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校联考-高二历史

五校联考-高二历史

ID:14433940

大小:5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28

五校联考-高二历史_第1页
五校联考-高二历史_第2页
五校联考-高二历史_第3页
五校联考-高二历史_第4页
五校联考-高二历史_第5页
资源描述:

《五校联考-高二历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五校联考——高二历史1.时间:90分钟;2.分数:100分。第Ⅰ卷一.选择题: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各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战国时期各国变法所反映的社会矛盾是A.奴隶和奴隶主的矛盾B.农民和地主的矛盾C.平民和奴隶主的矛盾D.新兴地主和奴隶主贵族的矛盾2.春秋时期,齐国“相地而衰征”和鲁国“初税亩”的实质是A.根据土地数量的多少收税B.按田质好坏征收赋税C.按公田数目向耕者收税D.逐步承认土地私有3.商鞅变法前的秦国,总体面貌比较落后,但也有许多有利改革的条件

2、,包括①国君权力较集中②国内旧势力较弱③法家学说易受君民认同④民风质朴而尚武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③④4.变法中有人批评商鞅:“相秦不以百姓为事。”下列哪项是其主要体现①“为田开阡陌封疆”②重农抑商③法律严酷④一定程度上剥削加重A.①②③B.②④C.③④D.①②③④5.商鞅在秦国变法,“商君死,秦法未败”。造成这种现象的最根本因素是A.变法得到新兴地主阶级的支持和拥护B.变法顺应了封建制代替奴隶制的历史潮流C.变法顺应了从诸侯割据走向全国统一的需要D.变法促进了封建社会经济的发展6.加尔文

3、认为,上帝自创世纪以来,就把世人分成“选民”和“弃民”,前者注定得救,后者注定沉沦。这种观点实质上反映了当时A.封建贵族世袭思想B.封建社会等级思想C.封建制度解体D.资本原始积累时期资产阶级思想7.胡司宗教“异端”学说与威克里夫“异端”学说相同点是①抨击教士的奢侈与腐败②主张废除烦琐的宗教仪式③国家没收教会的财产④现存的封建统治秩序和罗马教会都是魔鬼制造的A.①②③④B.①②C.③④D.①8.对加尔文宗教改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为德国宗教改革拉开了序幕B.其先定论在宗教改革时期具有积极的意义C.其学说为

4、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意识形态方面的依据D.加尔文被称为“欧洲宗教改革的第二位伟大人物”9.14~16世纪西欧封建国家的政治状况是①资产阶级兴起要求分享政治权力②资产阶级化的新贵族要求建立强有力的国家政权③一些君主得到新兴资产阶级的支持,建立了中央集权统治④天主教会的权力受到挑战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②③④D.①③④10.16世纪,英国宗教改革的主要原因是A.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的需要B.加强国王专制统治的需要C.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需要D.受德意志路德派宗教改革的影响11.亚历山大二世进行政治改革的目的是A

5、.加强资产阶级专政B.学习西方的司法制度C.加强军事实力D.使沙皇专制制度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12.下列关于1861年改革的评述错误的是A.是沙皇自上而下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B.改革的根本目的是巩固沙皇专制统治C.农奴制的废除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D.改革彻底废除了封建制度13.亚历山大二世进行农奴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A.挽救统治危机B.消灭农奴制度C.发展资本主义D.打击封建势力14.农奴制改革后,俄国社会的最主要矛盾是A.资产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B.社会经济与政治的矛盾C.落后的政治体制与资本主义经

6、济体制的矛盾D.广大人民与沙皇专制政权的矛盾15.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在客观上A.维护了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B.加快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步伐C.使社会矛盾得到缓和D.巩固了沙皇专制统治16.日本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是A.从西方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设备和人才,发展“样板企业”B.加紧建设近代交通通信事业C.大力扶植和保护私人企业D.大资本家控制日本大部分近代工业17.日本明治维新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最突出的是A.掌握政权的人是原属统治阶级的武士B.不少垄断资本家由旧式特权商人脱胎而来C.垄断集团与军阀集团相

7、勾结,推行军国主义政策D.天皇是国家元首兼国家最高统帅,拥有专制权力18.经过明治维新,日本发展成为亚洲第一个工业化国家,同时走上军国主义道路,大肆侵略扩张。这是因为A.国家倡导并优先发展军事工业B.制定了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C.建立了带有强烈封建性和军事性的政治体制D.政府把大量国营企业优惠或无偿转让给享有特权的资本家19.在日本的武装倒幕中A.商人、资本家和新兴地主成为领导力量B.中下级武士积极参加了斗争C.明治政府进行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D.独立自主的近代化国家得以建立20.日本明治维新的改革措

8、施中,对社会进步和可持续发展最有利的是A.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B.废除土地买卖禁令C.实行征兵制D.实行文明开化,发展近代教育21.康有为、梁启超等资产阶级维新派推动维新变法运动的根本目的是A.帮助光绪帝夺取实权B.发展资本主义C.实行君主立宪制D.实行民主建立共和国22.光绪帝支持变法的主要原因是A.被康有为言词所打动B.要发展资本主义C.不愿做亡国之君D.慈禧背后主使变法23.下列几项戊戌变法的法令在洋务运动时早已做过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