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全国各校试题精选2

2012年全国各校试题精选2

ID:14194156

大小:71.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26

2012年全国各校试题精选2_第1页
2012年全国各校试题精选2_第2页
2012年全国各校试题精选2_第3页
2012年全国各校试题精选2_第4页
2012年全国各校试题精选2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2年全国各校试题精选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2年全国各校试题精选(二)1.对滴有酚酞试液的下列溶液,操作后颜色变深的是 A.明矾溶液加热 B.CH3COONa溶液加热 C.氨水中加入少量NH4Cl D.小苏打溶液中加入少量的NaCl固体2.水热法制备直径为1~100nm的颗粒Y(化合物),反应原理为:3Fe2++2S2O32-+O2+aOH-==Y+S4O62-+2H2O,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a=4 B.将Y均匀分散到水中形成的体系具有丁达尔效应 

2、C.每有3molFe2+参加反应,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总数为5mol D.S2O32-是还原剂3.水热法制备纳米颗粒Y(化合物)的反应为:3Fe2++2S2O32-+O2+aOH-==Y+S4O62-+2H2O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S2O32-是还原剂     B.Y的化学式为Fe2O3 C.a=4       D.每有1molO2参加反应,转移的电子总数为4mol4.研究人员最近发明了一种“水”电池,这种电池能利用淡水与海水之间含盐量差别进行发电,在海水中电池总反应可表示为:5MnO2+2Ag+

3、2NaCl=Na2Mn5O10+2AgCl下列“水”电池在海水中放电时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正极反应式:Ag+Cl——e—=AgCl B.每生成1molNa2Mn5O10转移2mol电子 C.Na+不断向“水”电池的负极移动 D.AgCl是还原产物5.向四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不同的无色溶液进行如下操作,结论正确的是 操作现象结论A滴加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原溶液中有SO42-B滴加氯水和CCl4,振荡、静置下层溶液显紫红色原溶液中有I―C用洁净铂丝蘸取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原溶液中有Na+

4、、无K+D滴加NaOH溶液加热,将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试纸不变蓝原溶液中无NH4+6.某无色溶液中只含有①Na+、②Ba2+、③Cl一、④Br一、⑤SO32一、⑥SO42一离子中的若干种,依次进行下列实验,且每步所加试剂均过量,观察到的现象如下。步骤操作现象(1)用pH试纸检验溶液的pH大于7(2)向溶液中滴加氯水,再加入CCl4振荡,静置CCl4层呈橙色(3)向所得水溶液中加入Ba(NO3)2溶液和稀HNO3有白色沉淀产生(4)过滤,向滤液中加入AgNO3溶液和稀HNO3有白色沉淀产生 下列结论

5、正确的是 A.肯定含有的离子是①④⑤        B.肯定没有的离子是②⑥ C.不能确定的离子是①            D.不能确定的离子是③⑤7.25℃时,20.00mL硫酸和硝酸的混合溶液,加入足量氯化钡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烘干,可得0.466g沉淀。滤液跟2mol/LNaOH溶液反应,共用去10.00mL碱液时恰好中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原混合液中c(SO42-)=0.2mol/L      B.原混合液中c(NO3-)=0.9mol/L  C.原混合液中pH=0      

6、        D.原混合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0.1mol/L8.下图所示反应I、反应II和反应III均是工业生产中常见的反应。其中A、B为化合物,C是温室气体之一,D和K均可用做干燥剂,H常温下为液态化合物,J是一种具有漂白作用的盐,反应III和E与G反应的原理相同。(1)C与J的水溶液反应后生成的含氧酸的电子式是     。(2)E与G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3)J久置后,即便不接触水、空气,本身也逐渐分解生成K,并放出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工业上测定反应I

7、II产品的有效成分J的含量,先将一定量的产品的溶液加入过量的KI溶液和稀硫酸中,使之反应生成I2,然后用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I2,计算出结果。①用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I2时选用的指示剂是     。②生成I2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5)已知:2Fe2++Br2=2Fe3++2Br-。若将0.1molE通入100mLFeBr2溶液中,溶液中有三分之一的Br-被氧化成Br2,则此反应离子方程式是     ,原FeBr2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9.重铬酸钾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工

8、业上用铬铁矿(主要成分是亚铬酸亚铁Fe(CrO2)2,还含有硅、铝等杂质)为原料制备重铬酸钾。生产工艺如下(部分操作和条件略): I.将铬铁矿与碳酸钠固体混合在空气中加热熔融,生成可溶性铬酸钠Na2CrO4,铁元素转化为红棕色粉末。 II.烧成的熟料冷却后用水充分浸泡,浸出铬酸盐,过滤,得到含有硅、铝杂质的强碱性溶液 III.向滤液中加入硫酸,将pH调至7~8,过滤除去沉淀,得到纯净的Na2CrO4溶液 IV.向铬酸盐溶液中加入足量硫酸,使Na2CrO4转化为重铬酸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