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愿,十悲(陶渊明写《闲情赋》

十愿,十悲(陶渊明写《闲情赋》

ID:14450461

大小:331.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28

十愿,十悲(陶渊明写《闲情赋》_第1页
十愿,十悲(陶渊明写《闲情赋》_第2页
十愿,十悲(陶渊明写《闲情赋》_第3页
十愿,十悲(陶渊明写《闲情赋》_第4页
资源描述:

《十愿,十悲(陶渊明写《闲情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十愿,十悲(陶渊明写《闲情赋》)窗体顶端窗体底端  十愿,十悲(陶渊明写《闲情赋》)    年轻的陶渊明,难以忍耐园林的寂寞。这天,当他读完张衡的《定情赋》和蔡邕的《静情赋》,不禁一时兴起,便摇动笔端,挥洒了一篇叫人瞠目结舌的文赋。正是这篇文字,使得他的生命得到了极大的丰富。从此,他不再为那些虚伪的封建卫道士们所喜欢,却也赢得了更多真性情的人们的喜爱。  他热烈的本意是,我现在有了闲暇,不必再整日奔波为稻梁谋,虽然文采没人家好,可我也想写模仿一下这种直抒胸臆的文体。其实,他是想“始则荡以思虑,而终归闲正。将以抑流宕之邪心,谅有助于讽谏”,就是要从放荡、流宕的邪心,走到有助讽谏的闲正。

2、也就是“检逸辞而宗澹泊”,约束自己华美的文辞,实现淡泊的心志。所谓《闲情赋》的“闲”,本也有约束的意思。原来,他是想把自己飘逸的思绪表达出来,引起自己的警惕,然后校正自己。他是要把放纵的、流宕的,归于中正,要时时控制自己,不能过分直白,防止性爱的流荡。他在文中所写的“十愿”,恰好体现了他的这种欲爱不能、温柔敦厚的人格作风:深情,而不滥情;好色,而不贪色;风流,而不下流。  只是,赋这种铺陈的文体很容易一泻千里,不可收拾,自然难免和主观的出发点产生矛盾。也就不难理解有些人的误读。那么,他的这篇另类的、遭人非议文章到底都写了些什么呢?  他的面前,先是出现了一个女子:她美丽的容姿卓然不群

3、,有着旷世的美色、倾城的美貌,惊心动魄的外表下更有美好的德行。也许,只有清泠作响的玉佩,才比得上她的纯洁;只有高洁的幽兰,才能与她一较芬芳。  目睹如此美人,陶渊明那颗俗世的内心,顿时生起一股柔情。他怀着优雅的志向,想追寻这位女子。他悲伤,为时光的短暂,人生的辛勤,百年的愁苦,以及,不能得到的这位美人。他仿佛看见:揭开红色的帷帐,女子居中正坐,正弹奏着琴瑟,她纤长的手指向前送出美妙的声音,雪白的手腕隐约可见。顾盼之间,一双美目犹如闪电,有着似笑非笑的含蓄。曲子奏到一半,红日缓缓沉向西窗,悲伤的商音,在林中久久叩响。高处的白云倚靠着山峰。女子时而仰望浩淼的天路,时而低头急促地弹琴。她的

4、神情是那么妩媚,举止又那么安详柔美。  她弹奏的清音打动了陶渊明,他想与她日夜促膝而谈。其实,他是想与她山盟海誓,可又怕违反了礼节,唐突了美人。不好意思直说,就想让凤鸟送信,可他又怕被别人抢了先。唉!他的意念如此惶惑,不得安宁。他的魂魄瞬息万变,可谓魂不守舍。  那么,接下来,就是他一厢情愿的、千古传诵的“十愿”和“十悲”了。  愿在衣而为领,承华首之余芳;悲罗襟之宵离,怨秋夜之未央。  愿在裳而为带,束窈窕之纤身;嗟温凉之异气,或脱故而服新。  愿在发而为泽,刷玄鬓于颓肩;悲佳人之屡沐,从白水以枯煎。  愿在眉而为黛,随瞻视以闲扬;悲脂粉之尚鲜,或取毁于华妆。  愿在莞而为席,安弱

5、体于三秋;悲文茵之代御,方经年而见求。  愿在丝而为履,附素足以周旋;悲行止之有节,空委弃于床前。  愿在昼而为影,常依形而西东;悲高树之多荫,慨有时而不同。  愿在夜而为烛,照玉容于两楹;悲扶桑之疏光,奄灭景而藏明。  愿在竹而为扇,含凄飙于柔握;悲白露之晨零,顾襟袖以缅邈。  愿在木而为桐,作膝上之鸣琴;悲乐极以哀来,终推我而辍音。  他愿,化为她的衣领,承受她姣美面容的芬芳。他悲,罗襟晚上便要从她身上脱去,他怨秋夜漫漫,不到尽头。  他愿,化为她外衣上的衣带,束住她纤细的腰身。他悲,天气冷热不同,转眼就要脱去旧衣换上新装。  他愿,化为她发上的油泽,滋润她一头乌黑的鬓发,在瘦削

6、的肩上披散下来。他悲,佳人屡次沐浴,就要在沸水中经受苦煎,洗脱得一干二净。  他愿,化为她眉上的黛妆,随她远望近看,高傲娴雅。他悲,脂粉只有新鲜的好,卸妆时便毁于乌有。  他愿,化为她卧榻上的席子,使她柔弱的身躯安于凄凉的晚秋。他悲,马上要有纹饰的皮褥代替凉席,一年后才能被再次取用。  他愿,化为足上的丝布鞋,随她的纤纤玉足四处行走。他悲,她的进退行止都有节制,夜晚休息时只能被弃置于床前。  他愿,化为她白天的影子,随她的身形东西游走。他悲,大树的阴凉遮蔽了日影,感慨这时的不同。  他愿,化为她黑夜的烛光,映照她堂前的玉容。他悲,日光喷薄而出,烛火就将熄灭,隐藏黑夜的光明。  他愿,

7、化为她手中的竹扇,在她的柔软一握中,扇出凄凉的飙风。他悲,白露过后,秋意甚凉,他被搁置一旁,只能遥望佳人的襟袖。  他愿,化为成为桐木,做成她膝上的抚琴。他悲,事情往往会乐极哀来,终将把我推到一旁,终止演奏。  鲁迅常读陶渊明。对此,他说,被论客赞赏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陶潜先生,在后人的心目中,实在飘逸得太久了。但在全集里,他有时却很摩登,“愿在丝而为履,附素足以周旋,悲行止之有节,空委弃于床前”,竟想摇身一变,化为“啊呀呀,我的爱人呀”的鞋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