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课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第五课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ID:14097217

大小:2.13 MB

页数:25页

时间:2018-07-26

第五课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_第1页
第五课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_第2页
第五课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_第3页
第五课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_第4页
第五课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五课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5课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一、“异端”思想家李贽什么是“异端”?带着问题学习本框。1.背景:(1)思想界:(2)经济:(3)社会风尚:(4)士人要求:因循守旧,陈腐不化拜金逐利风气盛行商品经济发展摆脱“四书五经”,追求个性发展2.内容材料一: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焚书》材料二:仲尼虽圣,效之则颦,学之则为步,丑妇之贱态。——《焚书·何心隐论》材料三:……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藏书》材料四:余自幼读圣教,不知圣教;尊孔子,

2、不知孔子何自可尊。所谓矮子观场,和声而已。是余五十以前真一犬也。思考:上述材料反映了作者的什么思想?(1)对程朱理学大加鞭挞,否认孔孟学说是万世之致论,认为人人有权做出自己的判断,不应以“四书五经”作为统一的思考标准。材料五:除却穿衣吃饭,无伦物矣。世间种种,皆衣与饭类耳。…追求物质享受乃是“秉赋之自然”“谓圣人不欲富贵,未之有也”。那些满口仁义道德、纲常礼教的道学先生,也不过是借理学这块敲门砖来为自己谋取高官厚禄罢了。李贽斥责他们“被服儒雅,行若狗彘。”思考:上述材料反映了作者的什么思想?(2)认为人皆有私,每个人都

3、可以顺其“自然之性”,使个性得到自由发展。材料六:李贽说:“有好女子便立家,何必男儿?”并赞扬卓文君私奔再嫁司马相如“正获身,非失身”,“当大喜,何耻为?”李贽也招收女弟子。思考:上述材料反映了作者什么思想?(3)提出男女平等的观点。(4)从哲学的高度否定“天理”。3.评价:把矛头直指封建礼教和整个正统思想,具有鲜明的封建叛逆色彩和战斗精神,推动了人们思想的解放,有利于反封建的民主思想的产生。“异端”指什么?狂傲不羁、离经叛道、不畏强权、视死如归。早期反封建民主启蒙思想。后人评价:贽书皆狂悖乖谬,非圣无法,惟此书抨击孔

4、子,另立褒贬,凡千古相传之善恶,无不颠倒易位,特以贽大言欺世,至今乡曲陋儒,震其虚名。——《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清官修)总结李贽思想的特点?批判对象:①传统儒学(程朱理学)②反传统、反权威、反教条。苏州玄妙观三清殿八股取士宋应星《天工开物》大型织机以下图片反映了明末清初什么样的社会状况?二、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1.背景:(1)政治:明末清初,社会剧烈动荡,矛盾尖锐,专制社会的统治危机日益加深;(2)经济: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市民工商阶层兴起(根本原因);(3)思想:腐朽的专制统治和八股取士严重阻碍社会发展;(4

5、)自然科学有了一定发展。2.特点:批判对象:君主专制统治和宋明理学个性解放、平等民主、批判务实;了解三大思想家生平,及代表作。3.王夫之特点:系统批判宋明理学,建立完整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体系。材料一:尽天地之间,无不是气,既无不是理也。天下惟器而已矣,无其器则无其道。材料二:宇宙之间一理而已。……盖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1)世界本原:“理在气中”。理:客观规律;气,物质实体。材料三:由目变色,色以五显;由耳审声,声以五殊;由口知味,味以五别。(2)认识论:“形、神、物三相遇而知觉乃发”形,感觉器官;神,心理活动;

6、物,客观规律。这种观点我们上节课已经提及过?实践出真知!(3)伦理学:“私欲之中,天理所寓”,充分肯定作为人本能要求的情感欲望和私利的合理性4.黄宗羲特点:反对专制暴君政治、鼓吹早期民主思想。材料一:人君者……以为天下利害之权皆出于我,我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屠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1)批判

7、君主专制;材料二:则臣道如何而后可?曰:缘夫天下之大,非一人之所能治而分治之以群工。故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材料三:吾无天下之责,则吾在君为路人。出而仕於君也,不以天下为事,则君之仆妾也;以天下为事,则君之师友也。夫然,谓之臣,其名累变。夫父子固不可变者也。(2)君臣关系:平等的“师友”(3)限制君权的理论和设想A.用“天下之法”取代“一家之法”B.建立内阁、学校(舆论监督)4.黄宗羲材料四: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

8、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材料体现了什么思想?(4)工商皆本的思想。5.顾炎武特点:批判学风,经世致用。材料一:天生豪杰,必有所任……今日者,拯斯人于涂炭,为万世开太平,此吾辈之任也。仁以为己任,死而后已。材料二: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