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而上学的当代命运

形而上学的当代命运

ID:14216401

大小:160.00 KB

页数:23页

时间:2018-07-26

形而上学的当代命运_第1页
形而上学的当代命运_第2页
形而上学的当代命运_第3页
形而上学的当代命运_第4页
形而上学的当代命运_第5页
资源描述:

《形而上学的当代命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形而上学的当代命运李河Tobeornottobe?哈姆雷特的这句著名提问贴切地表达了形而上学的双关主题——将其译为“是或非是”,那就提示着形而上学的内涵性主题;如果译为“生存还是死亡”,那就提示着形而上学的命运主题。形而上学的命运主题与其内涵性主题一样古老。康德早就指出,“形而上学如何成为可能”一向是没有落实的问题,他希望借助“批判”为形而上学找到安身立命之所。但到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形而上学非但没找到自己的应许之地,反而更加命途多舛。一些开现代风气的思想家(如尼采或维也纳学派中人)从不同方向聚焦

2、在一个与康德取向完全相反的问题,即“形而上学如何成为不可能”美国学者PetervanInwagen在“TheNatureofMetaphysics”一文指出:“许多哲学家一直在论证形而上学是不可能的。这种形而上学不可能论具有强、弱两种形式。”强形式是说,“由于不存在可供描述的实在,形而上学的目标是一种虚设”(thegoalisnotthere);弱形式是说,“形而上学的目标是在那儿的,但我们无法企及它”。语见ContemporaryReadingsintheFoundationofMetaphysic

3、s,editedbyStephenLaurenceandCynthiaMacdonald,BlackwellPublishersltd1998,P14.——反形而上学成为现代哲学的重要起点,成为20世纪上半叶西方哲学的主流声音。不过,作为反弹,复兴形而上学的要求也十分强劲。基于这个态势,哈贝马斯在20世纪行将结束时概括说,百年来西方哲学形成了两大思潮,即“对形而上学的否定”和“从否定主义的死灰中复燃起来的要求更新形而上学的火焰”。J.哈贝马斯:《后形而上学思想》,曹卫东等译,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第

4、27页。应该说,这张哲学路线图对20世纪60年代或70年代以来的当代西方哲学依然有效。形而上学是严格意义的哲学的骨干。任何哲学无论取什么立场,总无法回避对形而上学问题的断言。下面,鉴于前文已对英美哲学中分析的形而上学进行了系统论述,这里本文将换一个角度,重点观察一下20世纪下半叶以来另外两个哲学话语共同体是如何处理形而上学问题的。一个是具有浓重解构色彩的“激进诠释学”(radicalhermeneutics),它以非常另类的方式展示出一种思想的颠覆性,矛头直指传统形而上学的根基性假定;另一个是当代知识

5、社会学中的哲学社会学(sociologyofphilosophies),它从总体上把形而上学当作一种独特的思想制度来审视。在这里我们将承担起德国现象学家芬克所说的“对诠释进行诠释”的任务,以读者身份参与到西方哲学家对形而上学问题的共同思考。参见奥伊根·芬克的文章:《胡塞尔现象学的操作概念》,黄文宏译,载倪梁康主编《面对实事本身》,东方出版社2000年12月版,第588页和591页。这种思考将引领我们再次追问那些对严格哲学来说具有全域性意义的问题,如:形而上学究竟是什么?什么原因使形而上学要不断承受“既

6、难以落实又难以摆脱”的命运?一、激进诠释学的反形而上学取向(一)话题背景虽然可以在某些语境下谈论形而上学的复兴,但从总体态势看,哲学对“生存还是死亡”问题的焦虑在当代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过去半个多世纪里,“形而上学的死亡或终结”、“后形而上学”、“形而上学的颠覆”、“后哲学”、“以小写的哲学取代大写的哲学”等说法此伏彼起。各种批评或否定性的追问直逼传统形而上学的生存阈线,表现出鲜明的反形而上学取向。当然,并非所有形而上学的拒斥者都乐于接受“反形而上学”这顶帽子。如德里达等人就相信,“反形而上学”等说

7、法蕴涵着anti(反……)话题,它是传统形而上学的两极对偶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参见J.Derrida,Dissemination,TheUniversityofChicagoPress,1976,pXV.——接受“反形而上学”的说法就落入了形而上学的言筌。反形而上学一向可有强弱之分。弱意义的反形而上学一向存在,如中世纪唯名论挑战“共相即实在”这个传统信念,这虽然在后世导致了十分严重的颠覆形而上学的后果,但我们依然可将其归入形而上学的内部争论。相形之下,当代所谓反形而上学批评往往是强意义的,这不仅因为它们

8、惯常使用“死亡”、“终结”、“颠覆”或“后……”这类生死判词,更因为其论证直指传统形而上学的根基性假定,直指特定学科领域中基于这类根基性假定而形成的传统观念秩序。比如在语言领域,当代哲学的主要颠覆对象包括:1.根基性假定:语言是实在的表象或摹本;语言的真或真语言是唯一性实在的唯一证据;2.语言的不对称性二元结构的假定:即语言可以分为语言(langue)/言语(parole)、科学语言/自然语言、深层结构/表层结构、逻辑句法/日常语法等二元结构,每个后项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