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道千秋——异彩纷呈异彩纷呈的篆、隶、楷、行、草书法艺术

书道千秋——异彩纷呈异彩纷呈的篆、隶、楷、行、草书法艺术

ID:14421076

大小:79.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7-28

书道千秋——异彩纷呈异彩纷呈的篆、隶、楷、行、草书法艺术_第1页
书道千秋——异彩纷呈异彩纷呈的篆、隶、楷、行、草书法艺术_第2页
书道千秋——异彩纷呈异彩纷呈的篆、隶、楷、行、草书法艺术_第3页
书道千秋——异彩纷呈异彩纷呈的篆、隶、楷、行、草书法艺术_第4页
书道千秋——异彩纷呈异彩纷呈的篆、隶、楷、行、草书法艺术_第5页
资源描述:

《书道千秋——异彩纷呈异彩纷呈的篆、隶、楷、行、草书法艺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异彩纷呈的篆、隶、楷、行、草书法艺术我国书法演变经过了漫长的历史。文字的雏形,可以追溯到六千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郭沫若认为:“彩陶和黑陶上的刻画应该就是汉字的原始阶段。”书法艺术比较注重单字的点画,用笔与结构,整体的行气与章法,以及作品表现的气韵和风神,而文字的意义内容,有时则无关宏旨。可是,另一方面,书法作品又不能仅由一些意义毫不相关的文字构成,即便是二字榜书或题额,也必须要表达出一个特定意思。书法艺术并不难懂,但的确是比较抽象的,因为书法不像绘画有具体的外形,而是由文字抽象的点画线条,表现出一种独特的美。书家挥

2、毫时,每由自然万物中汲取各样的美,囊括万殊,裁成一相,化于笔端,融为书法。欣赏时又从书法作品中笔画的动势、结构的气象等,体会到书家创作灵感的源泉。所以,历来书论书评多用自然景观,人物情态来形容各家书法.如谓东晋王羲之楷书如阴阳四时,寒暑调畅,草行书如“清风出袖,明月人怀”;唐张旭书如“神虬腾霄,夏云出岫”;颜真卿书如“金刚瞋目,力士挥拳”;宋苏轼书如“古槎怪石,怒龙喷浪”。这些不同形态的美,并来具象地呈现于纸上,而是透过书法让人兴起共鸣和联想。由此共鸣中得到书法律动的声音,看到书法蕴藏的物象。唐张怀瓘把书法艺术称作

3、“无声之音,无形之相”,正是书法艺术抽象精神的所在。书法艺术渊源已久,自殷商甲骨文迄今3000余年,其间发展出不同的面貌和风格。总括起来,皆植根于篆,隶、楷、行、草五种书体。以时代风格而论,周、秦以前篆书独尊,秦、汉时期隶书由萌芽、发展而至垒盛,西汉、三国、魏、晋、草、行,楷三体相继而生,取代篆、隶而成为当代主要书体,书法五体至此大成。自南北朝以后,五体并行。隋、唐时期楷书最盛,诸家立宗开派,为后世楷模。盛唐以后,草书异峰突起,千变万化,开创了草体的新局面。两宋行书最优,神采发越,尽态极妍。元,明楷、行、草书并重,

4、然以复古为宗,而气势已不及唐宋。清代中叶碑学兴起,古文篆书颇为得势,书风古茂峻奇,自出新意。纵观历代书家创作,篆、隶、楷、行、草,无论哪一种书体,都在于如何凭藉这些书体表现出个人独特的思想情感与对自然万物的审美感受,以使这些书体臻于更善更美的境界。书家的功绩就在于在有限的书体中,创造出无限的美感。各种书体都是书法艺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构成了异彩纷呈的各种书体美。下面就以这五种书体为基本线索,分述各体的渊源发展,及各代书家对同一书体的发展与阐释,给抽象的书法艺术,作一些系统具体的描述。1.圆转劲健的篆书篆书在五种书

5、体中起源最早,其中又因时间先后及文字结构的繁简,而有大篆小篆之别。大篆指由仓颉(黄帝时人)造字一直到小篆通行以前的古文字,小篆则是秦始皇命丞相李斯等人,将大篆的结构省改,笔画加以匀圆整齐而成的新体。在文献记载中,大小篆每因书写用途及书写方面的差异,而有不同的名称。例如“古文”是指秦以前手写本书籍及简册中的字。“籀文”是周代字书“史籀篇”所用的字,“甲骨文”是刻在龟甲兽骨上的占卜文字,“金文”或曰“钟鼎文”是铸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石鼓文”则是刻在石鼓上的文字。古文、籀文、甲骨文、金文及石鼓文都属大篆,以往能见到的古

6、文与籀文,仅在汉代许慎所著《说文解字》与魏刻《三体石经》中有所保留,但均属摹写,已不可信。近年出土大量战国简册上朱书或墨书文字,字体与《说文解字》中所谓古籀颇为接近,为古文书体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史料。小篆主要字体见于秦代刻石,另外还有特殊应用的字体,如“刻符”用于符节信物,“缪篆”用于印章,“署书”用于检署,“殳书”用于兵器,“鸟虫书”用于幡信,虽名称各异,但均属小篆。甲骨文(公元前13—前11世纪)甲骨文(图1-14)是龟甲、兽骨文字的简称,为我国商代占卜文字,是用刀直接刻在甲骨上,极少数用墨写。甲骨文字形大小不一

7、,分行布白自然,或疏落错综,或紧密严整,或放逸娟秀。刀法也有方圆肥瘦之别,随字异形,纯朴可爱。1899年(清光绪二十五年),在河南安阳小屯村发掘很多龟甲,据考证是3000多年前的遗物,已发现约l0万片,已考释出l000多字。在今天可知的汉字中,以甲骨文为最古,是我国起源甚早的一种书法形体。如果说6000年前西安半坡彩陶刻画仅仅是具有”文字性质的符号”的话,那么2000年以后产生的甲骨文则是一种很进步的、艺术水平很高的文字了,它为汉字的演进和书法艺术的发展开了先河。在结构上,尽管甲骨文因骨片形状大小各不相同,长短大小

8、略无一致,但均衡感较强,章法与排布,疏朗严整,极为错综,较钟鼎盘彝之类的款识,更觉精神爽朗。因为当时书写的工具是刀笔和骨版,所以笔画细瘦,方圆相间,且方笔居多,字形长方,而少轻重顿挫。其作圆形的,有如草书的“游丝体”,回环婉转,卓然天成,同一段文字大小不一,字的结构也不定形,同一个字繁简悬殊,异体字较多,反映了象形宇的特点。现存甲骨文为商代武丁(约为公元前l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