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堤建设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河堤建设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ID:1457979

大小:925.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7-11-11

河堤建设工程施工组织设计_第1页
河堤建设工程施工组织设计_第2页
河堤建设工程施工组织设计_第3页
河堤建设工程施工组织设计_第4页
河堤建设工程施工组织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河堤建设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一章施工组织总说明1.1、编制说明根据施工合同、设计图纸、相应施工规范和现场的施工条件,本着工程质量的终身负责,以“科学、经济、优质、高效”为编制原则,编制本施工组织设计,用以指导明渠工程施工。在本工程施工中,我们将整合各方面资源,发挥在地基与基础专业工程管理上的技术优势、管理优势和资源优势,对接政府各相关管理部门,降低社会公关成本,提高管理和办事效率,我们有充分的信心与决心以国家规范、相关法律法规为依据,以丰富的施工和管理经验为依托,以业主满意为目的,通过精心组织、精心施工,保证优质、按期、安全地完成本工程的施工任务。1.2、编制依据1.2.1相关文件

2、序号相关文件资料1施工合同;2深圳市广汇源水利勘测设计有限公司图纸(2015.5)3龙岗爱联社区2013-61W-002(琳珠华庭1栋)地块西北侧爱联河明渠工程4该工程现场实际情况;5业主提供的施工现场条件;6现行国家有关工程施工规范、规程及技术标准;7本公司技术装备力量及多年地基与基础工程的施工经验等。1.2.2、规范标准序号规范及规程名称编号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33《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134《提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

3、6-20135《水工挡土墙设计规范》SL379-20076《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7《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8《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L191—20089《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210《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121.2.3、施工总体目标工程施工中服从业主领导,主动接受监理工程师的检查监督,建立完善的组织管理机构,严格按照施工方案组织施工,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确保达到如下目标:1、工期目标:工程总工期为。48天。2、质量目标:坚持“诚信务实、优质高效”的质量方针,确保整体工程

4、达到优良标准。3、文明施工目标:创建文明施工工地,并达到文明施工现场标准。4环保及其他保护目标:严格遵守国家和地方有关环境保护的法令;维护人民生活的正常秩序和施工所在地的人文景观等。2.1、施工工程概况工程位置位于深圳市龙岗区龙岗街道,工程地点交通便利。施工内容为拆除原河提94米,并重建为悬臂式钢筋砼挡土墙;建挡土墙首尾两端分别新建下河爬梯一处。第二章场地工程地质条件一、场地位置、地形与地貌拟建场地位于深圳市龙岗街道,龙岗大道北侧,龙翔大道南侧,怡翠路西侧。场地原始地貌单元属冲积洼地,场地较平整。场地标高在38.00~38.91m之间。二、地层岩性根据钻探

5、揭露,拟建场地岩土层按照成因类型,从上至下分为人工填土层(Qml)、第四纪冲洪积层(Qal+pl)、第四纪残积层(Qel)及石炭系下统大理岩层(C1)。现将各岩土层的工程地质特征自上而下分述如下:1、人工填土层(Qml)杂填土(地层编号为1):为建筑区十年以上的老填土,灰、灰褐、褐黄等杂色,松散,湿,由粘土及建筑垃圾经人工堆填形成。2、第四纪冲洪积层(Qal+pl)粘土(地层编号为2-1):褐灰、黄灰色,湿,软-可塑,局部含少量有机质,底部含少量粉砂,岩芯呈土柱状,采取率一般为82-93%。粉细砂(地层编号为2-2):灰黄、灰白色,饱和,稍密,由粉、细粒石

6、英组成,局部粘土质含量较高。含粘土中粗砂(地层编号为2-3):黄灰、灰白色,饱和,中密,由粘性土和中粗砂组成,偶夹少量卵(砾)石,大小:3-70mm,岩芯呈土柱状。含砂土卵石(地层编号为2-4):灰黄、灰白色,饱和,中密~密实,含10-40%的砾、卵石,粒径3~60mm,次圆状。局部粘土质含量较高,采取率一般为74-84%。粉质粘土(地层编号为2-5):红褐、黄褐色,湿,可塑状,由粉、粘粒组成。岩芯呈土柱状。采取率一般为86-95%。3、含碎石粉质粘土(地层编号为3):黄、黄褐色,湿,可塑~硬塑状。由砂岩风化残积而成,见风化残余结构。无摇震反应,刀切面较粗

7、糙,稍具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局部夹少量碎石,大小3-14cm不等。局部呈软塑状,岩芯呈土柱状。采取率一般为84-93%4、石炭系下统大理岩层(C1)(岩溶化)大理岩(地层编号为4-1):灰、灰白色,溶蚀裂隙发育,锤击声较脆,岩芯呈碎块状、短柱状。为较硬岩,岩体较破碎,RQD一般为70-82%,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Ⅳ类。溶洞(地层编号为4):本次勘察在31个揭露大理岩钻孔中在其中8个钻孔揭露有溶洞,见洞率为25.8%,溶洞大小0.40~5.30m,顶板厚度0.2-1.15m;溶洞内充填粘性土。在钻遇大理岩层时均出现冲洗液漏失现象。微风化大理岩(地层编号

8、为4-2):灰、灰白色,微晶结构,块状构造,为较硬岩,裂隙不发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