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解题思想方法

高考物理解题思想方法

ID:14291072

大小:505.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27

高考物理解题思想方法_第1页
高考物理解题思想方法_第2页
高考物理解题思想方法_第3页
高考物理解题思想方法_第4页
资源描述:

《高考物理解题思想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高考物理解题思想方法学好物理,关键是学习物理思想和物理方法。高考把对能力的考核放在首要位置,高考试题始终坚持以能力测试为主导,高考的物理试题十分注重考查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和方法。物理中的每一个概念、规律的建立和发现,包含了许多科学思维的应用和科学精神的体现,如外推法、等效法、对称法、理想法、假设法、逆向思维法、类比和迁移法等,这些方法要认真领会和掌握运用。例1顶杆AB可在竖直滑槽K内滑动,其下端由凸轮M推动,凸轮绕O轴以匀角速ω转动,在图8所示的瞬时,OA=r,凸轮轮缘与A接触处法线n与OA之间的夹角为α,求:此瞬时顶杆AB的速度。解析这个题目比较新颖,但它与下面陈题基本相同:“顶杆

2、l可以在竖直滑槽内滑动,其下端顶在斜面上,当斜面以v0匀速运动时顶杆的速度是多大?”。在审题时,只要能分析出此瞬时凸轮的作用相当于倾角为α的斜面,如图9,这个“斜面”的水平速度为ωr,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但同学们思考时,此题往往被卡在分速度的大小或方向上,部分同学在审题时,无法将凸轮等效成斜面,以至不会求解。(答案:ωrtgα) 例2如图2,一个无限大的金属板上表面接地,存其下方某处恰能停留一个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点电荷,求这个点电荷离金属板的距离r。解析 点电荷除受重力作用外,还受到金属板的感应电荷对它的静电力F的作用,这两个力的作用使点电荷保持静止状态,所以F=mg。但不知道金

3、属板上感应电荷的分布,静电力F难以直接计算。仔细分析点电荷+q和金属板上的感应电荷共同产生的电场,可以发现:它的电场线分布,与两个等量异种电荷的电场线分布完全相同。据此,可在金属板上方与q对称的点,虚设一个“像”电荷q′,q′与q等量异号(如图3)。在金属板下方,q′与q共同产生的电场与原电场完全等效。因此:点电荷q受到的电场力,因为F=mg,所以。 解析由m1<m2,m1射向m2后,将沿ABC运动,并从C点飞出,最后落到地面,其间的运动过程相当复杂。由于m1与m2在水平方向动量守恒,系统机械能守恒,m1飞出C点后,相对于地面作斜上抛运动,相对于m2作竖直上抛运动,此时m1与m2在水

4、平方向具有相同的速度,因此m1又将从C点落入m2,最后从A端飞出落到地面。如按照这种过程解题,运算十分复杂。  细心分析这一过程,两滑块水平方向动量守恒和系统机械能守恒,等效于如图11所示的模型。m1以水平速度v0与m2发生弹性正碰。这样分析解题就很简单了。设碰后m1与m2的速度分别为和,取向右为正方向。  由动量守恒和机械能守恒有  联立式(1)、(2)解出  碰后m1从A点以的速度向左作平抛运动,m2以向右作匀速运动。  m1落地时间  m1落地时与Ao间的距离S  用以上方法解题,其关键在于模型所反应的物理现象本质上要等效,而不是生搬硬套。恰当应用模型的等效性解题,可迅速找到解

5、题的正确途径,简化解题过程,促进知识和经验的正向迁移。  19.(广东高考)(13分)面积很大的水池,水深为H,水面上浮着一正方体木块。木块边长为a,密度为水的1/2,    质量为m。开始时,木块静止,有一半没入水中,如图所示。现用力F将木块缓慢地压到池底。不    计摩擦。求   (1)从木块刚好完全没入水中到停在池底的过程中,池水势能的改变量。   (2)从开始到木块刚好完全没入水的过程中,力F所做的功。分析:(1)将木块从刚好完全没入水中压到停在池底的过程中,木块(以m表示其质量)是由图(1)中的位置Ⅰ移到位置Ⅱ。由于水的流动是连续的,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池水的流动从效果上看,

6、相当于将与木块同大的水正方体由位置Ⅱ移到位置Ⅰ,与木块的位置置换了一下。由于木块的密度是水的一半,故这个与木块同大的水正方体的质量为2m。这个水正方体的重心位于正方体的中心,它相对正方体的底面的高度为。由此得知,这个水正方体位于位置Ⅱ时重力势能2mg,位于位置Ⅰ时重力势能2mg(H-)。故从木块刚好完全没入水中到停止在池底的过程中,池水重力势能增加了:ΔEp=2mg(H-)-2mg=2mg(H-a)(2)(2)由于木块的密度是水的一半,故开始时浮在水面上的木块有一半没入水中。如用力F压木块,使之下沉,则当木块刚好完全没入水中时,将有体积为木块一半大的水,即图(2)中打斜线的那部分水被

7、排开。由于水池的水面远比木块的横截面积大,故被排开的这部分水不会使水池的水面升高,也就是说被排开的这部分水被均匀分散在水池水面上了。  由于将木块由开始的位置压到木块刚好完全没入水中的过程中,压力F还是恒力,故由功能关系得知,在这个过程中,力F所做的功WF等于木块重力势能的增量ΔE木与池水重力势能的增量ΔE水的总和,即:  WF=ΔE木+ΔE水     ………………①在过程开始时,木块浮在水面,由于木块的密度是水的一半,故其重心恰好位于水池的水面上。当木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