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萜类和挥发油习题

第七章萜类和挥发油习题

ID:14463828

大小:96.5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8-07-28

第七章萜类和挥发油习题_第1页
第七章萜类和挥发油习题_第2页
第七章萜类和挥发油习题_第3页
第七章萜类和挥发油习题_第4页
第七章萜类和挥发油习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七章萜类和挥发油习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七章萜类和挥发油一、最佳选择题1、定性鉴别环烯醚萜类化合物的反应是A.与Dragendorff’s试剂呈阳性反应B.乙酸-铜离子反应C.与2%AlCl3乙醇溶液呈黄色反应D.与Libermann-Burchard试剂呈紫红色反应E.其水溶液振摇后产生持久性蜂窝状泡沫1、【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环烯醚萜类苷易被水解,生成的苷元为半缩醛结构,化学性质活泼,容易进一步聚合成各种不同颜色沉淀,可用于鉴别。是含该类成分中药(如玄参、地黄)加工炮制容易变黑的主要原因。鉴别反应:苷元遇酸、碱和氨基酸等能变色。与皮肤接触使皮肤染成蓝色

2、。检识:乙酸-铜离子反应:苷元溶于冰乙酸溶液中,加少量铜离子,加热显蓝色。2、稳定结构挥发油组分的提取方法是A.95%乙醇回流B.甲醇回流C.乙酸乙酯回流D.热水提取E.水蒸气蒸馏2、【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蒸馏法虽具有设备简单、容易操作、成本低、出油率高等优点,但总体来说,挥发油与水接触时间较长,温度较高,某些含有对热不稳定成分的挥发油容易产生相应成分的分解而影响挥发油的品质,因此对热不稳定的挥发油不能用此法提取。3、单萜的代表式是A.C5H8B.(C5H8)2C.(C5H8)4D.(C5H8)6E.(C5H8)33、

3、【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单萜:基本碳架由10个碳原子,即2个异戊二烯单位构成。4、最适合于CO2超临界萃取的中药成分为A.皂苷B.多糖C.挥发油D.生物碱E.蛋白质4、【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法:利用超临界状态下的二氧化碳(脂溶性)挥发油的方法。由于二氧化碳的临界温度比较低(31.3℃),所以对热敏性成分比较理想,亦可提高挥发油的品质。国外多用于香料的提取。5、紫杉醇为三环二萜(C6-C8-C6),其生物活性与结构中密切相关的基团是A.C-4,5,20的氧环和酯键B.羟基C.羰基D.苯环E.酰胺基

4、5、【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红豆杉属植物含有多种紫杉烷型三环二萜衍生物。药理研究表明,仅为分子结构中含有C4、C-5和C-20位环氧丙烷结构,且具有C-13位酯基侧链的紫杉烷型化合物具抗癌活性,其中紫杉醇活性最强。6、有甜味的糖苷为A.人参皂苷B.甜菊苷C.黄芪皂苷D.柴胡皂苷E.环烯醚萜苷6、【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四环二萜类的甜菊苷是菊科植物甜叶菊叶中所含的甜味苷,因其高甜度、低能量等特点,在医药、食品工业中广泛应用。7、有挥发性的萜类是A.单萜B.二萜C.三萜D.四萜E.多萜7、【正确答案】:A8、环烯醚萜苷

5、易与某些试剂产生颜色反应,是由于分子结构中有A.双键B.半缩醛结构C.糖残基D.甲基E.醇羟基8、【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环烯醚萜类苷易被水解,生成的苷元为半缩醛结构,化学性质活泼,容易进一步聚合成各种不同颜色沉淀,可用于鉴别。是含该类成分中药(如玄参、地黄)加工炮制容易变黑的主要原因。9、用于鉴定挥发油组成成分的有效方法是A.纸色谱B.气相色谱C.紫外光谱D.分馏E.重结晶9、【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本题考查挥发油的气相色谱鉴定方法。气相色谱法是研究挥发油组成成分的重要方法。10、属于倍半萜类的化合物是A.龙脑B

6、.梓醇苷C.紫杉醇D.青蒿素E.穿心莲内酯10、【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常见倍半萜的化学结构特点及含萜常用中药的化学结构。青蒿素的化学结构是倍半萜。11、紫杉醇的结构类型是A.黄酮B.多元酚C.二萜D.环烯醚萜E.倍半萜11、【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紫杉醇的结构类型。紫杉醇结构属于三环二萜类。12、某植物提取物遇皮肤呈蓝色,可能含有A.蒽醌B.鞣质C.环烯醚萜D.生物碱E.强心苷12、【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环烯醚萜苷的显色反应。环烯醚萜苷元遇氨基酸并加热,即产生深红色至蓝色,与皮肤接

7、触,也能使皮肤染成蓝色。13、区别挥发油与油脂常用的方法是A.相对密度B.溶解性C.皂化值D.油迹实验E.比旋度13、【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本题考查挥发油与油脂的鉴别,间接考挥发油的通性。挥发油:①颜色,挥发油大多为无色或淡黄色液体,有些挥发油含有薁类成分,或溶有色素,而显特殊颜色;②形态,挥发油在常温下为透明液体。低温放置,挥发油所含主要成分可能结晶析出,这种析出物习称为“脑”,如薄荷脑、樟脑等;③气味,挥发油具有特殊的气味,大多数为香味。也有少数为挥发油具有异味,如鱼腥草挥发油具有不愉快的臭味;④挥发性,挥发油均具

8、有挥发性,可随水蒸气蒸馏,这是挥发油的重要性质,可以此区别脂肪油。14、挥发油的酸值是指A.水解1g挥发油中所含的酯基需要的氢氧化钾的毫克数B.中和1g挥发油中的酸性成分羧酸和酚所消耗氢氧化钾的毫克数C.皂化1g挥发油所消耗氢氧化钾的毫克数D.皂化值与酯值之和E.挥发油中酚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