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力残疾儿童发展的心理学基础

智力残疾儿童发展的心理学基础

ID:14288196

大小:1.88 MB

页数:46页

时间:2018-07-27

智力残疾儿童发展的心理学基础_第1页
智力残疾儿童发展的心理学基础_第2页
智力残疾儿童发展的心理学基础_第3页
智力残疾儿童发展的心理学基础_第4页
智力残疾儿童发展的心理学基础_第5页
资源描述:

《智力残疾儿童发展的心理学基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智力残疾儿童发展的心理学基础12关键期理论3其他理论基本内容心理发展的相互作用理论1.关键期理论奥地利人康罗德·洛伦兹,研究动物行为,尤其是对鸟类的行为进行观察,发现“印刻”现象:在鸟类的跟随行为反应中,跟随母亲或其他客体则是学得的,但与一般的学习不一样一般学习可在任何年龄段进行,而“印刻”只发生在某一特殊时期(生物学上决定)“印刻”现象只限于在出生后一个短暂的特定时间形成,超过这个特定期限就不能形成如刚孵出的雏鸡、雏鸭等禽类的“印刻”现象只能在一天内发生,超过30小时“印刻”将不再发生洛伦茨称“印刻”产生的时期为“关键期”各种动物的“印刻”有不同的敏感期:如小鸟“母亲印

2、刻”的敏感期是破壳后的10-16小时,超过30小时以后,“母亲印刻”就建立不起来小狗的“母亲印刻”是在出生后的3-7周蒙台梭利玛利娅·蒙台梭利(意大利语:MariaMontessori,1870年8月31日-1952年5月6日),意大利幼儿教育家,意大利第一位女医生,意大利第一位女医学博士,女权主义者,蒙台梭利教育法的创始人蒙台梭利在长期与儿童的相处中,发现儿童的成长也会产生同样的现象,因而提出了“敏感期”的原理,并将它运用在幼儿教育上,对提升幼儿智力有卓越的贡献认为:儿童对于特殊的环境刺激有一定的敏感时期,这种敏感时期与生长现象密切相关,并和一定的年龄相适应,儿童发展就

3、是建立在敏感期所打下的基础之上当孩子处于某个敏感期时,他就会产生一种敏感力当敏感力产生时,孩子在内心会有一股无法抑制的动力,驱使孩子对他所感兴趣的特定的事物,产生尝试或学习的狂热,直到满足需求或敏感力减弱,这股力量才会消逝婴幼儿九大敏感期语言敏感期0-6岁秩序敏感期2-4岁感官敏感期0-6岁对细微事物感兴趣敏感期1.5-4岁动作敏感期2-6岁社会规范敏感期2.5-6岁书写敏感期3.5-4.5岁阅读敏感期4.5-5.5岁文化敏感期6-9岁儿童部分心理发展的关键期口语学习关键期1-3岁书面语学习关键期4-5岁形象视觉发展关键期5岁左右外语学习关键年龄10岁以前音乐学习关键年龄

4、5岁以前动作技能掌握关键年龄10岁以前数概念的最佳年龄5-5.5岁抓紧关键期给予适当的教育、训练,事半功倍错过关键期进行教育、训练,事倍功半公认的早教年龄是0-6岁“幼儿教育是人生整个教育的起点,其教育目标应是保证孩子身心健康的发展,为接受进行一步教育打好基础”不能错过这一时机2.维果斯基儿童心理发展理论维果茨基提出了教学与发展,特别是教学与智力发展的关系的思想在教学与发展的关系上,维果茨基提出了重要的思想:“最近发展区”学习的最佳期限最近发展区儿童心理发展的两种水平现有发展水平----这是指由于一定的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的结果而形成的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第二种水平----是

5、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别人的帮助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也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根据上述思想,维果茨基提出:----“教学应走在发展的前面”也就是说,教学“可以定义为人为的发展”,教学决定着智力的发展,这种决定作用既表现在智力发展的内容、水平和智力活动的特点上,也表现在智力发展的速度上学习最佳关键期怎样发挥教学的最大作用,维果茨基强调了“学习的最佳期限”儿童发展的每个阶段都有其各自特殊的、不同的可能性,学习某种东西总有一个最佳年龄如果脱离了学习某一技能的最佳年龄,从发展的观点看来都是不利的,它会造成儿童智力发展的障碍开始某一种教学,必须以成熟与发育为前提,但更重要的是教学必须

6、首先建立在正在开始形成的心理机能的基础上,走在心理机能形成的前面维果斯基认为“对于一切教育和教养过程而言,最重要的恰恰是那些处在成熟但还未成熟到教学时机的过程”只有在这一时期施以适当的教学,便有可能组织这些过程,以一定的方式调整这些过程,以达到促进发展的目的3.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提出了认知发展阶段论个体在从出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中表现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出生至两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形式运算阶段(12~15岁)(1)感知运算阶段(0-2岁)此阶段儿童的认知发展主要是感觉和动作的分化其认知活动主要是通过探索感知觉与运动之间的关系获得动作经验

7、,形成图示手的抓取和嘴的吸吮使他们探索周围世界的主要手段这一时期,儿童的认知能力也是逐渐发展的,从对事物的被动反应发展到主动的探究本阶段儿童还不能使用语言和抽象符号来命名事物(2)前运算阶段(2-7岁)儿童在感知运动阶段获得的感知运动图式在这一阶段开始内化为表象或形象图式由于语言的发展,使得儿童的表象日益丰富,认知活动不局限于感知活动此阶段思维仍受具体知觉表象的束缚,难以从知觉中解放出来此阶段儿童的心理表象是直觉的物的图像,还不是内化的动作格式还不能很好的把自己和外部世界区分开来。认知活动具有具体性、不可逆性、刻版性(3)具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