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钟山记 知识点整理

石钟山记 知识点整理

ID:14220189

大小:45.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26

石钟山记 知识点整理_第1页
石钟山记 知识点整理_第2页
石钟山记 知识点整理_第3页
石钟山记 知识点整理_第4页
资源描述:

《石钟山记 知识点整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石钟山记》学案【学习目标】1、掌握积累重要的文言文实词和虚词。掌握本文出现的通假字、词类活用和特殊文言句式。2、学习叙议结合的写作手法。3、理解作者有疑必察、不迷信古人、反对臆断、重视实地考察的精神。【文学常识】1、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山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诗人,豪放派词人代表。“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书法、绘画、诗词、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造诣。他的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合称“宋四家”;是北宋继欧阳修之后的文坛领袖,散文与欧阳修齐名,并称“欧苏”;诗歌与黄庭坚齐

2、名,并称“苏黄”;他的词气势磅礴,风格豪放,一改词的婉约,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与汉末“三曹父子”(曹操、曹丕、曹植)齐名。2、记:古代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并通过记事、状物、写景、写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和见解。3、纪年法:(一)干支纪年法,干即天干,共十位: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支即地支,共十二位: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一干一支互相结合以纪年,六十年一轮。(二)帝王年号纪年法:皇帝即位,都要改元,称元年。汉武帝起有年号,后多用年号纪年。如开元,天宝为唐玄宗

3、的年号。(三)王公年次纪年法,这种纪年法多在春秋,战国时代。如赵惠文王十六年,鲁孝公三十年等。【写作特点】这一篇带有考辨性质的游记,除描写所见景物外,还采取了记叙和议论相结合的手法,是一篇具有某些论说文特点,特别是驳论文特点的游记。说它具有论说文,特别是驳论文的某些特点,是因为文章一开头就提出问题,摆出靶子,并从逻辑上对李说作了初步的反驳;接着用亲访石钟山耳闻目见的事实,证实并补充了郦说,推翻了李说,使形象描写为证明和反驳服务。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要重视“耳闻目见”而不可“臆断其有无”这一中心论点。

4、交代写作意图。全文思路清楚,结构严谨,说理透辟,文笔流畅。【通假字】1、扣而聆之(“扣”同“叩”)2、南声函胡(“函胡”同“含糊”)3、至莫夜月明(“莫”同“暮”)【词类活用】A.使动:虽大风浪不能鸣也鸣:使。。。。。。鸣响B.名词做动词:1、微风鼓浪鼓:振动2、而此独以钟名名:命名3、噌吰如钟鼓不觉钟鼓:敲钟击鼓2、磔磔云霄间磔磔:磔磔地叫C.形容词作动词涵淡澎湃而为此也涵淡:水波动荡;澎湃:波浪相激D,形容词作名词不知其浅深浅深:深度E.名词做状语a)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舟:乘船b)大石侧立千尺侧:在

5、旁边c)事不目见耳闻目:用眼睛耳:用耳朵d)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夜:在夜里【值得积累的实词、虚词】下临深潭(面临)所在皆是也(这样)适临汝(往)因笑谓迈曰(于是)余固笑而不信也(当然,固然)绝与向噌洪者相应(先前)(应和)笑李渤之陋(浅陋)乃桴止响腾(传播)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大概)【一词多义】1.鼓①噌吰如钟鼓不绝(鼓,名词)②微风鼓浪(振动,掀起,动词)2.莫①至莫夜月明(“莫”通“暮”,夜晚,名词)②故莫能知(没有人,否定性无定代词)3.自①自以为得之矣(自己,代词)②余自齐安舟行适临

6、汝(从,介词)4.焉①彭蠢之口有石钟山焉(兼词,相当于“于此”,在那里)②硿硿焉(相当于“然”,“……的样子”,形容词词尾)③微波入焉(相当于“于是”,即“到那里”,兼词)④如乐作焉(无义,表陈述语气词,助词)5.余①余韵徐歇(剩余的,形容词)②余尤疑之(我,代词)6.得①得双石于谭上(得到,找到,动词)②固得观所谓石钟者(能够,助动词)7.搏①水石相搏(击,拍,动词)②森然欲搏人(搏击,动词)8.之①汝识之乎代词,代钟声②笑李渤之陋也的,结构助词③石之铿然有声者定后标志,无义9、而①而况石乎表递进②扣

7、而聆之表顺接③而此独以钟名表转折,但是④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表并列⑤徐而察之表修饰⑥涵淡澎湃而为此也表因果,因而10、虽①虽大风浪不能鸣也即使②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虽然11、言①言之不详说②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用文字表述、记载12、然①然是说但是②石之铿然有声者······的样子13、自①自以为得之矣自己②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从【古今异义词】1、余方心动欲还心动:古义,心惊;今义,内心有所触动2、空中而多窍空中:古义,中间是空的;今义,天空中3、自以为得其实其实:古义,那事情的真相;今义,实际上4、

8、而渔工水师水师:古义,船工;今义,水军【文言句式】1.判断句:A、“······者,······也”式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B.“······也”式此世所以不传也此鹳鹤也C.副词表判断则山下皆石穴罅;2.、宾语前置:古之人不余欺也余是以记之3、定语后置:石之铿然有声者。4、介宾后置:得双石与潭上;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而大声发于水上5、被动句:闻人声亦惊起【固定搭配】此世所以不传也。所以:······的原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