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中医养生文化

漫谈中医养生文化

ID:14167779

大小:75.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7-26

漫谈中医养生文化_第1页
漫谈中医养生文化_第2页
漫谈中医养生文化_第3页
漫谈中医养生文化_第4页
漫谈中医养生文化_第5页
资源描述:

《漫谈中医养生文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漫谈中医养生文化2011年度执业药师继续教育课程养生,指有意识地通过各种手段或方法护养人体生命的主客观行为,是根据人体生命过程的活动规律所进行的一切物质与精神的心身护养活动。《黄帝内经》指出:“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以“治未病”为主要特色的中医养生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一朵耀眼的奇葩。随着广大民众物质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改善,养生保健业已成为现代人追求健康、追求长寿的一道靓丽风景线。养生活动的范围极为广阔,养生方法极为丰富

2、,可谓无时不需,无处不在。事实上,养生是一种健康理念,一种文化现象,甚至是一种生活方式。一、中医养生源远流长养生一词,早在《吕氏春秋》就有明确记载:“知生也者,不以害生,养生之谓也。”意为知晓生命规律的人,其饮食起居、行为举止等不可有害健康、有害生命,这是养生起码应该做到的。养生,古亦称摄生、治身、道生、卫生等。老年人延缓衰老之养生,又称寿老、寿亲、寿世、养老等。数千年的中医药发展史,记录着无数先辈前贤对养生保健、延年益寿的丰富经验及学术成就。从养生学术发展的角度看,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历史阶段:1.远古时期早在秦汉时

3、期的医学经典《黄帝内经》就有关于上古之人养生之道的记载:其“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是说远古时期的先民,懂得养生事宜,故能保持形神的健全和谐,命长百岁而获天年。追溯旧石器时期,由于火的发明,改变了先民的食性,熟食便是食养、食疗、灸熨的起源。新石器时代,先民已能磨制石器、骨器,因此而又有了砭石、石针的应用。先民在采集、狩猎之时,听百鸟之鸣,闻松涛之声,观禽兽之姿,渐感于心,随动于情,模而仿之,便是音乐、歌舞、导引的发端。殷商的甲骨文就有“沐”、“浴”、“寇帚”的文字记载,表明奴隶社会时期已重视个人卫生和

4、环境卫生。甲骨文中尚有“疾言”(语言障碍)、“疾耳”(听力障碍)。“疾首”(头部疾患)以及使用针灸、按摩、导引、热熨等进行防病治病的记载。2.先秦时期春秋战国时期,医学知识大有发展,其中不乏养生保健的精辟论述。如《老子》认为“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才是“根深蒂固,长生久视之道”。《庄子》则说“吹呵呼吸,吐故纳新,熊颈鸟伸,为寿而已矣”。《管子》指出“精存自生,其外安荣,内藏以为泉原”。《吕氏春秋》将运动喻为“流水不腐,户枢不蠧”。诸子之说,应为调神、纳气、存精、炼形等养生理论的萌芽。而“天人相应”的养生法

5、则,早在诸子之说中就有蕴含。如《老子》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3.秦汉魏晋时期《黄帝内经》的问世,更是奠定了中医养生学的理论基础,其所载的“不治已病治未病”、“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恬淡虚无,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等均成为中医养生名言。《黄帝内经》中广泛应用针刺、灸焫、气功、按摩、温熨,以及阳光、空气、饮食、运动、时序、色彩、音乐、气味、声音等以却病延年,对后世养生学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三国志》记载了华佗的运动养生观:“动摇者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他还创

6、制了五禽戏,具有动静相兼、刚柔相济的特点。这一时期,已有养生学之专著、专论问世,如晋代葛洪的《抱朴子·内篇》、嵇康的《养生论》、北齐颜之推的《颜氏家训·养生篇》、梁代陶弘景的《养性延命录》等。诸书诸论都提倡养生重在保精、养气、调神,主张浴阳光、弃厚味、薄名利、节色欲、饮清泉、服补药。4.隋唐时期养生之术至隋唐大有发展,隋代巢元方所撰《请病源候论》中有养生专论“补养宣导法”。被后世奉为“药王”的唐代医家孙思邈《千金要方》也有养生专篇“养性”,其吸取了《内经》、扁鹊、华佗、葛洪及诸子百家的养生思想与成就,成为这一时期最具

7、代表性的养生专论。有学者归纳孙思邈养生要点有五:一是陶冶性情,主张“耳无妄听,口无妄言,身无妄动,心无妄念”10,以保持情绪稳定,增强生命活力。二是生活有常,做到劳逸结合,起居有节,寒温适度,以顺应自然。三是饮食清淡,主张少食大荤厚味,避免过饥过饱,认为享受太丰,每为疾病、27夭寿之因。四是动静结合,指出安居不动易致经脉雍塞,故倡“摇动肢体,导引行气”。其所采用本土的“老子按摩法”和异域的“天竺国按摩法”,简便易行,几乎包括了全套“八段锦”动作。五是食药补养,常采用牛乳、黑芝麻、黄芪、白蜜、枸杞等药食补养身体。孙氏认

8、为,神仙之道不可致,养生之术当可行,使养生之术从虚无缥缈之说中解脱出来。其自身既言之,亦行之,寿至百岁有余,成为医学史上的寿星。“安者非安,能安在于虑亡;乐者非乐,能乐在于虑殃”,这便是孙氏“安不忘危”、防患未然的养生箴言。5.宋金元时期该时期的养生专著颇多,其他医著中养生专篇、专论更是时有所见。或总结养生经验,整理养生成就,使其更趋完善。或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