中受资助学生的感恩意识,引起了教育界及社会各方的普遍关注。如何增强学生的感恩意识,加强贫困学生的感恩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也成为各高校关注的热点。    1贫困生感恩教育的价值内涵及当前社会氛围对感恩教育的影响  知恩图报,投桃报李这种感恩意识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当代大学生作为同龄人中的佼佼者和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这种优良的传统应该得到更好的继承和发展。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在当下的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各种浮躁和功利思想在社会上普遍盛行,这种功利思想对

2、当前在校的大学生也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随着国家教育经费投入力度的加大和各种奖励和资助政策的不断完善,奖励和资助标准也在不断提高。许多受到资助和奖励的贫困学生,在顺利完成学业的同时,把国家和学校对自己的资助和奖励看做是理所应当的,感恩意识淡漠。这也引起了社会各界对大学生感恩意识的普遍关注。  2构建多层次的感恩教育体系  2.1开展形式多样的感恩活动,营造和谐温馨的感恩氛围。  感恩,是一条人生基本的准则,是一种人生质量的体现,是一切生命美好的基础。通过展板、海报等形式向广大学生宣传感恩的内涵与重要性,增强学生重视程度,唤起受资助学生的感恩意识;开展感恩教育班会与讲座,加强学生

3、思想教育,教育同学们形成识恩、知恩、报恩和施恩意识,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加强社会责任感;积极开展感恩系列活动,以活动为载体,让广大学生从活动中体验感恩,并立足现实生活,引导同学们从身边做起、从点滴做起,在生活中实践感恩。此外,学校以奖助学金发放仪式为依托,也可开展对贫困生的感恩教育。  2.2从认知和情感两个层面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  首先从情感方面来讲,一个人的感恩意识并非与生俱来的,需要教育的引导和环境的影响,使感恩者将感恩的意识内化为自身的一种心态和品质,进而外化成一种感恩的行为。其次是从情感层面培养学生的报恩意识。感恩教育是一种情感活动,实施感恩教育要做到以情动

4、情,以情感人,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感。而受资助者的责任感是衡量感恩意识的重要尺度之一。责任与感恩相辅相成,只有肩负责任,才能心存感恩;只有心存感恩,才会懂得回报。  2.3在感恩教育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要培养学生的责任感,首要条件应使学生具备主体意识。班级、学校是学生学习生活的集体,与学生成长息息相关,学生既是学校管理的客体,也是学校工作的主体。学校和教师应努力改变管理观念,大力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这对于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有重要意义。让学生参与学校和班级的管理,采纳选用学生提出的有益建议,让他们来体验承担责任的甘苦,培养他们关心集体,主动负责的精神。这样他们才能对父母的付出、

5、老师的教诲、朋友的关爱予以深切的理解,才能心存感激,懂得感恩。2  2.4在实践活动中引导学生施恩于行,学会感恩。  要从实践层面引导学生施恩于行。要挖掘重大节日的感恩内涵,让学生在思想教育中学会感恩。大凡重大节日的设置,都有怀念和感恩的内涵。学校应充分利用每周一升国旗仪式这个契机,在“三八”妇女节、教师节等节日,让学生上台讲话,讲解感恩的意义,树立学生感恩的基本意识,号召全体学生用实际行动感谢他人对自己的付出。准备一个专门记载班上同学所做的令人感动的事迹的“感恩记事簿”,只要是有益于人的行为,不论多么微不足道,都写进“感恩记事簿”里,让同学们看了,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参考

6、文献:  [1]陈海娟,周祥龙.高校感恩教育实施路径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0(35).  [2]陈怡欣.如何对高校贫困生进行感恩教育[J].文教资料2010.10.  [3]刘贞.关于高校贫困生感恩缺失的思考[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09(6).  [4]阳剑兰.高校贫困生感恩意识缺失与教育[J].理论观察2009(4).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