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冬虫夏草鉴别

商品冬虫夏草鉴别

ID:14176598

大小:2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26

商品冬虫夏草鉴别_第1页
商品冬虫夏草鉴别_第2页
商品冬虫夏草鉴别_第3页
商品冬虫夏草鉴别_第4页
资源描述:

《商品冬虫夏草鉴别》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冬虫夏草 本品为麦角菌科真菌冬虫夏草菌(Cordycepssinensis(BerK)Sacc)寄生在蝙蝠蛾科昆虫幼虫上的子座及幼虫尸体的复合体。 性状:本品虫体似蚕,子座与虫体结合完整,虫体表面深棕黄色至黄棕色,有8对足,中部4对较明显。子座细长圆柱形,表面颜色较虫体深,呈棕褐色,闻之有腥味和菌味。 性味与归经:甘,平;归肺、肾经。 形成及采收:一般形成于海拔4000m以上的高山,多见于积雪,排水良好的高寒草甸上。冬虫夏草菌是以虫草蝙蝠蛾的幼虫为寄主,冬虫夏草菌穿入寄主幼虫体内,病原菌割裂成圆柱形细胞,进入血液循环系统,并以酵母状出芽法增加体积,直至幼虫死亡。这时出现

2、了菌丝体,并在冬季形成菌核,同时毁坏了幼虫的内部器官,这就是常说的冬虫(这时实际已是菌核)。翌年春季气温变暖时,冬虫(菌核)体头部生长出棕色柄棒状子实体(即常说的“草”),故称为“冬虫夏草”。此时积雪尚未完全溶化,子座露出土表,即可进行采挖。过迟积雪熔化,杂草丛生,寻找困难,且虫草枯萎,不合药用。采收后除泥土、膜皮,烘干或晒干。 鉴别:本品由虫体与从头部长出的真菌子座相连而成。虫体似蚕,长3~5cm,直径0.3~0.8cm;表面深棕黄色至黄棕色,有环纹20~30个,近头部的环纹较细;头部红棕色,足8对,中部4对较明显。质脆,易折断,断面略平坦,淡黄白色。子座细长圆柱形,

3、长4~7cm,直径约0.3;表面深棕色至棕褐色,有细纵皱纹,上部稍膨大;质柔韧,断面类白色。气微腥,味微苦。中国药典2005版规定,含量测定,本品含腺苷(C10H13N5O4)不得少于0.010%。 商品虫草除鉴别所列内容外,还应控制水分含量不超过12%,灰分含量不超过5%,同时不得使用硫磺熏蒸改变颜色。优质的商品虫草,按行业要求,子座、菌核部分应完整,菌核部分粗状、饱满,以每公斤所含条数分不同等级,每公斤条数越少,单体较大,其价值越高。在土壤、草甸肥沃的地方,养分充足,昆虫幼虫生长环境优良,往往能产出品质较高的商品虫草。人工培养冬虫夏草: 1.  菌种分离:采用新鲜虫

4、草菌核,在无菌条件下,进行表面消毒后用无菌水冲洗,后切小块,接种于特制的斜面培养基上进行培养,可发出形似青霉的虫草菌。 2. 蝙蝠蛾幼虫的饲养与接菌:首先应饲养蝙蝠蛾幼虫,在幼虫变蛹之前,向虫体喷洒虫草菌,染病幼虫死亡后,在继续培养即可获得虫草。人工培养虫草,全过程不易操控,感染杂菌可能性增大,使得所得虫草纯度大打折扣。除人工培养虫草外,现市场上大量采用的采用液体深层培养的方法,在高标准的GMP制药生产车间批量进行生产,获得菌体入药,并制成膏或胶囊入药和保健品,供人们使用。 说明:人工培养虫草与野生虫草是有区别的。人工培养虫草多采用蛋白栋、葡萄糖、酵母粉等作为培养基,在

5、人工环境下进行发酵,所得到的产品均为菌体发酵物,其中不含虫体部分,使得素食主义者也能如愿以偿。其次,由于环境、气候变化,市场需求量增加,过度采挖,造成野生虫草产量逐年减少,价格不断攀升,特别是优质野生虫草,价格更加有增无减。而人工虫草菌丝体的出现无疑弥补了这一缺憾,使得昂贵的滋补圣品走进寻常百姓家。发酵虫草鉴别:本品成片状或粉末。片状呈暗棕色至棕褐色,具加工时形成的布纹状纹理;粉末呈棕黄色,略带真菌气味。 常见伪品:1.亚香棒虫草。虫体似蚕与冬虫夏草近似,但表面有类白色菌膜,可见黑点状气门,味较淡。2. 蛹草。虫体似虫蛹,有外壳,与幼儿区别较大。3. 凉山虫草。虫体较短

6、,足不明显,子座细长可达10~30cm,味淡。4.  白僵蚕。虫体多弯曲皱缩,表面被白色粉状,无子座,味微咸。5.  面粉、石膏等原料。外观与冬虫夏草类似,但色泽、纹理不自然,质重易断,断面无组织结构。 化学成分:含粗蛋白25.32%(其水解产物为多种氨基酸),水溶性多糖,维生素A、C、B12,腺苷(C10H13N5O4)。多种微量元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