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曲病综合防治技术

稻曲病综合防治技术

ID:14307100

大小:116.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27

稻曲病综合防治技术_第1页
稻曲病综合防治技术_第2页
稻曲病综合防治技术_第3页
稻曲病综合防治技术_第4页
资源描述:

《稻曲病综合防治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稻曲病综合防治技术稻曲病是水稻后期发生的一种真菌性病害,近年来在各地稻区普遍发生,且逐年加重,已成为水稻主要病害之一。水稻稻曲病仅在水稻开花以后至乳熟期的穗部发生,且主要分布在稻穗的中下部。稻曲病使稻谷千粒重降低、产量下降,秕谷、碎米增加,出米率、品质降低。此病菌含有人、畜、禽有毒物质及致病色素,对人可造成直接和间接的伤害。稻曲病又称假黑穗病、绿黑穗病、青粉病、谷花病、“丰收病”等。我国早在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便有指稻曲病菌子实体为“粳谷奴”的记载。该病在亚洲、美洲和非洲的30多个国家及我国各稻区都有不同程度发生。一般穗发病率为4%~6%,严重达50%以上,粒发病率为0.2%~0

2、.4%,高的可达5%以上。它不仅使秕谷率、青米率、碎米率增加,局部田块减产20%~30%,而且当稻谷中含有0.5%病粒时能引起人畜中毒症状。病原有性态为Clavicepsoryzae-sativaeHashioka,属子囊菌亚门麦角菌属;无性态为Ustilaginoideavirens(Cooke)Takahashi,异名为U.oryzae(Patou.)Bref.。厚垣孢子墨绿色,球形或椭圆形,直径4~8mm×4~7mm,表面有疣状突起,由菌丝渐变粗短、原生质浓缩、胞壁加厚形成。发芽后产生短小而上细下粗、单生或分枝、有分隔的菌丝,在其顶端生几个椭圆形或倒鸭梨形的分生孢子,直径4~5m

3、m,分生孢子梗粗2.0~2.5mm。菌核扁平、长椭圆形,初为白色,老熟后变黑色,长可达2~20mm。通常一病粒内生菌核2~4粒,以2粒着生于病谷两侧包住谷颖为最常见,成熟时容易脱落。第二年落在土中的菌核产生肉质子座数个。子座具有一长约1cm的柄和一球形或帽状的顶部。子囊壳球形,埋生于子座顶部表层,孔口外露,使子座顶部表面呈疣状突起。子囊长筒形,无色,内并列着生8个无色丝状的子囊孢子。发病规律此病以菌核在地面越冬,第二年7~8月间开始抽生子座,上生子囊壳,其中产生大量子囊孢子;厚垣孢子也可在被害的谷粒内及健谷颖壳上越冬,随时可萌发产生分生孢子且可维持6个月的发芽力。子囊孢子和分生孢子都可

4、借气流传播,侵害花器和幼颖。在北方稻区一年只发生一次,在南方稻区则以早稻上的厚垣孢子为再次侵染源侵染晚稻,或早抽穗的水稻上的厚垣孢子可能成为迟抽穗水稻的侵染源。有人认为马唐属杂草DigitariamarginitaL.是稻曲病菌的中间寄主。病菌在孕穗期侵害子房、花柱及柱头;后期则侵入幼嫩颖果的外表和果皮,蔓延到胚乳中,然后大量增殖,并形成孢子座。病粒则在水稻扬花末期至灌浆初期出现。人工接种表明,厚垣孢子萌发后能直接侵染水稻幼芽、幼根引起系统发病,性质与幼苗侵染的麦类黑穗病相类似。   防治方法:1、防治时机:一般要求用药两次,第一次全田1/3以上茎秆最后一片叶子全部抽出,即俗称“大打包

5、”时用药(约距出穗时间5—7天左右),此时正是病菌的初侵染高峰期,所以,这时抓住时机及时用药,防治效果最好。第二次在破口始穗期再用一次药,以巩固和提高防治效果。2、防治药剂:•1)86.2%氧化亚铜(铜大师),稀释1500倍亩用20-30克。成本低,持效期长。•(2)25%稻曲清可湿性粉剂亩用40—60克;•(3)20%粉锈宁可湿性粉剂亩用75—100克;•(4)18%多菌酮可湿性粉剂亩用150—200克;•(5)铜高尚27.12%悬浮剂;发病前或初期800-1000倍液喷施2-3次,避开花穗期•(6)50%多菌灵可湿性粉亩用100克;3、防治药量及浓度 用于防治水稻纹枯病的药剂多可用

6、于稻曲病的防治,但药量必须加倍。防治稻曲病的原理是给穗部涂上一层药膜,以防止病菌入侵,由于防治稻曲病喷药的部位是在植株的上部,所以,用药时兑水量不宜大,力求雾滴细,一般每亩兑水量40—50公斤,待露水、雨水干后用药。注意打药后3—4小时内如遇雨要及时补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