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分论分析

——刑法分论分析

ID:14356130

大小:57.0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8-07-28

 ——刑法分论分析_第1页
 ——刑法分论分析_第2页
 ——刑法分论分析_第3页
 ——刑法分论分析_第4页
 ——刑法分论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 ——刑法分论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年级________;层次________;专业________;姓名________复习资料,仅供参考,补充整理打印,试后上交刑法分论模拟题1一、单项选择题1某甲于1997年10月1日与人重婚,二人共同生活到1998年9月30日。对某甲的重婚犯罪的追诉期限到(B)。A1999年10月1日B2003年10月1日C2000年10月1日D2004年10月1日2我国刑法第232条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10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属于(D)。A空白罪状B叙明

2、罪状C引证罪状D简单罪状3对所有危害国家安全犯罪均必须适用(D)。A死刑B无期徒刑C没收财产D剥夺政治权利4交通肇事罪的主体为(A)。A一般主体B从事交通运输的人员C国家工作人员D有驾驶执照的汽车司机5招摇撞骗罪的假冒对象是(C)。A人民警察B军人C国家机关工作人员D国家工作人员6 假冒注册商标罪的行为方式是违反国家商标管理法规,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  )情节严重的行为。年级________;层次________;专业________;姓名________复习资料,仅供参考,补充整理打印,试后

3、上交A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   B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似的商标   C在类似的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   D在类似的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似的商标二、不定项选择题1李某在某公司经理张某下班时将其绑架至城外的一废旧房屋内,强迫其答应交付5万元的要求,张某因不同意被拘禁了3个小时,后又被李某强行带回家中,张某只好拿出5万元交给李某。李某构成(D)。A绑架罪B非法拘禁罪C敲诈勒索罪D抢劫罪2甲为某人身保险的受益人。为获取保险金,甲故意杀害了被保险人。对甲的行为(

4、D)。A应以保险诈骗罪定罪处罚B应以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C应以上述两罪从一重罪处罚D应以上两罪并罚3甲、乙相约到丙家盗窃。到丙家后,甲让乙在门外望风。甲进入丙家后,见丙在家,便只好对丙实施暴力,抢劫了价值6000元的首饰。本案中,(D)。A甲、乙都构成抢劫罪B甲、乙为抢劫罪的共犯年级________;层次________;专业________;姓名________复习资料,仅供参考,补充整理打印,试后上交C甲、乙在盗窃范围内构成共犯D甲成立抢劫罪,乙成立盗窃罪4李某在大街上趁张某不备,将其价值3000

5、元的手机夺走,然后反复使用该手机拨打国际长途电话,致使张某损失话费2000元。几天后,李某把手机扔进垃圾箱。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对李某的行为应以抢夺罪从重处罚。B对李某的行为应以盗窃罪从重处罚。C对李某的行为应以抢夺罪和盗窃罪并罚。D对李某的行为应以抢夺罪和故意毁坏财物罪并罚。三、名词解释 1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2内幕信息:是指证券交易活动中,涉及公司的经营、财务或者对谈公司证券的市场价格有重

6、大影响的尚未公开的信息。   3伪证罪 4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四、简答题1重婚罪与破坏军婚罪的区别。1、犯罪的直接客体不同。破坏军婚罪侵犯的是现役军人的婚姻家庭关系;重婚罪侵犯的是一般婚姻家庭关系。2、犯罪行为的表现形式不同。破坏军婚罪表现为与现役军人的配偶同居和结婚两种行为形式;重婚罪仅表现为有配偶者与他人结婚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行为,而不包括同居行为。3、法定刑轻重不同。破坏军婚罪的法定刑重于重婚罪的法定刑。4、行为的对象不同。破坏军婚罪的对象只能使现役军人的配偶,而重婚罪的对象则是现役

7、军人的配偶以外的人。5、犯罪主体范围不同。破坏军婚罪的主体是不包括现役军人的配偶的;而重婚罪的主体是包括对应行为的双方的。2劫持航空器罪和暴力危及飞行安全罪的区别。两者的主要区别是:年级________;层次________;专业________;姓名________复习资料,仅供参考,补充整理打印,试后上交(1)主观方面不同。劫持航空器罪的犯罪行为人对航空帮上的人员使用暴力,其目的在于劫持航空器;本罪的犯罪行为人对正在飞行中的航空器上的人员使用暴力,只有危及民用航空器飞行安全的故意,而无劫持航空器

8、的故意和目的。(2)客观方面表现不同。暴力危及飞行安全罪的犯罪行为人是对正在飞行中的航空器上的人员使用暴力,其犯罪行为只能发生在正在飞行中的航空器内,犯罪对象是航空器上的人员,犯罪手段仅限于暴力;而劫持航空器罪的犯罪行为人是对正在使用中或正在飞行中的航空器本身和机上人员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其包括正在使用中如停机待用的航空器,犯罪对象包括对航空器本身和机上人员,犯罪手段也不限于暴力。(3)构成犯罪的要求不同。暴力危及飞行安全罪的犯罪行为人对正在飞行中的航空器上的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