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2011计划·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

国家2011计划·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

ID:1440240

大小:36.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7-11-11

国家2011计划·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_第1页
国家2011计划·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_第2页
国家2011计划·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_第3页
国家2011计划·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_第4页
国家2011计划·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_第5页
资源描述:

《国家2011计划·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国家“2011计划”·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研究生教育情况简介第一部分: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介绍1.成立2013年4月11日,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发文认定由中国政法大学、吉林大学、武汉大学为主要协同单位的“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为国家“2011计划”首批协同创新中心。国家“2011计划”是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继“211工程”、“985工程”之后,中国高等教育系统又一项体现国家意志的重大战略举措,获得首批认定的“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在全国所有学科中仅有14家。除去中国政法大学、吉林大学、武汉大学外,司法文明

2、协同创新中心的协同单位还包括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中国法学会、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等53个国内外机构。2.建设目标按照“国家急需、世界一流、制度先进、贡献重大”的要求,依据科学研究、学科建设、资政育人“三位一体”6/6的方针,打造中国乃至世界司法研究的重镇、中国司法学科建设的平台、卓越法律人才培养的基地、司法文明和法治中国建设和的核心智库。3.宗旨使命推进国家司法文明建设,提升中国司法文明在当代世界文明体系中的认同度和话语权,使中华民族跻身世界司法文明先进行列。4.战略任务探索科学的

3、司法理论,建构先进的司法制度,促进公正的司法运作,造就卓越的司法精英,培育理性的司法文化。5.创新团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理论研究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张文显教授),司法文明理论研究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姚建宗教授、黄文艺教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基本制度研究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陈光中教授),诉讼制度研究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卞建林教授),证据法学研究与应用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张保生教授),法庭科学研究与应用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常林教授),环境司法的理论与实践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王树义教授),

4、中国特色司法运作过程的实证研究与改革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江国华教授),司法文明资政育人与管理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柳经纬教授),司法文明文献与信息化建设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杜宴林教授)6.管理体制6/6理事长:张文显教授学术委员会主席:陈光中教授联席主任:张保生教授张文显教授王树义教授联合秘书处秘书长:柳经纬教授7.区域基地西北基地(西北政法大学)南方基地(海南大学法学院)西南基地(西南政法大学)华东基地(复旦大学法学院)兰州基地(甘肃政法学院)广州基地(君泽君律师事务所)卓越司法人才培养基地(安徽

5、师范大学法学院)第二部分:司法文明专业教育相关问题1.司法文明专业定位跨学科专业,包括法学理论、宪法、法律史、诉讼法、政治学等新型学科专业2.司法文明专业研究生培养目标6/6司法、法治、治国理政高级专门人才;精英教育;理论养成(各协同高校有所则重,吉林大学侧重司法理论教育)3.司法文明专业博士研究生课程体系法理学(姚建宗、黄文艺等);司法哲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理论体系,张文显、汪习根、苗炎等)司法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陈光中、卞建林等)司法文明史(杜宴林、陈景良、李秀清)司法改革与发展专题

6、(陈光中、张文显、熊秋红等)诉讼法学通论(闵春雷、卞建林、霍海红)证据制度与司法鉴定(张保生、常林)司法社会学(孙笑侠等)司法职业与司法方法(孙笑侠、焦宝乾等)人权理论与国际人权司法(何志鹏、刘红臻)生活中的法理(朱振、张骐、丰霏、王奇才等)法律政治学(周光辉、张文显等)司法西文经典选读(刘红臻、朱振等)4.司法文明专业研究生培养方式:学习与研究结合;6/6校内学习与校外实践结合;国内与国外(海外)结合;集体指导与特定导师个人负责结合;多校交叉(吉大与武大、法大、复旦等其他导师所在学校联合培养);全国司

7、法文明博士生论坛(每年一次);国内外学习之旅(每年度一次)5.司法文明专业研究生资助与奖励机制按照《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优秀博士后、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学生优秀成果奖励办法》执行。第三部分:组织机构与职能司法文明专业研究生导师组组长:张文显副组长:姚建宗导师组成员包括司法文明专业全体博士生导师和硕士研究生导师导师组秘书:侯学宾6/6职能:审定司法文明专业各层面研究生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日历、教学与实习安排、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学位论文答辩等。司法文明专业研究生工作小

8、组组长:张文显副组长:蔡立东刘红臻办公室:主任:刘红臻(兼)成员:钟鸣(办公电话:0431-85166329)吕鑫(办公电话:0431-85166105)孟庆红(办公电话:0431-85166105)职能:在学校、学院和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的统一领导下,根据吉林大学研究生教育与管理的规章制度和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的相关文件,对司法文明专业博士生、硕士生、博士后进行教育和管理,包括学籍管理、思想政治考核、具体安排学位论文答辩、毕业手续办理、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