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产业结构高级化与经济增长和波动的关系研究

我国产业结构高级化与经济增长和波动的关系研究

ID:14294967

大小:28.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7-27

我国产业结构高级化与经济增长和波动的关系研究_第1页
我国产业结构高级化与经济增长和波动的关系研究_第2页
我国产业结构高级化与经济增长和波动的关系研究_第3页
我国产业结构高级化与经济增长和波动的关系研究_第4页
我国产业结构高级化与经济增长和波动的关系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国产业结构高级化与经济增长和波动的关系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我国产业结构高级化与经济增长和波动的关系研究  摘要:本文通过建立协整模型研究了产业结构高级化对经济增长和经济波动的影响效应,并引入虚拟变量比较了1992-2000和2000-2012年两阶段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影响差异,研究发现产业结构高级化与经济增长和波动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劳动、资本和技术密集产业已经不适宜作为社会主导产业来促进经济增长,而第三产业的发展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和对经济风险的缓释作用呈现明显下降趋势。  关键词:产业结构高级化;经济增长;经济波动;协整;虚拟变量  中图分类号:F12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

2、号:1001-828X(2013)09-0-02  一、引言  产业结构转变是理解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区别的一种核心变量,也是一国加快经济发展的本质要求。国内外许多学者对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的关系给予了广泛关注。Fabricant(1942)曾用偏离-份额法将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变迁从要素生产率中分解出来从而研究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Cheneryetal.(1986)利用多国模型研究了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但模型对控制变量的选择标准比较模糊,容易产生变量遗失,其产业结构的衡量方式也较为复杂。Peneder(20

3、02)分别以产业进口和出口份额比重代表产业结构,并引入投资额和经济景气指标等控制变量研究了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吕铁(2002)指出偏离-份额法由于没有考虑规模递增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将最终造成产业结构效应的低估,并且他认为有必要针对不同发展阶段制造业结构变化的宏观效应进行差别研究。孙广生(2006)研究发现第二产业与经济波动的相关性最强,其次依次是第三和第一产业,但他对产业结构的度量同样过于简单,对金融时间序列的处理也不够精确。刘伟、张辉(2008)利用偏离-份额法研究发现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正不断减弱,但

4、文中对产业结构变化的分析并不够细致。干春晖等(2011)研究发现经济增长率相对较低时,一定程度的产业结构不合理能够维持经济的增长,但当经济增长较快时,产业结构不合理则明显地抑制了经济增长,产业结构高级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为力求弥补现有研究中的上述不足,本文对时间序列和模型的处理更加谨慎,运用协整和误差修正使模型结论更加精确,并对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度量指标进行了合理补充,引入虚拟变量对产业结构高级化对经济增长在不同阶段的影响效应进行了具体量化和对比,以期重点从产业结构高级化的视角探讨产业结构的宏观效应影响。  二、模

5、型构建  (一)指标  1.产业结构合理化  该指标反映了产业间的聚合质量,刻画了产业间的协调程度,体现了资源的有效利用程度,是要素投入结构和产出结构耦合程度的一种衡量。干春晖等(2011)建议用泰尔指数TL测度产业结构的合理化程度。  (1)  其中,Y表示产值,L表示就业,i表示产业,n表示产业部门数,Y/L即表示生产率。TL为各产业加权产值占社会总产值的比重,权数为各产业劳动生产率的自然对数,经济处于均衡状态时各产业部门的生产率水平相同,,TL=0,TL越大,表示经济越偏离均衡状态,产业结构越不合理。  2.产业结构高

6、级化  鉴于产业结构形式由低到高的演变路径为劳动密集产业—资本密集产业—技术密集产业—知识密集产业,本文从两方面入手衡量了产业高级化,一是采用传统的高级化比率即非农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TN,集中反映前三种产业形式的发展程度;二是考虑到信息化推动下的经济结构的服务化已成为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特征,采用第三产业第二产业产值之比TS指标用来集中反映知识密集产业的发展程度。TN与TS上升时,产业结构即在升级。  (二)模型  1.为研究产业结构高级化对经济增长和经济波动的影响,我们建立如下模型(2),因变量分别为以GDP增长率表示的经济

7、增长和以增长率的滚动标准差表示的经济波动。  (2)  2.汪海波(2008)将中国经济发展分为市场取向改革起步阶段和全面展开阶段、市场取向改革制度初步确立阶段和完善阶段。鉴于数据的可得性,本文具体研究后两个阶段(1992-2000与2000-2012)产业结构的宏观效应差异,并引入虚拟变量D1建立模型(3),经计算,2000Q4lnTN和lnTS值分别为1.6742和0.3339,由式(3)各系数的显著性便可判断截距和斜率效应的结构差异。  (3)  其中,。  三、实证分析  (一)整体阶段  1.协整检验  对模型(2

8、)中的季度时间序列数据进行ADF平稳性检验的结果表明原时间序列均为一阶单整。E-G法和Johansen法检验均表明该模型变量间存在协整关系。因此,1992-2012年间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增长和经济波动之间均存在长期均衡。  2.经济增长  式(2)中经济增长模型结果如式(4),误差修正模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