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泻型肠易激综合症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症

ID:14465500

大小:60.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28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症_第1页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症_第2页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症_第3页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症_第4页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症_第5页
资源描述: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腹泻型肠易激综合症腹泻型肠易激综合症概述: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bowelsyndrome,IBS)是一种生物-心理-社会病症,属胃肠功能紊乱性疾病。它具有腹痛、腹胀、排便习惯改变及大便形态异常或粘液便等临床症候群。症状持续存在或间歇发作,但又缺乏形态学和实验室异常改变等确切依据。目前还缺乏IBS精确发病率的报道,约在10~20%之间。国际上除印度以男性多见外,绝大多数国家都是女性多于男性,男女之比约为1:2。本病青年发病率较高,50岁以后首次发病者罕见。IBS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胃肠功能紊乱之一,约占慢性腹泻病人的一半左右,但对其认识还远远不够,一

2、方面它虽是一种肠道运动能紊乱,但实验室记录到的动力紊乱与临床表现并不完全相符合,另一方面它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一种可发生于多种状态下表现类似的综合征。IBS最早由Powell报道,嗣后曾使用过多种术语,如神经性结肠、痉挛性结肠、结肠过敏、神经性结肠炎、痉挛性结肠炎、粘液性结肠炎等,这些命名不够全面和精确,而IBS是目前所采用的最合适而精确的诊断术语,它强调本疾患具有易激性胃肠动力紊乱,是一种综合征而非单一疾病。尽管IBS可以表现为严重的腹痛及腹部不适,但并不导致其他慢性或致命性疾病,如炎症性肠病,肿瘤等,更不会影响寿命。肠易激综合症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

3、病,该病发病率女性高于男性,尤以白领阶层居多,爱运动人群发病率很少。其主要分为腹泻型、便秘型两种。腹泻型肠易激综合症则表现为大便稀,一天排便三次以上,有时,自己控制不了。IBS临床根据罗马Ⅲ诊断标准分为便秘型、腹泻型、混合型及未定型4个分型,姚欣等的研究结果显示照罗马Ⅲ诊断标准,腹泻型肠易激惹最多见,约占2/3,所以粪便中含水量则是IBS分型的重要依据腹泻型肠易激综合症致病原因:①遗传因素肠易激综合症有明显的家族集聚倾向。国外33%的患者有家族史,国内与此接近,而且同一家族中肠易激综合症患者的临床表现雷同。②感染因素http://www.xh028.net约

4、1/4肠易激综合症患者的症状起自胃肠炎、痢疾或其它直接影响胃肠功能的疾病。研究认为各种细菌、病毒感染因素可引起肠粘膜下巨细胞或者其它炎性细胞所释放的细胞因子,可能引起肠道功能紊乱而发生肠易激综合症。③精神因素研究认为,本病症状发作或加重均与情绪紧张有关,焦虑、抑郁、激动、恐惧等情绪不安因素刺激机体,影响了植物神经功能,从而引起结肠和小肠的运动功能改变及分泌功能的失调。④饮食因素食物本身并不引起肠易激综合症。肠易激综合症患者可因乳糖酶缺乏发生乳糖类消化不良,很多病人可因进食或刺激性食物发作,可能对某种或多种食物不耐受,致使肠腔扩张和肠蠕动正常功能发生紊乱而发病

5、。⑤神经和内分泌因素研究表明,便秘型肠易激综合症与胆碱能神经异常有关,而腹泻型则与肾上腺能神经异常有关。更主要的是本病与内分泌激素如血管活性肠肽(VIP)、胆囊收缩素(CCK)、P物质(SP)、生长抑素(SS)、胃动素(MOT)及5-羟色胺(5-HT)等含量异常有密切联系。除上述国素之外,人体内微量元素的改变,气候变化均可诱发和加重病情。总之,各种因素最终导致结肠分泌和吸收功能紊乱,以及肠道动力学改变而发生本病。腹泻型肠易激综合症就是胃肠运动功能障碍,和情绪的变化有关,发病期对任何微小的刺激都可能会引起很大的症状。腹泻型肠易激综合症的症状和心理状态有很大关系

6、,具体表现如下:1外出有事时会更加紧张,有时候遇事激动就要上厕所,非常急,大便状态不一定,有时是比较稀的,有时是正常,但一般排便量都比较少。稍有不适就会出现腹泻,大便也不多,一般呈粘糊状.2绪过于紧张,老想着上厕所,在心理上产生一种自我暗示.3.20-40分都会去厕所,有时候大便像水一样,有黏液,有时大便也是比较急的,有里急后重的症状。上完后感觉又想上可能是多年形成的紧张习惯。4.情绪一般是在饭后产生,排便后会好转.5.或是通宵不睡觉的时候,肛门排气就会增加。第2天早上就会排出大量大便,一般肚子会排空.6.食不当,吃了刺激性的食物,大便次数会明显增加,一天十

7、几次。http://www.xh028.net肠道易激综合症是最常见的一种功能性肠道疾病,在普通人群进行问卷调查,有上述症状者欧美报道为l0%~20%,我国北京和广州的报道分别为7.3%和5.6%。患者以中青年居多,50岁以后首次发病少见。男女比例约1:2。[1]健康指导建议:应调整食物中纤维素的含量,解除精神因素,给予药物治疗。腹泻患儿应限制粗质蔬菜和水果,当腹泻控制后仍需坚持数月,再逐渐增加纤维素量达正常水平。本病与情绪紧张有密切关系,要解除精神因素,应向患儿介绍一些医学知识,使其了解为功能性疾病所致,以消除其思想负担疾病预防1.活饮食注意,少吃对肠胃刺

8、激性较强的东西。2.常放松心情,多做深呼吸,多外出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