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避冲突司法化解的解决路径探析——以公益诉讼为视角论文提要

邻避冲突司法化解的解决路径探析——以公益诉讼为视角论文提要

ID:14527326

大小:55.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7-29

邻避冲突司法化解的解决路径探析——以公益诉讼为视角论文提要_第1页
邻避冲突司法化解的解决路径探析——以公益诉讼为视角论文提要_第2页
邻避冲突司法化解的解决路径探析——以公益诉讼为视角论文提要_第3页
邻避冲突司法化解的解决路径探析——以公益诉讼为视角论文提要_第4页
邻避冲突司法化解的解决路径探析——以公益诉讼为视角论文提要_第5页
资源描述:

《邻避冲突司法化解的解决路径探析——以公益诉讼为视角论文提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邻避冲突司法化解的解决路径探析——以公益诉讼为视角论文提要:邻避冲突是工业社会发展过程出现的一大社会环境问题。近几十年来,邻避冲突事件的频发,引起了中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和研究。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高速发展和城市化建设迅猛提升,基础设施建设需求也随之不断提高,邻避冲突不断出现,引发矛盾甚至导致群体性事件及其他激进的非理性行为,成为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目前,在邻避冲突产生过程中,公众却没有合理解决邻避冲突的理性手段,只能以游行、集会等方式,实现环境权利的群体私力救济,而此种私力救济如若失去控制将带来众多弊端,引发社会矛盾,不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因此,通过公益诉讼的公力救济途径,积极响应民众

2、的权利诉求,从而化解邻避冲突意义愈加凸显,同时这也是司法主动适应社会变革的需求之所在。(全文9221字)引言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地的“邻避”事件屡见不鲜,特别是大连PX项目事件,什邡钼铜项目事件及昆明PX项目事件等频频引发游行、静坐乃至更为激进的群体性事件,引发了全社会的普遍关注。“邻避冲突”的集中爆发,一方面是对现代工业社会“先污染后治理”理念的对抗和批判,另一方面更是对现代社会管理提出了多重挑战。面对现实的迫切需求与多发态势,在“邻避冲突”发生后,引导公众利用司法之公力救济表达诉求,寻找冲突化解路径的研究已势在必行。公益诉讼目前已成为一个标志、一种大众的话语机制,通过公

3、益诉讼改变公共决策的方向,给予权利受损者以关注,提出新的改革目标。对于社会普通民众而言,公益诉讼可能是进入政治生活的惟一或者最不昂贵的入口,为他们参与社会治理提供了合法的途径。(1)佟丽华、白羽:《和谐社会与公益法——中美公益法比较研究》,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196页。相对于集会、游行、网络暴力等私力救济渠道的不可控性,公益诉讼将给公众民意一个理性的出口,避免冲突的恶化与升级。13一、邻避冲突的起源及现状解读“邻避”一词源自西方。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兴起了众多的环境保护公民运动,其中有关工业生产产生的放射性污染物应当作何处理(Thelocationofradioactive

4、waste)的争议最大,产生“不要建在我家后院”(Notinmybackyard)的心理,中国台湾学者最早将其译为“邻避”。(2)李永展:《邻避冲突前瞻:从环境正义与冲突管理谈邻避冲突》,环境资讯中心,载http://e-info.org.tw/news/taiwan/special/2002/tasp2002-10.html,于2013年3月20日访问。居民因担心建设邻避设施(3)邻避设施,通常是指一些有污染威胁的设施,如垃圾掩埋场、核废料储存场、基地台、焚化炉、发电厂、炼油厂、石化工厂、变电箱等。对身体健康、环境质量和资产价值等带来的诸多负面影响,激发了厌恶情结,不愿与其毗邻,及

5、采取的强烈和坚决的、有时高度情绪化的集体反对甚至抗争行为,统称为“邻避冲突”。2004年2月,投资逾百亿的厦门PX项目获国务院批准立项,但PX项目潜在的巨大污染引发厦门民众的恐慌,2007年6月1日市民集体“散步”抵制,最终厦门政府宣布停工并迁址,该事件被认为是中国邻避冲突事件的开端。近年来,各地连续爆发了因邻避冲突引发的社会群体事件,如启东“王子”事件、什邡钼铜项目事件、昆明PX项目等,可见事件频发、冲突升级之趋势。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现代化和城市化建设进入到了高速发展时期,城市化水平从1978年的19.4%提高到2012年的52.6%,预计2050年将达到76%(4)数据来自:《

6、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国家统计局。,原有的城市公共、工业设施,显然已经无法满足城市化的要求,大量基础设施建设或改造需求迅猛增加,可以预见邻避冲突产生几率将大幅提高。邻避冲突实则是居民对环境自主权和平等权的诉求体现。随着国内公众环境意识和维权意识的迅速提升13,邻避冲突表现出了频率日益增加、抗争对象趋于广泛、强度持续升级等特征,且极易演变成群体性事件。因而,研究如何完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进而明确邻避设施所建社区居民、邻避设施兴建方、政府的权责及义务,让各方在司法维度内理性表达诉求,探索冲突化解的最优方式就显得尤为重要。二、以公益诉讼化解邻避冲突的必要性(一)邻避冲突的

7、“合理”存在公民环境权,是基于生存权这一最基础人权主张延伸出的权利诉求。1972年召开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通过的会议宣言,将其表述为“人人有在尊严和幸福的优良环境里享受自由、平等和适当生活条件的基本权利”。具象化到最细节、最平凡的生活体验,它是干净的饮用水,是不被污染的空气与土壤,是人群居住不可或缺的环境安全保障,这些生活必需的条件是邻避冲突群体感同身受和奋力维护的生活根本,因而邻避冲突群体事件不同于一般的泄愤事件,具有非常明确的诉求。实际上,中国的邻避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