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骨伤科重点总结

中医骨伤科重点总结

ID:14219353

大小:25.83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7-26

中医骨伤科重点总结_第1页
中医骨伤科重点总结_第2页
中医骨伤科重点总结_第3页
中医骨伤科重点总结_第4页
中医骨伤科重点总结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医骨伤科重点总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手法运用原则:早早期合理而及时施行手法,患者痛苦小,痊愈快,功能恢复好稳施行手法要有力而稳妥,同时注意体位适当准对局部解剖、伤病性质、移位方向确切掌握,动作要准确,用力适中,避免不必要动作巧手法要轻柔,以省力有效为度。切忌粗鲁,以免增加新的损伤。手法的作用:整复移位、消肿止痛、活络舒筋、保健强身功能锻炼的作用: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濡养患肢关节筋络,促进骨折迅速愈合,防治筋肉萎缩,避免关节粘连和骨质疏松,扶正祛邪骨折:骨的完整性或连续性遭到破坏骨折合并伤和并发症:合并伤:1.血管神经和内脏损伤并发症:1.早期创伤性休克,感染,脂肪或血管栓塞,ARDS,MODS2.晚期褥疮,坠积性肺炎

2、,尿路感染,骨化性肌炎,创伤性关节炎,缺血性骨坏死,迟发性畸形,关节僵硬骨折愈合:1.血肿机化期3周内2.原始骨痂形成期4-8周3.股价改建塑性期8周后骨折临床愈合标准:1.局部无压痛,无纵轴叩击痛2.局部无异常活动3.X线显示骨折线模糊,有连续性骨痂通过骨折线4.在解除外固定后,上肢能平举1kg重物达1min,下肢能徒步行走3min,并不小于30步5.连续观察两周骨折不变形,观察的第一天为临床愈合日期骨性愈合:1.具备临床标准的条件2.X线显示骨小梁通过骨折线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1.年龄2.健康情况3.骨折断面的接触4.断端的血运5.损伤的程度6.感染7.治疗方法的影响骨折治疗原

3、则:动静结合,筋骨并重,内外兼治,医患合作锁骨骨折整复及“8”字绷带固定法整复方法:患者坐位,挺胸抬头,双手叉腰,术者将膝部顶住患者背部正中,双手握其两肩外侧,向背部徐徐牵引,使之挺腹伸肩。固定方法:两腋下各置棉垫,用绷带从患侧肩后经腋下,绕过肩前上方,横过背部,经对侧腋下,绕过患侧肩前上方,绕回背部至患侧腋下,包绕8~12层,包扎后,用三角巾悬吊患肢于胸前。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诊断要点(1)外伤史(2)关节活动痛(3)弹响与交锁(4)麦氏征阳性(5)MRI等影像学诊断股骨颈骨折Garden分型:Ⅰ型不完全骨折Ⅱ型完全骨折,无移位Ⅲ型完全骨折,部分移位Ⅳ型完全骨折,完全移位股骨干骨折

4、移位方向:1.上1/3骨折:近端屈曲、外旋、外展,远端向上、向后、向内2.中1/3骨折:近端外展屈曲,近端向内上方移位,故多向前外突起成角3.下1/3骨折:远端向后。导致腘动静脉,坐骨神经损伤脱位:凡构成关节的骨关节面脱离了正常位置,发生关节功能障碍者1.一般症状及体征:疼痛和压痛,肿胀,功能障碍2.特殊体征:关节畸形,关节盂空虚,弹性固定3.合并伤及并发症:(1)合并伤:1.骨折2.神经损伤3.血管损伤(2)并发症:1.关节僵硬2.骨化性肌炎3.骨的缺血性坏死4.创伤性关节炎5.感染需要与肩周炎相鉴别的疾病:颈椎病肩关节脱位化脓性肩关节炎肩关节结核肩部肿瘤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及单

5、纯性冈上肌腱损伤肩袖撕裂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及腱鞘炎伤筋:各种暴力或慢性劳损等造成的筋的损伤(筋指皮肤以下骨膜以外的运动系统软组织)伤筋并发症和合并伤合并伤:1.小骨片撕脱2.神经损伤并发症:1.骨化性肌炎2.关节内游离体3.骨关节炎颈椎病分型:1.神经根型:颈椎劳累史。颈痛伴上肢放射痛、麻木、持物不稳等。颈部压痛,臂丛神经牵拉试验阳性,椎间孔挤压试验阳性,受累神经支配的皮肤感觉减退或肌力下降。X线无特异表现,可见骨质增生,椎间孔狭窄,生理曲度变小等。2.脊髓型:渐进加重,部分患者在外伤后加重下肢无力或行走不稳、腰部束带感、有时伴有上肢无力或麻木,重症者卧床不起下肢肌力降低,肌张力增

6、高,病理征阳性,皮肤感觉减退,或伴有上肢麻木无力,霍夫曼征阳性。X线显示颈椎退变,CT/MRI显示椎管狭窄、椎体后缘骨赘、椎间盘突出、脊髓受压3.椎动脉型:可有长期伏案工作史体位性眩晕、头痛、猝倒颈椎生理曲度改变,转颈试验阳性影像学检查可同上4.交感神经型:无明显外伤史表现多样,头痛、头晕、心动过速、肢体发凉、视物不清、眼球胀痛、耳鸣或听力下降,或心动过缓、血压偏低等,转动或按压颈部时症状加重。颈部压痛,可能没有特异性体征影像学检查可同上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鉴别诊断:1.腰肌劳损:中年人,无明显诱因慢性疼痛为主,酸胀痛,休息缓解。疼痛区有固定压痛,在压痛点叩击疼痛缓解。直腿抬高阴性,下

7、肢无神经受累现象。痛点局部封闭效果良好。1.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腰痛。检查见骶棘肌痉挛,第三腰椎横突压痛,无神经受累表现2.梨状肌综合征:臀部和下肢疼痛,活动加重,休息缓解。臀肌萎缩,臀部深压痛,直腿抬高试验阳性,但神经定位不明确。3.腰椎管狭窄症:下腰痛,马尾神经或腰神经受压表现,以神经源性间歇性跛行为主要特点,伴有腿痛或下肢无力大小便困难、阳痿甚至两下肢不全瘫痪。主诉多而阳性体征少,结合影像学,CT、MRI显示硬膜囊呈“蜂窝状”充盈缺损、神经根袖受压及节段性狭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