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刑诉法修改对出庭公诉工作的影响及对策

浅议刑诉法修改对出庭公诉工作的影响及对策

ID:14542509

大小:2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29

浅议刑诉法修改对出庭公诉工作的影响及对策_第1页
浅议刑诉法修改对出庭公诉工作的影响及对策_第2页
浅议刑诉法修改对出庭公诉工作的影响及对策_第3页
浅议刑诉法修改对出庭公诉工作的影响及对策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议刑诉法修改对出庭公诉工作的影响及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议刑诉法修改对出庭公诉工作的影响及对策  此次刑诉法修改,将对司法实践产生深远的影响,对公诉而言,影响尤大,新刑诉法恢复了卷宗移送制度,确立了刑事和解制度,增设了庭前预备会议,设立了关键证人、侦查人员出庭作证制度,对简易程序进行了重大修改。这些都是对公诉部门的全新挑战。而最终这些挑战将通过庭审的方式表现出来。这就对出庭公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适应这一变化,使出庭公诉工作跃上一个新的台阶,我谈谈自己的看法和体会。  一、对出庭公诉工作的影响  (一)简易程序全部出庭将大量增加公诉人的工作量  新刑诉法在某种程度上将现行的简易程序和被告

2、人认罪普通程序案件简化审程序加以合并,这样做将有利于提高庭审效率,同时也有利于弥补检察机关对于适用简易程序案件庭审活动监督缺失等问题。但是,它给基层检察机关带来的难题也是显而易见的,人力、物力和案件量如何匹配、怎样提高诉讼效率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对基层院而言,简易程序和简化审程序案件占到绝大多数,如果每个案件都要出庭,案多人少的矛盾将更加突出。  (二)证据制度的修改对公诉人素质、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在运用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方面,新刑诉法第五十五条的规定赋予了人民检察院调查核实权。在实践中,如何正确运用调查核实权,如何妥善处理与公安机关之

3、间的关系,都对公诉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一定程度上加大公诉人的工作量。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确立,对公诉人员庭审的应变能力提出了挑战。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确立后,所有证据都要经过庭审环节“验明正身”方可成为定案证据,这就必然导致控辩双方在庭审环节围绕证据合法性的辩论会变得异常激烈,这对公诉人员驾驭庭审的能力无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大增加了出庭公诉的工作量和难度,最突出的表现是容易影响庭审效果。庭审效果不佳,会极大影响检察机关的执法形象。  而在证人、鉴定人、专家证人出庭作证制度方面,对于公诉人而言,在当前的现实情况下证人出庭作证加大了指控犯罪

4、的难度,尤其是当证人在法庭上直接面对被告人及其辩护人的询问和质证的压力时,如何实现良好的庭审效果对公诉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在询问鉴定人和专家证人时,公诉人也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训练。在工作中逐步实现公诉队伍的知识化和专业化。  (三)律师权利的扩大使控辩双方更趋势均力敌  本次刑诉法修改使律师的“会见权、阅卷权、调查取证权”得到保障,使律师得以全面介入公诉活动,其对抗国家追诉的能力将进一步,这将深刻改变公诉方天然强势的局面。首先,律师在侦查阶段即可具有辩护人身份,律师将比公诉人提前知悉案件情况。其次,律师会见犯罪嫌疑人、

5、被告人变得畅通无阻。如规定“除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特别重大贿赂犯罪案件外,在侦查期间律师会见在押的犯罪嫌疑人不需经侦查机关批准。”最后,律师阅卷的权利得到进一步保障。新刑诉法扩大了法律援助的案件范围和适用范围,这也将改变之前存在的公诉人在法庭上“唱独角戏”的局面,公诉人将更多面对辩护人的直接对抗,控辩双方更趋势均力敌。  二、面对挑战,如何应对出庭公诉工作  控辩式庭审使庭审演变成控辩双方的一场全方位综合素质的对抗。如果公诉人不及时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不在法律功底、文字和口头表达能力和随机应变能力等各方面下苦功夫,将难以胜任今

6、后的公诉工作。但挑战始终与机遇并存,唯有迎难而上,方能突出重围,赢得属于公诉人的荣耀。  (一)充分准备,掌握庭审主动权  第一是庭审前,充分准备。出庭前,公诉人要在吃透案卷证据材料的基础上,熟记定案的法律依据、理论依据、事实依据、逻辑依据,准备出庭提纲。充分调取理论资源,最大限度地挖掘现有的证据资源支持公诉。  公诉人要抓住庭前会议时机,了解情况,听取意见,发现律师庭审辩点,及时调整和变通庭审策略,对要求证人出庭接受质证的案件,要在如何保证出庭证人讲真话,如何保证证据客观、真实、稳定,如何适度把握出庭证人的范围等方面下功夫。对提出适用

7、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案件,要帮助侦查人员应对出庭,积极与法院沟通协调,取得共识,并制作详细的出庭提纲,确保庭审效果。  第二是庭审中,强力公诉。公诉案件庭审中,公诉人承担证明犯罪的举证责任。因此公诉人要因案而宜,有时要就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界定问题及关键点,结合案件事实细节材料进行剖析,排除证据之间的矛盾,引导庭审人员进行有价值地思考。有时要从案件的具体危害上来刻画出生动的反驳内容,从大众情绪上来挖掘社会层面的内容,有效地引发庭审人员的内心共鸣;有时要强力引导庭审人员及旁听者建立正义的理念,按照公诉意志,对案件作出判决。掌握庭审主动权。

8、  (二)提高公诉人自身能力  打铁还需自身硬,公诉人要掌控庭审的主动权,自身功夫必须过硬。这就对公诉人的综合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公诉人首先必须有深厚的法律知识,同时还需学习哲学、逻辑学、心理学、刑事侦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