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概况

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概况

ID:14501549

大小:4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29

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概况_第1页
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概况_第2页
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概况_第3页
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概况_第4页
资源描述:

《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概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概况XiXi黄酮类化合物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一大类化合物,是色原烷的衍生物,其特点是具有C6—C3—C6的基本骨架,并可根据中间吡喃环的不同氧化水平和两侧A、B环上连接的各种取代基,而分为不同的黄酮类型,属于植物在长期自然选择过程中产生的一些次级代谢产物。黄酮类化合物可以分为10多个类别:黄酮、黄烷醇、异黄酮、双氢黄酮、双氢黄酮醇、噢弄、黄烷酮、花色素、查耳酮、色原酮等,现已发现约4000余种黄酮类化合物,主要存在于植物的叶、果实、根、皮中,实验证明其具有广泛的生理和药理活性(包括抗病毒、抗癌、抗氧化、抗炎、抗衰老等),因此对该化合物的研究已成为国内外医药界研究的热门话题,

2、是一类具有广泛开发前景的天然药物,在医药、食品等领域均有巨大的应用前景。1.黄酮类化合物的功能作用1.1抗氧化、清除氧自由基作用自由基被认为与炎症、自身免疫病、肿瘤、衰老等疾病的成因有直接关系。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清除自由基和抗氧化的能力,有人研究了从4种大麦麦叶中提取的黄酮类化合物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羟自由基的清除作用,得出随着黄酮浓度的增加,清除率呈上升趋势的结论。还有用化学荧光法对不同黄酮类化合物进行了分析测定,确定了它们的强抗氧化性。1.2调节心血管系统作用在心脏功能调节方面黄酮类化合物主要体现在抗心律失常和改善冠脉循环方面。在血管功能的调节方面,芦丁能协同增效维生素C一起降低毛细血管脆

3、性和通透性,维持毛细血管稳定性。在调节血脂血压方面,山楂黄酮、大豆异黄酮等能降低高脂血症人群中的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并使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有一定程度的升高;黄酮类化合物降低血压主要表现在促进一氧化氮(NO)的生成和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异常凋亡的双向调节作用上。在抗血栓方面,黄酮类化合物能改善血液流变性,以及对内皮细胞和黏附分子表达的影响。黄酮类化合物在调节心血管作用方面与其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是分不开的。1.3抗癌、防癌作用黄酮类化合物抗癌、防癌的作用,主要是通过其抗自由基作用、直接抑制癌细胞生长、抗致癌因子、抑制血管生长

4、、提高机体免疫力而实现。由于生物类黄酮的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能力,它能有效地阻止脂质过氧化引起的细胞破坏。田爽等对染料木黄酮在人卵巢癌细胞系抑制增殖和诱导凋亡发生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1.4抗炎免疫及抗衰老作用3生物类黄酮具有抗炎作用,抗炎机制可能在于其抑制了前列腺素(PG)生物合成过程中的脂氧化酶(LOX)。在抗衰老方面,孟宪丽等对淫羊藿总黄酮对老年大鼠神经内分泌的调节作用进行了研究,证实淫羊藿总黄酮能提高神经内分泌系统的整体功能从而抗衰老。1.5对内分泌系统的作用主要体现在降血糖作用、激素样作用和对骨组织的作用。黄酮类化合物能够促进胰岛B细胞的恢复,降低血糖和血清胆固醇,改善糖耐量,调节对抗

5、肾上腺素的升血糖作用,同时它还能够抑制醛糖还原酶作用,因此可以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许多黄酮类物质因结构与己烯雌酚相似而具有雌性激素样作用,它与甾类激素一样具有兴奋和抑制双重效应,能提高甲状腺对雌激素的敏感性,使甲状腺C细胞分泌降钙素的作用加强。生物类黄酮还具有吸收紫外辐射、止咳、祛痰、泻下、解痉、提高记忆力、抗过敏、活血化瘀、利胆及肝脏保护作用等。2.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方法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的方法很多,可根据提取物的性质、提取成本、工艺设备等条件来选择最适合的提取工艺,提高黄酮类物质的提取率,增大原料的利用效果。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建立起来的,大大提高了黄酮类物质的提取率和纯度。2.1超滤法

6、黄酮类化合物的分子量多在1kDa以下,而多糖、蛋白质等其分子量多在50kDa以上,使用超滤法能除去这些杂质。提高药液澄清度和有效成分含量,而且在分析过程中无相变,有效成分理化性能稳定,结果重复性好,准确性高。2.2酶解法在黄酮提取过程中,通过加入适当的酶发生转糖反应和酶解反应而使产品类黄酮得率和含量大大提高。对于一些黄酮类物质被细胞壁包围不易提取的原料可以采用酶法提取。孟志芬等用酶法提取香椿叶中黄酮,总黄酮得率大大提高,且避免大量有机溶剂的使用,这给后续的提纯工艺带来了很大方便。2.3大孔树脂吸附法吸附树脂稳定性高,不受无机物存在的影响,再生简便,解吸条件温和,使用周期长,节省费用。薛淑萍等

7、选用D-101大孔吸附树脂有效地从桑叶提取液中富集分离黄酮类有效成分,得到总黄酮的含量接近40%。桑叶里含的其他物质多,而大孔树脂吸附法为桑叶黄酮提取工艺的有效手段。2.4超临界流体萃取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用于黄酮类化合物提取,适于食品药品。李国章等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提取桑椹籽中总黄酮类化合物,每100g萃取物含总黄酮类化合物为67.63mg。岳红等确定了用该法测定柿叶黄酮,可使柿叶总黄酮苷类化合物萃取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