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 雀 东 南 飞集合教案

孔 雀 东 南 飞集合教案

ID:14163893

大小:57.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7-26

孔 雀 东 南 飞集合教案_第1页
孔 雀 东 南 飞集合教案_第2页
孔 雀 东 南 飞集合教案_第3页
孔 雀 东 南 飞集合教案_第4页
孔 雀 东 南 飞集合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孔 雀 东 南 飞集合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粤教版语文必修一第四单元《孔雀东南飞》教学设计设计说明1、指导思想本设计依据新课标的要求,立足于培养学生识记理解古汉语知识和鉴赏古典文学作品的能力,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养成自主学习、深入探究的良好习惯。2、教学设想《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保存下来的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也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在思想上和艺术上都有极高的成就。对于这样一篇经典名作,无论在字词句意还是手法思想上,都应该仔细研读,因此本设计意用四课时完成。根据本单元的导语,领略古代诗歌“情动于心而形于言”的魅力,走进古代悠远纷繁的世界,我把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

2、理解青年男女对美好爱情的执著追求和封建礼教、专制家长摧残青年男女爱情的罪恶。要深入理解这一重点问题,必须先扫清字词障碍,通读原文。本文写作年代离我们十分久远,文中除了一般的实词、虚词文言知识,还有很多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偏义复词等学生还没接触过的文言表达形意,可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积累相关文言基础知识,增强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另外,课文中人物形象的塑造、思想价值的实现借助了乐府诗常用的赋、比、兴手法,并且糅合了《诗经》现实主义和《离骚》浪漫主义的艺术表现形式。由此,本教学设计确定了三个方面的学习目标。第一、二课时:疏通文意,学习积累文

3、言基础知识,学生依靠课文注释和工具书基本可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完成课前预习,为加强牢固,教师可在课上提问检测、总结,并就疑难问题作共同探讨,初步体会人物形象性格、认识作品思想内涵。第三课时:重点目标的实现可从分析人物形象入手,采用问题研讨的方式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地理解作品思想内涵和社会意义,辅助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方式体味时代思想、诗歌背景;补充探讨刘兰芝悲剧的原因,围绕教学活动和教学内容的时代性差异性,端正学生对“为爱殉情”的态度和认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价值观。第四课时:粤教版语文必修一第四单元难点的突破可引导学生拓展联

4、想,用学生较为熟悉的例子帮助他们理解;作业布置设计:运用“赋、比、兴手法”其中的两种写一首诗(现代诗或古代诗都可),培养学生学以致用能力,进一步掌握“赋、比、兴手法”。3、本设计的特点本设计基于文言知识的扎实积累和文言教学的循序渐进上,教学内容的安排由易到难;各教学环节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孔雀东南飞》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习积累文言基础知识:通假字、偏义复词、古今异义词、互文等;学习积累文学常识:“乐府”、“乐府诗”、《孔雀东南飞》的文学历史地位、价值、出处等,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2、分析人物形象,理解刘兰芝、焦仲卿对爱情的执著

5、追求和封建礼教、专制家长摧残青年男女爱情幸福的罪恶,深入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和社会意义,培养学生分析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价值观3、了解乐府诗歌的常用表现手法赋、比、兴;了解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结合的艺术表现形式教学重点:刘兰芝、焦仲卿对爱情的执著追求和封建礼教、专制家长摧残青年男女爱情幸福的罪恶教学难点:赋、比、兴手法;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结合的艺术表现形式教学用具:PPT教学时数:四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预习任务:浏览课文,标注段落,生词注音,借助工具书和注释疏通文意。(通过完成《学案》的预习习题来实现)教学内容:

6、1、检测并指导学生理解归纳本课中古今异义词、偏义复词、通假字、互文等文言知识;了解识记“乐府”、“乐府诗”、《孔雀东南飞》的文学历史地位、价值、粤教版语文必修一第四单元出处等文学常识2、疏通文本大意,理清情节结构,初步认识作品思想内涵教学过程:一、导入爱情是文学作品永恒的主题,古今中外的文人墨客写下无数优美的诗篇讴歌美丽的爱情。“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长情,“山无陵,天地合,乃敢与君绝!”的誓言,“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的默契,我们常常感叹于它的美好,却不知,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并不是每段姻缘都能“有情人终成眷属”。在汉

7、末,有这样一曲断人心肠的悲歌,叫做焦仲卿和刘兰芝,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孔雀东南飞》,感受这对青年男女对爱情的不屈和追求。二、结合PPT介绍有关文学常识1、乐府:本是汉武帝设立的音乐机关,它的职责是采集民间歌谣或文人的诗来配乐,以备朝廷之用。它所搜集整理的诗歌后世就叫“乐府诗”或“乐府。2、《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保存下来的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也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与北朝的《木兰辞》并称“乐府双璧”。3、本诗出自南朝徐陵编写的《玉台新咏》。《玉台新咏》是继《诗经》、《楚辞》之后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三、疏通文本大意,理清情节结构1、学

8、生默读全诗,借助工具书和注释疏通文意,不懂的词句做出记号2、就自己不懂的词句在小组内讨论交流3、教师解答学生解决不了的疑难字词,并指导学生理解归纳本课中古今异义词、偏义复词、互文等文言知识出示示例:(前两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