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阅读“概括分析”题设误类型与应对策略

高考文言文阅读“概括分析”题设误类型与应对策略

ID:14518562

大小:34.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29

高考文言文阅读“概括分析”题设误类型与应对策略_第1页
高考文言文阅读“概括分析”题设误类型与应对策略_第2页
高考文言文阅读“概括分析”题设误类型与应对策略_第3页
资源描述:

《高考文言文阅读“概括分析”题设误类型与应对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高考文言文阅读“概括分析”题设误类型与应对策略 近年来的高考文言文阅读,客观题最后一题的考查点通常为“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和“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要求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能对所写人物、所述事件或所论道理进行分析与判断。该题涵盖内容广,整体把握要求高,是对文言材料中相关文意的综合考查,因而考生错误率较高。在这种情况下,洞悉该题的题型特点与解题技巧十分必要,以下从该题特点、解题方法、常设陷阱及对策三个方面结合试题进行解析,以期对考生有所帮助。  一、该题特点  这类选择题多数为“选非”型(但也有少数为选择正

2、确的一项,如2009年的广东卷),题干多表述为“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考查重点为概括分析,“概括”侧重对内容的提炼,“分析”侧重对内容的理解,往往要涉及整篇文章。四个选项的内容设置一般遵照原文中的先后顺序,而拼合起来往往成为很好的全文梗概,有时对原文局部细节有不解之处,通过阅读此题能豁然开朗,因此利用好该题选项可用来印证、补充、丰富阅读时的理解。同时,文言文解题时宜采用“倒卷珠帘”的方式,即整体阅读后马上聚焦这最末一题,往往有助于迅速把握文段。  二、解题方法  该题的错误项设置往往正误相杂,以

3、真扰假,即在大体正确的情况下夹杂一两处不正确的表述作为干扰,因此解答时一定要注意采用“题文对照”的策略,即将每个选项还原到文中找到对应区域,每一个内容都应该找到信息源,尤其要重视细节之处的仔细对照,看有无曲解。解答该题最忌的就是“题文分离”,只凭阅读的模糊感觉确定答案,这样会增加错误率。  三、常设陷阱与相应对策  作为选择题,题目中总是需要设置一些干扰点,如果能熟悉常见的干扰设置方法,就能提高解题的正确率。文言文“概括分析”题常见错误设置类型有:  1.曲解词义——以转述中误释词义来设置错点  对策:要细辨原文中的字词在

4、进入选项后是否发生了释义错误,要找到原句,运用语境推断法进行推敲,有时还可灵活运用常见的成语联系法、互文现义法、结构推断法等协助辨析。  样题点击:2010年重庆卷第10题  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查道小时候性格沉稳,不苟言笑,喜欢写字作文,后来以词业著称。好学,喜欢弈棋。因奉养母亲竭尽孝道而闻名当世。  B.查道举进士高第,得到寇准的赏识。知果州时,尚有以何彦忠为首的贼党伏岩谷依险为寇,查道以仁德感化,使他们归顺为农。知虢州时,遇蝗灾,查道千方百计赈灾,救活了一万多人。  C.查道性格淳厚,即使有

5、人犯了法也能宽恕。胥吏有过失的,他不笞罚;老百姓拖欠税赋的,他自己出钱偿还;仆从摘枣以献,他挂钱于树;待废弃孤露者,尤其优厚。  D.查道对亲族朋友有情有义。居京师时,家里贫穷,也要供养亲族之茕独者;倾其所有为友人办丧事、择婿嫁女,自己生活却极为节俭。  解题分析:C项“查道性格淳厚,即使有人犯法也能宽恕”的说法源自原文“道性淳厚,有犯不较,所至务宽恕”,仔细推究,如果有人犯法查道也不追究的话,这种做法不该褒奖而恰恰该否定。其实“犯”若能联系成语“犯而不校”,就能理解不是“犯法”而是“冒犯”之义,也就是“即使有人冒犯了他,

6、他也不计较”,此项的错误就是转述中误释词义,导致偏离原意。  2.无中生有——在概括中添枝加叶来设置错点  对策:要细审选项中的每一个信息点在原文中是否有相关表述,要留意相关的细节,关注选项中自行添加而其实原文中并未出现的信息,这是一种查文无据、无中生有的错误。  样题点击:2010年江西卷第12题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青年时代的王德用即在父亲麾下统军杀敌,立下诸多战功;他统率军队军纪严明,整肃有序,显示出非凡的军事才能,因而得到父亲的由衷赞赏。  B.王德用治军用人坚持原则,刚直不阿,他拒

7、绝执行明肃太后为人谋求军职的诏命,最终赢得了太后的理解和赞赏,受到天子的重用。  C.由于御史中丞孔道辅的建议,王德用被天子外放为地方官。但是当孔道辅去世时,他反而感伤朝廷失去了一位忠臣,表现出一种博大的胸襟。  D.王德用为人宽厚忠实,淡泊名利,平和处世,得到广泛爱戴。文章运用生动的叙述描写,多角度地展现了他令人景仰的人格魅力。  解题分析:把B项与原文“明肃太后固使与之,公固不奉诏。已而太后亦寤,卒听公”相对照,会发现王德用确实拒绝执行太后的诏命,而太后醒悟后也听从了他的意见,但原文中并没有“赞赏”的表述,这一信息纯属

8、无中生有。  3.错位嫁接——以概括中混淆错位来设置错点  对策:要梳理清楚文段中所涉及的人物、事件,并清楚前后顺序与经过,留意相关信息进入选项后是否存在错位,从而出现人事混淆、顺序倒置、张冠李戴等错误。样题点击:2010年全国卷Ⅲ第6题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花云勇猛超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