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等值线图的判读能力

专题等值线图的判读能力

ID:37478558

大小:993.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5-24

专题等值线图的判读能力_第1页
专题等值线图的判读能力_第2页
专题等值线图的判读能力_第3页
专题等值线图的判读能力_第4页
专题等值线图的判读能力_第5页
资源描述:

《专题等值线图的判读能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专题 等值线图的判读能力(一)知识网络构建重点要点探究探究点一 等值线的共性及判读要领一、等值线图的共同特性1.同一条等值线上各点的数值相等。2.同一幅图中相邻两条等值线间的数值间隔相等(即等值距相同),如等高线图上的等高距相等。3.同一幅图中任意两条等值线的数值差为某一定值的倍数或零。4.同一幅图中任意两条等值线一般不能相交或重合(陡崖除外)。5.等值线为闭合曲线。无论怎样迂回曲折,必环绕成圈,但在一幅图上由于受图幅限制,不一定能显示出其全部闭合的状态。6.同一幅图中,等值线(或面)的数值变化是有规律的,总是由大到小或由小到大

2、。7.等值线的数值、走向、疏密、弯曲状况反映了地理事物的变化规律。在同一幅等值线图中,等值线的弯曲程度反映数值的变化程度,若弯曲大则变化大,若弯曲小则变化小。例如,南半球的等温线比北半球平直,是因为南半球海洋面积广阔,气温变化小。8.等值线应是平滑的曲线,不能用尺子连成生硬的折线。二、等值线判读的要领——五看:“看图名、看疏密、看数值、看走向、看弯曲”1.观察等值线的图名读图名,明确等值线图所要反映的地理事物,如等高线、等压线、等温线、等降水量线、等人口密度线、等震线、等时线和等太阳高度线等。2.观察等值线的间距和疏密在同一比例

3、尺的等值线图中,如果相邻两条等值线差值相同,则等值线的疏密程度反映了其单位距离的等值线数值差的大小。等值线越密集,则单位距离数值差值越大;等值线越稀疏,则单位距离数值差值越小。在不同类型的等值线图中,等值线的疏密程度反映的地理意义不同。3.观察等值线数值9①通过相邻两条等值线的数值确定等值距,进而比较不同位置的点的数值大小;②据等值线数值变化方向确定某地的数值的范围;③寻找图中有无闭合区域,根据“大于大的,小于小的”的原则,确定闭合区域的数值范围。4.等值线的延伸方向即走向问题不同等值线的延伸方向反映不同地理事物的变化特征。如等

4、高线延伸方向反映地形走向;等温线延伸方向反映当地气温分布的影响因素,如与纬线、海岸线、等高线平行的等温线表示影响当地气温的主要因素分别是太阳辐射、海陆位置和地形;局部地区等降水量线的走向可以反映海岸线或地形的走向等等。5.看等值线的弯曲状况弯曲等值线“凸高为低,凸低为高”,即等值线弯曲部位向等值线高值凸出,弯曲部位为低值区域;等值线弯曲部位向低值凸出,弯曲部位为高值区域。如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弯曲部位向高值凸出,则该部位所示地形为山谷,向低值凸出则为山脊。即实际数值高低总与凸出方向的值区相反。例1[2011·福建卷]气温、降

5、水量和日照时数过高或过低都会给柑橘的生长发育带来风险,气候风险度越大,柑橘减产的可能性也越大。图2-1示意我国大陆亚热带柑橘产地气候风险度分布。读图完成(1)~(3)题。(1)图中E、F两地气候风险度分别可能为(  )A.0.55 0.50B.0.30 0.50C.0.55 0.35D.0.30 0.35(2)导致F、E两地气候风险度差异的因素主要是(  )A.大气环流、地形B.大气环流、海陆位置C.纬度位置、地形D.海陆位置、河网密度(3)若图示地区气候变暖,以下四地中风险度降低最明显的是(  )A.E   B.FC.GD.H

6、点拨◎找共性——等值线的共性是各类等值线中都通用的,特别是在分析不常见的等值线时这是运用最多的一点。◎求差异——同一幅等值线图中不同地点的数值、弯曲、走向、疏密等的差别及不同地点的等值线影响因素是考查的重要内容,特别是数值的大小往往被忽视,因此做题时要特别注意这一点。探究点二 等高线图的判读与应用1.判断地形类型(1)大的地形类型注意0米等高线平原:海拔<200m,地势起伏很小,等高线很稀疏。高原:海拔>500m,内部地势起伏较小,等高线较稀疏,边缘地势陡峻,等高线较密集。山地:海拔>500m,地势起伏很大,等高线很密集。丘陵:

7、海拔200~500m,地势起伏较大,等高线较密集。9盆地:海拔无标准,中间低,四周高,内部地势起伏较小,等高线较稀疏,边缘地势陡峻,等高线较密集。(2)小的地形类型山顶:中间高,四周低。谷地(或洼地):中间低,四周高。记忆凸高为低凸低为高山谷:低处凸向高处的地方。山脊:高处凸向低处的地方。拳头记忆法鞍部:两山顶之间的低地,两侧高,两侧低,成对称地形,地势十分平缓。陡崖:两条及以上等高线重叠的地方。峡谷:中间低,两侧高,且两侧等高线密集的地方。沙丘: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在风力沉积作用下形成,在等高线图上,表现为新月形。根据沙丘形态

8、,坡陡处为背风坡,坡缓处为迎风坡。2、等高线地形判读3.判断坡面类型(1)均匀坡面:坡面倾斜基本一致,等高线表现为间隔大致相等,疏密一致。(2)凸形坡面:坡面倾斜,上缓下陡,等高线表现为间隔上大下小,上稀下密。(3)凹形坡面:坡面倾斜,上陡下缓,等高线表现为间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