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解“单一的现代性”:重构中国的另类现代性

消解“单一的现代性”:重构中国的另类现代性

ID:14448678

大小:60.50 KB

页数:23页

时间:2018-07-28

消解“单一的现代性”:重构中国的另类现代性_第1页
消解“单一的现代性”:重构中国的另类现代性_第2页
消解“单一的现代性”:重构中国的另类现代性_第3页
消解“单一的现代性”:重构中国的另类现代性_第4页
消解“单一的现代性”:重构中国的另类现代性_第5页
资源描述:

《消解“单一的现代性”:重构中国的另类现代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消解“单一的现代性”:重构中国的另类现代性社会科学2011年第9期王宁:消解"单一的现代性":重构中国的另类现代性消解"单一的现代性":重构中国的另类现代性王宁摘要:现代性一直伴随着我们并和我们无法分离,它不仅使得中国更加接近现代化,而且还影响了我们的生活,思维以及学术研究的方法,激励了我们的物质和文化知识的生产.既然我们现在就生活在这样一个全球化的时代,那么现代性也就呈现出了新的面目,成了一种"扩大了的现代性",或者说一种后现代时代的现代性,因为它经历了某种形式的裂变,从单一的现代性演化成了不同形式的复数的现代性.因此,我们也许能够在全球化的

2、时代从中国的具体国情和立场出发,重新建构一种另类的现代性.显然,这两个话题是通过翻译从西方引进到中国的,而且不断地在我们的理论争鸣中被中国的文学和文化研究学者引证并讨论.中国的另类现代性的形成,一方面消解了大一统的"单一现代性"的神话,为不同形式的复数的现代性在全世界各地的形成铺平了道路,另一方面,它本身又对全球现代性的宏大叙事作出了自己的独特贡献.关键词:现代性;全球化;后现代性;另类现代性;翻译中图分类号:G112;I20—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257.5833(2011)09.0108—09作者简介:王宁,上海交通大学人文艺术研究

3、院致远讲席教授,清华大学外文系教授(北京100084)在当前的中国乃至国际文化理论界,现代性和全球化已经成为两个讨论得最为热烈,甚至充满辩论色彩的前沿理论话题,毫无疑问,在全球化的时代,这种讨论与对后现代性的反思是密切相关的.人们也许会问,我们中国的人文学者为什么要以如此之大的热情去讨论这些话题呢?难道现代性果真给中国人民以及中国的人文知识分子带来巨大的利益吗?如果我们几十年前面对这些问题的话,也许会感到困惑不解,并且无法对之作出确切的回答.而现在,我们却不能回避这样一个事实,也即现代性一直伴随着我们而存在,甚至和我们无法分离,它不仅使得中国更

4、加接近现代化,而且还影响了我们的生活,思维以及学术研究的方法,激励了我们的物质和文化知识的生产.既然我们现在就生活在这样一个全球化的时代,那么现代性也就呈现出了新的面目,或者说成了一种"扩大了的现代性"(modernityatlarge),亦是一种后现代时代的现代性(post—modernmodernity),.因为它经历了某种形式的裂变,从单一的现代性演化成了不同形式的复数的现代性(modernities).因此,我们也许能够在这样一个全球化的时代从中国的具体国情和立场出发,重新建构一种另类的现代性(alternativemodernityo

5、rmodernities).显然,这两个话题是通收稿日期:2011_o66①关于所谓''扩大了的现代性",或全球化时代的现代性,参见ArjunAppadurai,ModernityatLarge:CulturalDimensionsGlobalization.Minneapolis:UniversityofMinnesotaPress,1996.108社会科学2011年第9期王宁:消解"单一的现代性":重构中国的另类现代性过翻译从西方引进到中国的,而且不断地在我们的理论争鸣中被中国的文学和文化研究学者引证并讨论.因此我们还是首先从翻译定义的变化

6、说起.翻译:从字面转换到跨文化实践尽管翻译已经在人类的历史上存在了数千年之久,但正是翻译在其现代和后现代意义上才极大地吸引了人文社会科学学者的广泛注意力,并激发了理论争鸣.现在讨论翻译时,许多人会问这样的问题:我们是否把翻译的意思歪曲了,或者说翻译本身的意思被极大地改变了,以至于人们简直无法把握其本来的意义了.确实,在当今时代,尤其是在翻译以及翻译研究中的"文化转向"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之后,翻译的领地已经大大拓展了:从早先的纯粹"语言间的转换"(interlingualrendition)发展演变成为现在的"跨文化"(intercultura1)

7、和"符际间"(intersemi-otic)的翻译或变异(transformation).翻译研究也吸引了众多语言学家,比较文学和文化研究学者,哲学和社会学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基本实现了从边缘逐步步人中心的战略.生活在当今时代的人离开各种形式的翻译或许难以生存.虽然不同的理论家对翻译的定义和功能自有不同的看法,但说到底,翻译对于人们的13常生活和人际问的交流却是必不可少的.显然,不同的文化之间的交流最常用的手段就是语言.正如当代英美后殖民理论家罗伯特?扬(RobertYoung)所总结的,"作为一种实践,翻译是以跨文化交际开始的,但是它始终包含着

8、权力关系和主宰形式这样一些问题.因此它不可能回避政治问题,或者说与其自身和当下权力形式相关联的问题.任何一种翻译行为都不可能发生在绝对平等的中性的空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