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单元复习整理

第一二单元复习整理

ID:14131150

大小:1.31 M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7-26

第一二单元复习整理_第1页
第一二单元复习整理_第2页
第一二单元复习整理_第3页
第一二单元复习整理_第4页
第一二单元复习整理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一二单元复习整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一单元一、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在不断深化可知宇宙=总星系=最大的天体系统半径为140亿光年宇宙中物质的存在形式:天体(恒星、星云、行星、卫星、流星体、彗星、星际物质等(自然)。还有人造卫星等人造天体。)【知识链接】: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天体是地球,最基本的天体是恒星和星云,距地球最近的恒星是太阳。天体之间相互吸引和绕转形成:天体系统天体系统的层次: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河外星系二、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地球的宇宙环境、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原因(1)太阳系图:八大行星运动特征结构特征共面性:地球公转轨道面——黄道面几乎在同

2、一平面。同向性:自西向东的公转方向相同。近圆性:公转轨道同圆接近。类地行星:水、金、地、火。巨行星:木、土。体、质大。远日行星:天、海。距日远,温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行星——八大行星的运动和结构特征:哈雷彗星76年回归 小行星带的位置(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2)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原因(地球的特殊性)宇宙环境的原因:八大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太阳光照稳定地球自身的原因:;①充足的水分;②恰倒好处的大气厚度和大气成分(地球体积质量适中);③适宜的太阳光照和温度范围(日地距离适中、昼夜交替的周期不长、大气层的保护)。1、太阳的能量来源及其

3、对地球的重大的影响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发射能量来源:太阳中心的核聚变反应,4个H—→1个He。太阳表面温度为6000k太阳辐射中波长由短到长: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太阳辐射能主要集中在波长较短的可见光影响:是自然界水、大气、生物循环的主要动力;生产和生活的能量(太阳能和化石燃料)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太阳的大气层从里到外分为:光球、色球和日冕层。⑴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黑子和耀斑是太阳活动最主要的类型,活动周期11年。①光球:“黑子”(温度约低1500度)。黑子的多少作为太阳活动强弱标志。②色球:“日珥和耀斑”。耀斑爆发是太阳活

4、动最激烈的显示。③日冕:有“太阳风”。⑵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①对气候的影响:与气候变化有一定的相关性。②对电离层的影响: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③对磁场的影响:产生“磁暴”现象,对地质勘探、行船造成一定影响。④两极地区的夜空出现极光现象。三、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一)地球的自转1.地轴的空间位置:基本稳定,地轴北段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扩展】:北半球某地北极星在当地的仰角=当地的纬度。2.方向:自西向东,北逆南顺。【扩展】:日月星辰都是东升西落。北半球星座日视运动的方向是围绕北极星逆时针移动。113.周期:1恒星日:自转360°;时间是23

5、时56分4秒,是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1太阳日:自转360°59’;时间是24小时,比恒星日多3分56秒,是平时使用时间。4、速度:⑴角速度:地球表面除南北两极点外,任何地点的自转角速度都是一样。每小时15°,每4分钟1°【扩展】:同步卫星的角速度与地球角速度一样。⑵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赤道最快,南北纬60°减为赤道的一半。南北极点既无角速度,也无线速度。【扩展】:①Vф=1670千米/小时×COSф(其中ф为纬度)。②卫星(尤其同步卫星)发射基地为什么靠近赤道?答:借力:卫星飞行速度=火箭速度+地球转动速度分量,纬度越低,线速度越大

6、。∴借助地球自转力提高卫星的飞行速度。省力:使卫星飞行轨道与最终运行轨道靠近同一平面内,可节省大量能量,延长卫星运行寿命。5.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1)产生昼夜更替现象。明确三个问题:①昼夜现象与昼夜更替成因的区别。②用太阳高度h怎样表示昼夜。(明确地平圈的概念)(昼半球各地:h>0°;晨昏线各地:h=0°;夜半球各地:h<0°)③昼夜更替周期为24小时。晨线昏线晨线昏线【能力扩展】区别晨线和昏线:从西向东进入白天的那一段是晨线,从西向东进入黑夜的那一段是昏线(∴必须先分清东、西方向)。①晨昏线与经线重合并且过南北极点,为春秋分日,3月21

7、日或9月23日前后②晨昏线与南北极圈相切,北极圈内为昼,可判断这一天为6月22日前后,北半球为夏至日,北半球为夏季,南半球为冬季③晨昏线与南北极圈相切,北极圈内为夜,可判断这一天为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为冬至日,北半球为冬季,南半球为夏季2)不同经度的地方,地方时不同。3)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发生偏移: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赤道上不偏;纬度越高,偏转越大。影响:风向;洋流;河流两岸冲刷和泥沙堆积状况等。时区的划分。①地方时和经度的关系:同一条经线上,地方时都相同。②时区的划分: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每隔15°划分为一个时区。某时区中

8、央经线的度数=时区号×15°;某地时区号=某地经度数÷15°=商的整数部分(余数<7.5°)或商的整数部分+1(余数>7.5°)日期分界线。①180º经度―――――顺地球自转减一天②地方时为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