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土地制度 促进村民自治

完善土地制度 促进村民自治

ID:14502478

大小:16.51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7-29

完善土地制度 促进村民自治_第1页
完善土地制度 促进村民自治_第2页
完善土地制度 促进村民自治_第3页
完善土地制度 促进村民自治_第4页
完善土地制度 促进村民自治_第5页
资源描述:

《完善土地制度 促进村民自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完善土地制度促进村民自治   摘要:农村土地制度作为农村社会的经济基础,从深层次上决定着农村社会的政治、文化面貌,因而也决定着农村村民自治的状况。完善农村土地制度,兴利除弊,搞好、搞活农村经济,不仅有利于理顺农村各种经济、社会关系,优化村民自治的运行环境,而且可以提供村民自治长期运行的物质基础。只有雄厚的物质基础才能保障村民自治组织为农民办好事、办大事,不断提高农民的福利水平,从而赢得村民自治组织自身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土地制度;村民自治;建议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土地及其经营状况就是农

2、村社会的经济基础,没有土地,农业无法存在,农民也不再是真正的农民。但是,土地并不直接决定农村社会的政治、文化、意识形态的面貌,真正起决定作用的是关于土地分配、土地经营等的土地制度。同样的土地,在不同的分配和经营方式下,可以形成截然不同的社会面貌。所以说,关于分配和经营方式的农村土地制度是农村社会政治、文化、意识形态等的基础。而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逐步实行的农村村民自治制度是当前农村政治的集中体现,因此,农村土地制度也在深层次上决定着农村村民自治的状况。所以,完善农村土地制度,可以有力促进村民自治的发展

3、。   当前,我国农村最重要的土地制度就是土地家庭承包制度。土地承包制度的状况在深层次上决定着村民自治的面貌。所以,完善土地家庭承包制度是促进农村村民自治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要完善土地制度,必须首先把握土地在农村社会的地位,以及土地制度的现状和问题。   土地在农村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许多方面都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其功能也是复杂多样的。土地首先是农民的基本生产资料,是农民最可靠的生活保障,没有土地,农民无法进行农业生产。其次土地还是农民拥有村民身份和权利的象征。在农村社会,一个农民如果没有

4、本村土地,就不能算是本村社成员,也就没有参与村民自治的权利,因此,拥有土地就是农民拥有村民身份和村民权利的象征。   农村土地是村委会的财政基础,是农民行使自治权利的保障。农村社区要真正实现自治,首先必须保证农民自治组织运转起来,当前,绝大多数的村委会运转还要靠土地地租;其次村委会还要为广大村民提供公共服务,而这些服务若没有财政来源是做不到的。   2002年8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颁布。依据该法,农民享有土地承包经营权,即占有、使用并享有土地收益权,而土地的所有权仍然掌握在集体组

5、织手中。经过数年的努力,《农村土地承包法》得到了较好的贯彻落实。目前农村第二轮土地承包合同正在执行当中,法律规定的农民各项权益基本都能得到尊重和保护。尤其是近年来国家相继取消了各地的农业税,并进一步按承包面积对农民种粮进行财政补贴。这一史无前例的壮举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使一些原本放弃务农而进城务工的农民重新回乡种田,甚至一些当初放弃承包权而转城的市民也想方设法到农村要回土地再耕种。前几年在各地出现的抛荒地现在已经很少见了。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环境等的变化,农村土地承包制

6、度在执行的过程中逐步暴露出一些问题。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以及随着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农村土地承包制度暴露出的问题越来越明显。一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解决,甚至会成为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桎梏。在某种意义上,农村土地承包制度已经到了必须变革的时候。这些问题集中起来,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面对农业发展的新形势,土地承包制度表现出一定程度的不适应性   众所周知,我国是世界上人多地少的典型国家,按现在的人口,人均耕地不足1.5亩。而在东部人口

7、集中的地区,人均耕地最少的地方甚至只有0.5亩。实行土地承包制度把全国的耕地分成了数以亿计的、面积约1亩大小的“豆腐块”。这一做法在当初并未见出明显不妥,应该承认,在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低、非农产业不发达、绝大多数农民还必须依靠土地维持生计的情况下,耕地初始配置上的平均分配有其必然性和合理性。但是,为了好坏搭配而形成的耕地地块分散零碎,不仅使垄、坎、沟大量增加,从而减少了耕地的有效利用面积,浪费了宝贵的土地资源,而且直接制约着土地产出效益、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与20世纪80年代相比,如今农村的变化巨大

8、,这其中有2点最为明显:一是农民的生产经营条件明显改善,农业机械化程度明显提高;二是由于农业条件的改善,效率的提高,导致了我国农村出现了数量庞大的富余劳动力。这两大变化对当前的土地承包制度造成强烈的冲击。一方面,农业机械化是与大规模的农业生产相适应的,如果没有相应的规模,农业机械化就很难发挥出其应有的效率。而我国当前的农业基本谈不上规模经营,因为土地承包制度已经把我国耕地分散为数以亿计的“豆腐块”。在我们调查的皖北农村,有很多农户都因为地块太小而不得不放弃使用农业机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