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夏季海洋理论学校 - 中国海洋大学

青岛夏季海洋理论学校 - 中国海洋大学

ID:14285965

大小:42.5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07-27

青岛夏季海洋理论学校 - 中国海洋大学_第1页
青岛夏季海洋理论学校 - 中国海洋大学_第2页
青岛夏季海洋理论学校 - 中国海洋大学_第3页
青岛夏季海洋理论学校 - 中国海洋大学_第4页
青岛夏季海洋理论学校 - 中国海洋大学_第5页
资源描述:

《青岛夏季海洋理论学校 - 中国海洋大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青岛夏季海洋理论学校-中国海洋大学第一轮通知1stCircular青岛海洋研究夏季讲习班QingdaoOceanSciencesSummerSchool国际深海地球及生命科学研究前沿InternationalAdvancesinDeep-SeaMarineGeo-BioscienceResearch中国青岛Qingdao,China2008年7月14-20日July14-20,20081.主办单位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国际中国地球科学促进会(IPACES)支持单位教育部科技部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大洋矿

2、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承办单位中国海洋大学协办单位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农业部水科院黄海水产研究所中国地调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厦门大学2.组委会主席管华诗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副主席(以姓氏笔画为序)孙松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林间国际中国地球科学促进会(IPACES)吴德星中国海洋大学袁业立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唐启升农业部黄海水产研究所成员(依姓氏笔画为序)于宜法中国海洋大学马德毅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王东晓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王清印农业

3、部黄海水产研究所孙松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李波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李家彪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张先恩科技部杨作升中国海洋大学姜玉池中国地调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杨玉良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办公室柴育成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焦念志厦门大学潘克厚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秘书处秘书长杨作升(兼)中国海洋大学副秘书长(依姓氏笔画为序)闫菊中国海洋大学陈永兴中国海洋大学曹志敏中国海洋大学潘克厚(兼)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戴华中国海洋大学会务组组长王永红中国海洋大学副组长(依姓氏笔画为序)王厚杰中国海洋大学刘军华

4、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庞洪涛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科学委员会主任黄瑞新中国海洋大学/美国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副主任刘守全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张传伦美国乔治亚大学成员(依姓氏笔画为序)方念乔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石学法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李广雪中国海洋大学刘保华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李铁刚中国科学院青岛海洋研究所任建国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张训华中国地调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肖湘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陈永顺北京大学杨作升中国海洋大学周宁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金显仕农业部黄海水产研究所陶春

5、辉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翟世奎中国海洋大学翦知湣同济大学秘书:王厚杰中国海洋大学3.讲习班宗旨  本次讲习班特邀国际、国内专家为中国研究生、博士后、青年学者讲授国际深海地球及生命科学前沿课题。讲习班将突出深海地球及生命学科交叉的特点,系统地介绍有关学科的主要概念,特别强调国际前沿研究课题、最新观测手段、重大国际计划及未来发展的机遇,并探讨中国深海研究可能的突破点。举办本次讲习班的宗旨为培养高水平的跨学科海洋科技人才,加速中国在深海科学和技术领域的突破性发展。4.讲习班学员  重点为研究生、博士后、中青年学者。以10

6、0名为限。全国范围内单位推荐及个人自由报名,并吸收适量中国海外留学生参加。学员最终名单由组委会确定。要求学员参加全部七天讲习班;主讲及报告专家不受此限。5.讲习班方式  讲习班为期七天,围绕七个前沿课题。每天上午由一名特邀专家主讲一个课题。每课题三小时半包括讲课、讨论和休息。下午由国内外相应领域专家报告及讨论。周一晚宴,周二晚学生和中青年学者展板(Posters),周三和周六晚间各有一个小时左右的学者交流讨论会,视情况需要可以增加。其它晚间自由活动。6.讲习班课题及日程讲习班将分成三部分,围绕七个前沿课题。日期内容主

7、讲及报告专家07月14日第一部分(1):全球洋底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及物理海洋特征林间,金建才,陈永顺,刘保华,李家彪,徐景平等07月15日第一部分(2):全球洋底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及物理海洋特征牛耀龄,周怀阳,赵广涛,韩喜球,凌洪飞,李三忠等07月16日第一部分(3):全球洋底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及物理海洋特征黄瑞新,陈大可/梁楚进,王东晓,王伟等07月17日第二部分(1):大洋及洋底热液区生物化学过程NadineLeBris,焦念志,StaceBeaulieu,ArthurCrossman,Deva

8、kiBhaya等07月18日第二部分(2):大洋及洋底热液区生物化学过程张传伦,肖湘,李文均,杨官品等07月19日第三部分(1):深海热液硫化物成矿、探测、及海底观测手段和系统董海良,苏新,石学法,陶春辉,范德江,李军,曾志刚等07月20日第三部分(2):深海热液硫化物成矿、探测、及海底观测手段和系统DanaYoerger,Marie-Hele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