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二 等值线图的判读

专题二 等值线图的判读

ID:14107320

大小:1.36 M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26

专题二 等值线图的判读_第1页
专题二 等值线图的判读_第2页
专题二 等值线图的判读_第3页
专题二 等值线图的判读_第4页
专题二 等值线图的判读_第5页
资源描述:

《专题二 等值线图的判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专题二等值线图的判读[知识梳理]等值线图是中学地图中较为普遍的一种专题地图,常见的有等高线图、等温线图、等降水量线图、等压线图等。是历年高考的必考内容。一、等高线图的判读与应用用等高线表示的地形一般有: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缓坡、陡坡和洼地,但容易忽视的是利用等高线数值来判断山地、丘陵、高原等地形类型。(一)判读规律1.根据等高线地形图的数值(海拔高度)大致判断地形类型。①海拔在200米以下一般为平原。②海拔在500米以下,相对高度小于100米为丘陵。③海拔在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在100米以上为山地。④海拔在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小,等高线在边缘部分十分密集,而顶部稀疏为高原

2、。2.当等高线是封闭的曲线时,凡内高外低的为山顶,如图一中A处,凡外高内低的为洼地,如图一B处。3.凡等高线重合,并用锯齿状表示的为陡崖,如图一中的C处。悬崖的相对高度可用公式计算:(n-1)d≤H<(n+1)d(n为重合的等值线条数,d为相邻两条等值线数值差)。4.两个山顶之间的两组等高线相对凸出部分表示的鞍部,如图一中的D处。5.等高线从高出向低处凸出的为山脊,最大弯曲处的连线是脊线,也叫分水岭,如图一中的MN。6.等高线从低处向高处凸出的为山谷,等高线最大弯曲处连线就是山谷线,也叫集水线,如图一中的HI。7.等高线密集处为陡坡,如图一中的E处,等高线稀疏处为缓坡,如图一中的F处。

3、注意判断坡度时还要看比例尺、等值线的等距值等。8.有的等高线地形图上没有数据,而是用示坡线表示。如图二A为山顶,图三B处为盆地。(二)实际应用1.选建水库:一般选在峡谷处,且考虑水库库址应选在河谷、山谷地区“口袋形”洼地处,库容量要大。2.土地利用类型:根据等高线反映出来的地形类型,因地制宜进行农业生产区划。一般平原多为耕作业,山坡草地多发展畜牧业,山地多发展林业。建筑用地多在平原和河湖、交通线附近。3.工厂厂址选择:除交通、资源、技术等因素外,往往也要考虑地形、地质情况。4.建海滨浴场、码头:浴场多选择在海滨缓坡沙岸,码头选在岩岸港湾。5.建疗养院:一般选在城郊山地向阳坡,清静,空气

4、新鲜,森林覆盖率高的地方。7文档电话:010-85752297传真:010-85752297网址:www.q-edu.com6.交通线选择:利用有利地形地势,既要考虑距离长短,又要考虑路线平稳,一般尽量与等高线平行,避开陡崖、滑坡,尽可能少通过河流,少建桥梁。二、等温线图的判读与应用等温线图的判读主要根据图上等温线的疏密和弯曲分布情况来判断气温的变化规律,根据气温(水温)分布特点来分析影响因素。(1)等温线图的判读的基本知识1、等温线的疏密:等温线的疏密,反映气温水平分布上的差异大小,若就同一地区,两个季节相比,疏者,气温差异小,如我国夏季普遍高温,等温线就稀疏,冬季气温差异大,等温线

5、就密集。2、等温线的弯曲:等温线平直,表明下垫面性质单一;等温线分布,并不完全与纬线或海岸线相平行,有时向北突出,有时向南凸,这表明等温线分布还与大气运动、洋流、地面状况等因素有关。(2).分析影响某地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①在南北半球上,无论7月还是1月,气温都是从低纬向两极递减,这是因为低纬度地区获得太阳辐射能量多,气温就高,高纬地区获得太阳辐射能量少,气温就低。若等温线与纬线大致平行,表明该地主要受纬度因素的影响。②北半球,1月份(冬季)大陆上的等温线向南(低纬)凸出,海洋上则向北(高纬)凸;7月份(夏季)正好相交。这是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所至,据此判断图所示区域为夏季(7月)   

6、  ③若等温线与海岸线平行,表明该地受海洋影响显著,如我国7月份平原区气温分布情况。  ④如若等温线与等高线平行,则表明该地气温受地形影响,比如1月份我国东北地区,等温线平原向高纬突出,这是受东北地形成“马蹄形”影响.⑤洋流因素:暖流等温线向高纬凸,沿岸地区增温增湿;寒流等温线向低纬凸,沿岸地区降温减湿。⑥闭合曲线:盆地增温,山地降温。7文档电话:010-85752297传真:010-85752297网址:www.q-edu.com三、等压线图的判读与应用1、根据等压线的排列和数值判断气压系统:①高压中心:等压线闭合,数值中高周低②低压中心:等压线闭合,数值中低周高③高压脊:高气压延伸

7、出来的狭长区域④低压槽:低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⑤鞍部:两个高压脊与两个低压槽之间的部位2、根据等压线的疏密情况判断风力与风向(1)等压线密集,说明该地区水平气压差大,风力也大,等压线稀疏,则说明该地区水平气压差小,风力也小。(2)判断风向规律:先判明高低气压,然后确定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水平气压梯度力永远从高压指向低压,且垂直于等压线),再根据半球确定地转偏向力的方向。3、分析天气状况①低压中心地区(气旋):气流以上升为主,多阴雨天气。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