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第次答案含试题(浙大远程)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第次答案含试题(浙大远程)

ID:14353044

大小:134.00 KB

页数:27页

时间:2018-07-28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第次答案含试题(浙大远程)_第1页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第次答案含试题(浙大远程)_第2页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第次答案含试题(浙大远程)_第3页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第次答案含试题(浙大远程)_第4页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第次答案含试题(浙大远程)_第5页
资源描述: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第次答案含试题(浙大远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劳动与社会保障法》作业立法简史篇第一章:外国劳动立法的产生和发展二、单项选择题(在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你认为是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序号填入括号内)1.(必做)(C)被公认为劳动法的起源,英国的《学徒健康与道德法》被视为劳动法产生的标志。A.“劳工法规”B.民法C.“工厂立法”(工厂法)D.行政法2.(必做)(A)是第一部社会主义劳动法典。A.《苏俄劳动法典》B.苏联《劳动立法纲要》C.苏联《劳动集体法》D.苏联《工会及其权利和活动保障法》3.(必做)英国1802年的(B)被视为劳动法产生的标志。A.《劳资关系法》B.《学徒健康与

2、道德法》C.《疾病保险法》D.《职业安全卫生法》第二章:中国劳动立法的产生和发展二、多项选择题(在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两个或两个以上你认为是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序号填入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或不选均为错误答案)1.(必做)我国现已通过、颁布的劳动立法有(AB)。A.《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三章:国际劳工立法的产生和发展一、判断题(认为对的在括号内打“√”,认为错的打“ⅹ”)1.(必做)国际劳工组织制定的建议书,只是供成员国在制定相应的国

3、内法律或者政策时参考,不具有约束力。(√)2.(必做)国际劳工组织和其他组织不同的一大特色是实行“三方原则”。(√)二、单项选择题(在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你认为是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序号填入括号内)1.(必做)下列各个(类)公约中(A)被列为优先国际劳工公约(即“优先公约”)。A.《就业政策公约》B.关于自由结社与集体谈判权的公约C.关于废除强迫劳动的公约D.关于禁止使用童工方面的公约2.(必做)国际劳工组织的“核心劳动标准”涉及四类内容,下列各项中(A)不在此范围内。27A.保障休息休假B.自由结社与集体谈判权C.废除强迫劳动D

4、.禁止使用童工3.(必做)以下各项中,(D)属于“基本国际劳工公约”。A.《三方协商促进贯彻国际劳工标准公约》B.《劳动监察公约》C.《就业政策公约》D.《同工同酬公约》4.(必做)下列各项中,(D)不属于“基本国际劳工公约”(或称“核心劳动标准”)的范围。A.关于自由结社与集体谈判权的公约B.关于废除强迫劳动的公约C.关于禁止使用童工方面的公约D.关于劳动监察方面的公约基础理论篇第四章:劳动法概述一、判断题(认为对的在括号内打“√”,认为错的打“ⅹ”)1.(必做)劳动法意义上的劳动,专指职工为谋生而从事的,履行劳动法规、集体合同

5、和劳动合同所规定义务的集体劳动。(√)2.(必做)劳动法调整劳动关系所形成的法律关系,主要是劳动行政法律关系和劳动服务法律关系。(ⅹ)3.(必做)劳动法上的劳动,是指一切劳动,即人们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ⅹ)二、单项选择题(在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你认为是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序号填入括号内)1.(必做)下列人员中(D)不适用我国《劳动法》。A.企业职工B.个体经济组织的雇工C.事业组织的工勤人员D.公务员三、多项选择题(在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两个或两个以上你认为是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序号填入括号内,多选、少选、

6、错选或不选均为错误答案)1.(必做)下列人员中(ABC)适用我国《劳动法》。A.企业职工B.个体经济组织的雇工C.事业组织的工勤人员D.公务员2.(必做)劳动关系的一般特征主要表现在(ACD)。A.它的当事人双方固定为劳动者、用人单位(或雇主)B.它包括在劳动过程中人与人之间所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C.它是人身关系属性和财产关系属性结合的社会关系D.它是平等性质与隶属性质兼有的社会关系3.(必做)劳动法的基本特征有(BCD)。A.劳动法为特别私法B.劳动者保护法与劳动管理法的统一C.劳动关系协调法和劳动标准法的结合D.实体法和程序法的

7、配套4.(必做)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其“密切联系”主要表现在27(ABC)。A.有的社会关系是劳动关系赖以建立的必要前提B.有的社会关系是为了使劳动关系正常运行而伴随劳动关系发生的C.有的社会关系是劳动关系的直接后果D.有的社会关系是与劳动关系相关联的民事关系或者人事关系5.(必做)下列人员中,(ABC)不属于我国《劳动法》的适用范围。A.公务员B.农村农业劳动者C.现役军人D.个体经济组织的雇工四、名词解释题1.(必做)劳动法又称劳工法,是指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五、简答

8、题1.(必做)作为劳动法调整对象的劳动关系具有哪些一般特征?答:劳动关系的一般特征主要表现在:(1)它的当事人一方固定为劳动力的所有者和支出者,称劳动者,另一方固定为生产资料占有者和劳动力使用者,称用人单位(或雇主)。(2)它的内容以劳动力所有权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