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经络穴位养生之道

中医经络穴位养生之道

ID:14108181

大小:42.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7-26

中医经络穴位养生之道_第1页
中医经络穴位养生之道_第2页
中医经络穴位养生之道_第3页
中医经络穴位养生之道_第4页
中医经络穴位养生之道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医经络穴位养生之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医经络穴位养生之道《健身之道》前言:健身无处不在、防治无所不能;人不可能不生病,但可以少生病,最有效的方法有时是最简单的;正所谓:急病上医院,未病自己防,健身生活化。其实,日常生活中我们有许多下意识的动作,就暗合了人体自愈的客观规律。比如说我们突然想吃某样东西,或一些不经意的动作,这可能就是人体某种需求的本能反映。今天我们要做的就是强化这方面的练习,变无意识为有意识,成为有针对性的主动行为。虽然有些东西暂时用不着,但却能受益终身。概括一句话就是:奇妙的人体,丰富的宝库;百药俱全,百病可治。她可以为你省掉大把的金钱和药物,提高生活的质量和情趣

2、,达到健康的标准:睡得着、吃得香、拉得出。我们从头至脚讲起:一、头部五官,俗话说:“脑要常弹、目要常运、耳要常扯、鼻要常按、齿要常叩”。1、脑要常弹-(1)双手掌心按耳、用食、中、无名指弹击脑部,可听到呼呼声响,有除疲劳、防头晕、强听力、治耳鸣的作用;(2)用手指代替梳子梳头,可改善大脑血液供应,降低血压,并有美容美发、健脑爽神的功效。头部的正面为膀胱经,是专门抵御风寒的,可预防和治疗感冒;头两侧有胆经的20多个穴位,治头痛、胆囊炎和乳腺增生;头顶为百会穴,治头晕、脑供血不足和老年痴呆。如已习惯用梳子,则以黄杨木梳为最佳,第天300次:去头屑

3、、有光泽、防发白、消百病。2、目要常运-(1)走路时流连顾盼;(2)养颜美白太容易一四白穴(眼眶下面的凹陷处);(3)按晴明穴:位于内眼角稍靠上的凹陷处,对缓解视疲劳有奇效,兼治打嗝。3、耳要常扯一先左手绕过头顶,以手指握住右耳尖,向上提拉14下,然后先右手绕过头顶,用手指握住左耳尖,向上提拉14下,可达到清火益智、心舒气畅、睡眠香甜的效果。4、鼻要常按一治感冒:(1)鼻炎、鼻塞寻迎香(挨着鼻孔旁边的地方)(2)开水熏鼻:杀菌;(3)取嚏法:升发阳气、缓解症状,等到打不出喷嚏时就痊愈了;兼治打嗝;(4)按合谷穴,位于大拇指第一个关节放在虎口处

4、,或食指、拇指并拢的肌肉最高处;(5)敲膀胱经:梳头部的正面;(6)小孩发烧推天河水:从小孩左手心沿小臂中线一直推到臂弯,重复300次;(7)按风府穴:位于脖子和头交接的凹陷处,也可敷热毛巾或热吹风,治外感风寒引起的头痛、头重、头晕;(8)按风池穴:位于耳垂后移至发际陷中处;兼治小儿抽动症、帕金森疰、鼻炎、眼疾、耳鸣、牙痛等,是青少年近视眼的特效穴;如感到耳朵(9)牙签刺激曲池穴,位于曲肘时肘横纹外侧端;(10)按太冲穴。5、齿要常叩-(1)咬牙切齿,固齿、健齿;(2)大、小便时咬牙:元气不外泄;(3)科学刷牙:尖头刷、上下刷、摔干水、每月换

5、。二、颈椎病在现代文明病中高居榜首,是机关和专职驾驶员的职业病。(1)病痛时前按后敲:从天突(两锁骨间)按到鸠尾(两肋骨间)、拳敲腰骶骨。原理:左病右取、前病后取及左升右降。(2)颈部电吹风、枕热矿泉水瓶。(3)收腹左右转:牵引、复位;或脊柱健身操:头不动,腰、手放松转、拍。(4)金鸡独立:足底反射区,能反映出所有的疾病,通过脚上6条重要经络的意念集中和运行,身上各个器官的平衡地进行了调节和强化;兼治糖尿病、高血压、小脑萎缩、痛风等。(5)两手交叉放在颈后,头往后仰,手用力往前顶;两手对着用力挤压颈部肌肉;按揉风府穴:用手掌横着搓抹脖子后面;

6、简称“三九护颈操’’,即对颈部捏、摩、扳各九下。(6)按肩井穴:位于肩关节和脖子边缘的中点处、或右手拇指贴于颈左侧、右中指处;兼治牙疼。(7)按后溪穴:位于握拳后小指根处;兼治腰膝痛、肩膀痛、落枕、后头痛和神志病。(8)按天窗穴:位于耳朵下方、与喉结相平处;有预防之效,且开窍醒神。(9)用头做“米字操”或写繁写的“凤”字;比如油漆、粉刷工。(10)磕头后仰(如鞠躬:弯腰低头):兼治头痛、耳鸣、近视眼、黑眼圈、慢性鼻炎、腰肌劳损。(11)补肾功。(12)打羽毛球、游泳。(13)口诀:“经常抬头看明月,不要低头思故乡”;比如趴着看电视20分钟。三

7、、腹部神奇的“推腹法”一民间称“摩肚皮”,我称之谓“推心至腹”:增强肠胃蠕动,清除体内垃圾,对防治便秘、消化不良等症有特效,治慢性病的良方。平时顺时针摩,腹泻时逆时针摩,她所覆盖范围的其他功效为:1、人体命根子的大门一神阙(肚脐眼):抗病、强身、保健;补脾虚、振食欲;强腰补肾来壮阳一命门:位于肚脐对称的凹陷处。2、第一性保健大穴一关元(与足三里齐名):位于肚脐眼正下方四横指处。3、人体性命之祖一气海(丹田):位于肚脐眼正下方二横指处;所谓气沉丹田,百病可治,永葆强壮。4、脾胃之疾,无所不疗一中脘:肚脐眼正上方五横指处;防治胃痛、腹痛、腹胀、反

8、胃、恶心、呕吐、泛酸、食欲不振及腹泻等消化系统的肠胃功能紊乱,有减肥之效。5、宽心顺气一膻中:位于两乳头连线的胸闷、心悸、心绞痛等。6、恶心、闹肚子、便秘的克星一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