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数学史融入新课程的意义和教育价值

谈数学史融入新课程的意义和教育价值

ID:14494726

大小:45.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29

谈数学史融入新课程的意义和教育价值_第1页
谈数学史融入新课程的意义和教育价值_第2页
谈数学史融入新课程的意义和教育价值_第3页
谈数学史融入新课程的意义和教育价值_第4页
谈数学史融入新课程的意义和教育价值_第5页
资源描述:

《谈数学史融入新课程的意义和教育价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初中数学论文]谈数学史融入新课程的意义和教育价值新的《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通过数学文化的学习,了解人类社会发展与数学发展的相互作用,认识数学发生、发展的必然规律;了解人类从数学的角度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发展求知、求实、勇于探索的情感和态度;体会数学的系统性、严密性、应用的广泛性,了解数学真理的相对性;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提出学生在理解数学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都要得到进步和发展,作为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资源,教科书也应当承担向学生传递数学文化的重要职责.数学史知识对于数学教学的意义重大.现就本人第一年任教浙教版七年级数学新教材

2、以来的的实践和感受谈谈数学史融入新课程的意义和教育价值的一些看法.俗话说:读史使人明智.数学的历史,就如同人类的文明史一样源远流长,由结绳计数的源头萌芽,伴随着人类的实践活动,逐步成长为分门别类的参天大树,数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为人类积累了宝贵的科学文化财富.一、数学史融入初中学数学新课程的意义在初中数学课程中,数学史首先被看作理解数学的一种途径.也是体验人类智慧的途径.新课程对于数学史的把握更科学和更理性.   义务教育阶段各科课程目标都围绕三个基本方面: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态度情感价值观,对于理科课程,还进而包括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尝试科学

3、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数学史对于揭示数学知识的现实来源和应用,对于引导学生体会真正的数学思维过程,创造一种探索与研究的数学学习气氛,对于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探索精神,对于揭示数学在文化史和科学进步史上的地位与影响进而揭示其人文价值,都有重要意义。新教材通过融入数学史,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亲近感,将他们引领入数学世界.(1)数学史知识的教学可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数学知识.(2)数学史知识的学习可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3)数学史知识可使学生更牢固地掌握数学知识,它不仅可使学生将已学习过的新知识和前面的旧知识联系起来,同时也可使学生在脑子里将学习过的零散的新

4、知识连接到一块儿,从而使新的认知结构更加严密、有条理,使学习的知识不容易忘记.(4)数学史知识可以使学生学会如何应用数学知识,撩拨他们心中的火苗,拨动他们求知的心弦.(5)数学史知识可以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激励他们奋发图强,增进学习情趣,陶冶学习情操.二、数学史融入新课程的教育价值从浙教版七年级数学新教材来看,课本从以下三个方面:(1)阅读材料;(2)习题;(3)章节的导入(新课情景引入),共九处直接融入数学史内容,其中,用阅读材料的形式融入的有:(1)上册第一章《从自然数到有理数》P10《中国古代在数的发展方面的成就》;(2)上册第三章《实数》P68

5、-69《神奇的》;(3)上册第四章《代数式》P88-89《数学中的符号数》;(4)上册第五章《一元一次方程》P112-113《丢番图(Diophantus)》;(5)下册第四章P91-92《〈九章算术〉中的“方程”》;(6)下册第五章《整式的乘除》P131《杨辉三角和两数和的乘方》;(7)下册第七章《分式》P170《王冠疑案与浮力》;用习题形式融入的有:下册第一章《三角形的初步认识》P26作业题C组第5题(泰勒斯定理);用章节的导入(新课情景引入)形式融入的有:第四章《二元一次方程组》P78导入语和P85“4.3二元一次方程”的引例《鸡兔同笼》.这些数学史

6、内容的融入具有以下诸方面的教育价值:1.揭示数学知识的现实来源和应用历史往往揭示出数学知识的现实来源和应用,从而可以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文化史和科学进步史上的地位与影响,认识到数学是一种生动的、基本的人类文化活动,进而引导他们重视数学在当代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并且关注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吴文俊院士说:“假如你对数学史的历史发展,对一个领域的产生与发展,对于一个理论的兴旺和衰弱,对一个概念的来龙去脉,对一种重要思想的产生和影响等许多历史因素都弄清了,我想对数学就会了解得多,对数学的现状就会知道得更清楚、更深刻,还可以对数学的未来起一种指导作用.”适当地介绍

7、些数学史知识可以让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比如浙教版七年级数学课本上册第一章《从自然数到有理数》P10阅读材料《中国古代在数的发展方面的成就》中介绍了数的由来与发展,向学生展示了我国在数的发展史上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我国是世界上使用“负数”最早的国家,“盈亏问题”就出自我国古代著名的数学书《九章算术》中.又如浙教版七年级数学课本上册第四章《代数式》P88-89阅读材料《数学中的符号》中向学生介绍了我们现在广泛使用的一些数学符号究竟是什么时候由谁发明的历史,进一步让学生认识到世界各个国家和民族的语言各不相同,对人类相互之间的交流起了很大的阻碍作用.但有

8、一种语言,却为世界各国所通用,这就是数学所特有的符号语言.借助符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