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河东柳氏家族文化述略

唐代河东柳氏家族文化述略

ID:14420129

大小:41.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7-28

唐代河东柳氏家族文化述略_第1页
唐代河东柳氏家族文化述略_第2页
唐代河东柳氏家族文化述略_第3页
唐代河东柳氏家族文化述略_第4页
唐代河东柳氏家族文化述略_第5页
资源描述:

《唐代河东柳氏家族文化述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唐代河东柳氏家族文化述略李红:唐代河东柳氏家族文化述略唐代河东柳氏家族文化述略李红(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北京100875)摘要:家族文化是中国古代文化存在的一种重要形式,河东柳氏在唐代形成了具有鲜明特征的家族文化.其家学在史学,文学,书法学等方面表现尤其突出,涌现出了像柳芳父子,柳宗元,柳公权等一批名家巨匠;其家风注重孝义和札法,耿直忠正,直言善谏,培养出了柳夷,柳泽,柳公绰等一批名臣.家族文化是河东柳氏声望不坠,实现社会地位与政治地位分流的重要原因.关键词:河东柳氏;家族文化;家学;家凤中圈分类号:G1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2987(2006)02—0032—0

2、3家族文化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存在形式,家学和家风则是构成家族文化的核心要素.家学和家风对整个家族成员的思想方法,思维方式,行为模式和价值观等有重要的影响,在家族的全面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家学和家风又是反映家族兴衰荣枯的一面镜子,是研究家族发展历程的重要内容.陈寅恪先生在其论着《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中就曾云:"夫士族之特点既在门风优美.不同于凡庶,而优美之门风,实基于学术之因袭.故士族家传之学业乃于当时之政治社会有重要之影响."故家族文化中家学与家风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柳氏白秦统一六国时迁居河东①,两汉魏晋河东柳氏门第渐显,柳氏家学初见端倪,且河东地区有注重文化的传统,杜

3、佑《通典》中云:"河东魏晋以降文学盛兴,"[1147Z~下注日:"魏丰乐侯杜君畿为河东守,开置学官,亲执经教授,郡中化之,自后河东特多儒者."III至唐,河东柳氏名人辈出,在史学,文学,书法学等方面家学相传,盛极一时;与此同时,还形成了注重礼法,耿直忠正,直言善谏的家风.其家学与家风构成了河东柳氏内涵丰富的家族文化,它不仅促进了柳氏家族的政治发展,使柳氏一族声望不坠,而且对后世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一,河东柳氏之家学(一)史学传家唐初河东柳氏家学中较为着名的是史学家柳芳,他与韦述缀辑了国史②《唐书》,自己独自编撰了编年体的本朝史《唐历》.安史之乱以前的国史部分,先后经刘知几,吴兢,

4、韦述,柳芳等着名史学家参与修撰,有很高的文献价值,安史之乱时期的国史,经柳芳之手,保存了不少极为珍贵的史料.司马光修《资治通鉴》和欧阳修,宋祁等人修《新唐书》时,参考《唐历》之处都很多.柳芳对谱学也颇有研究.贞观年间唐朝纂修了大型的官书《氏族志》,柳芳对此书"论着甚详".他还撰写了着名的《姓系论>>121377一文,是文对氏族的兴起,发展作了详细的介绍,对士族的陵替进行了详细论述,以极其精炼的文字对魏晋以来的士族作了概括:过江则为"侨姓",王,谢,袁,萧为大;东南则为"吴姓",朱,张,顾,陆为大;山东则为"郡姓".王,崔,卢,李,郑为大;关中亦号"郡姓",韦,裴,柳,

5、薛,杨,杜首之;代北则为"虏姓",元,长孙,宇文,于,陆,源,窦首之.魏晋以来士族纷繁芜杂,柳芳廖廖数言将其分门别类,其方法和观点对研究唐代士族颇有启迪,为后世历代学者所沿用.这段文字也成为历代学者阐述士族问题时援引最多的资料之一.家学和家风的特点在于它具有家族的有限性和传承性.柳氏史学无疑同样具有这样的特点,其家学的传承性特点表现得非常明显.柳芳长子柳登,次子柳冕及柳登之子柳王豸}皆收稿日期:2005—09—25作者简介:李红(1973--),女,山西大同人,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隋唐史.①"河东"乃柳氏之郡望秦汉时指今山西西南部,唐代以后泛指今山西省,因黄河

6、在此呈南北流向,山西位于黄河以东故称之为河东.唐天宝,至德时叉置河东郡,辖境相当于今山西西南汾河下游至王屋山以西的地区.②即纪传体的本朝史.?32?晋阳学刊2006年第2期?晋文化研讨?通文史,可谓史学传家.柳芳长子柳登,字成伯.《旧唐书》本传称:"登少嗜学,与弟冕咸以该博着称,"《新唐书》卷132《柳芳传》中也称"(登)淹贯群书".柳芳次子柳冕,承家学,"文史兼该,长于吏职,"p]4ma"且世史官,父子并居集贤院……历右补阙,史馆修撰,"阿一曾任太常博士,吏部郎中.柳芳之孙柳璩,字德辉,"宝历初登进士第,三迁监察御史,"p]4o~开成初年,为翰林学士.开成五年,柳臻拜中书舍人,

7、唐武宗朝,又转礼部侍郎,累迁吏部员外郎,吏部侍郎.柳璩之子柳韬亦以进士擢第p]4o~.柳瑕喜治谱学,先前柳芳曾作谱学着作《永泰新谱》,后来唐文宗赞赏其"甚为详悉",就命柳瑕续写德宗之后事,修成《续皇室永泰新谱》lO卷,"以附前谱".p胛,这样,《永泰新谱》与《续皇室永泰新谱》成为详悉的唐皇室史.(二)文采继世柳芳次子柳冕不仅长于史学,在文学上也颇有造诣,"博学富文辞,""为唐代散文家.柳冕主张文章必须阐发"六经"之道,此乃韩愈文论之滥觞.在《与权侍郎书》中柳冕认为:"三代尚德,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