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常见错误归因及纠错策略

高中物理常见错误归因及纠错策略

ID:14211041

大小:53.17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26

高中物理常见错误归因及纠错策略_第1页
高中物理常见错误归因及纠错策略_第2页
高中物理常见错误归因及纠错策略_第3页
高中物理常见错误归因及纠错策略_第4页
高中物理常见错误归因及纠错策略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物理常见错误归因及纠错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高中物理常见错误归因及纠错策略赵湾中学刘连鹏【摘要】“错误”在物理学习过程中是不可避免的,是物理教学中的重要资源,是突破物理学习瓶颈的“金钥匙”。教师应围绕“错误”开展针对性教学,引导学生“积错”、“理错”,进而“纠错”、“消错”,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提高物理学习能力。引导学生从物理概念、物理规律和物理建模等方面对常见错误进行归因,并从课堂“试误”教学、课后“错题集”和实验教学三环节实施高中物理的纠错策略。【关键词】高中物理错误归因纠错策略物理是高中阶段比较抽象、深奥的学科,学习过程中出现认知偏差是

2、教学活动中的正常现象。学生在课堂、作业、考试、实验操作等学习环节都可能出现各种“错误”,包括:不能正确理解物理概念、不能准确掌握物理规律、不能合理使用物理研究方法,等等。美国教育家杜威指出:“真正思考的人从自己的错误中吸取知识比从自己成就中吸取的知识更多,错误与探索相联姻,相交合,才能孕育出真理。”诚如斯言,“错误”中潜伏着教师教与学生学两方面的大量信息——是实施有效教学的重要前提;“错误”中隐藏着学生整体与个体两层次的学习密码——面上共性的错误就是事实上的教学难点,点上个体的错误则是因材施教的基本依

3、据。“错误”是到达“正确”的必由之路,是物理教学活动中的重要资源,是突破学生物理学习瓶颈的“金钥匙”。教师如果能够紧紧围绕“错误”开展针对性的教学,切实体现因材施教,通过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步骤和手段引导学生“识错”、“积错”、“思错”、“理错”、“纠错”、“消错”,这样的教学将极有可能成为体现轻负高质、具有个性特色、深受学生欢迎的有效教学。一、常见错误归因1、由于不能正确理解物理概念而产生的错误物理概念是人们头脑中对客观事物的物理共性和本质特征的反映,是对物理事物和物理过程的抽象概括,是物理基础理论知

4、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物理的过程,其实是在不断地建立物理概念的过程。如果不理解概念的本质、运用条件和范围,就无法真正掌握物理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就不可能真正掌握物理基础知识,就谈不上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学习物理概念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以下几种错误:1.1概念混淆。物理中经常会出现相似的概念,造成部分学生辨析困难。如速度、速度变化量与速度变化率;卫星的环绕速度与卫星的发射速度;交变电流的瞬时值、有效值、平均值和最大值等。1.2前概念影响科学概念。在正式学习物理概念之前,学生已经对物理想象有自己的理解,这对

5、科学概念的建立形成极大的干扰。如学生会认为踢出去的足球在空中还受到一个向前的力作用;斜面上下滑的物体受到一个下滑力的作用;作圆周运动的物体受到一个向心力的作用;速度为零的地方物体处于平衡状态……1.3不能正确理解概念的内涵与外延。5学生在巩固知识时往往采用多做习题、多记公式的方式来达到目的,却忽视了对概念本身的理解,往往导致不能正确理解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如学生会认为处于超重状态的物体只能竖直向上运动;摩擦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平均速率就是平均速度的大小……2.由于不能正确掌握物理规律而产生的错误 物

6、理规律(包括物理定理、定律、原理、法则、公式等)反映了物理现象、物理过程在一定条件下必然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它反映了物质运动变化的各个因素之间的本质联系,揭露了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是高中物理知识体系的枢纽。学生由于感性认识不足,不能正确掌握物理规律的思路和方法,为此在物理规律学习运用过程中经常出错,常见以下三种错误情形:2.1不符合物理规律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恩格斯语)。物理规律往往都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建立或推导出来的,只能在一定的范围内使用,超越这个范围,物理规律则不成立。学生

7、在使用时往往会忽略这一点。如牛顿运动定律只适用于宏观、高速的物体;万有引力定律只适用于质点;欧姆定律仅适用于纯电阻电路,等等。2.2不能选择恰当的物理规律解决问题。有些物理规律相近或相关,学生们经常会混淆它们,以至于无法选择恰当的规律求解问题。例题: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为r,运行速度为v1。地球赤道上的物体随地球自转的速率为v2,已知地球半径为R,求v1/v2是多少?该问题是天体运动中的典型问题,学生往往错误地认为赤道上的物体和同步卫星一样都是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2.3思维定势带来的负迁移。在物理学

8、习中,学生经常会按某种固定的思路和模式去考虑问题,而没有进行科学的分析。例题:物体A放在光滑水平桌面上,用一根细绳系住物体,若在绳的另一端用mg的力拉物体A时,A的加速度为a1,若在绳的另一端挂一质量为m的物体时,A的加速度为a2,则()A、a1>a2B、a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