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课程培养具有本土情怀的学生

地方课程培养具有本土情怀的学生

ID:14582335

大小:26.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29

地方课程培养具有本土情怀的学生_第1页
地方课程培养具有本土情怀的学生_第2页
地方课程培养具有本土情怀的学生_第3页
地方课程培养具有本土情怀的学生_第4页
资源描述:

《地方课程培养具有本土情怀的学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地方课程培养具有本土情怀的学生《中国教育报》[2008年3月31日星期一]4地方课程培养具有本土情怀的学生《中国教育报》[2008年3月31日星期一]4作为一种独立的课程形态,“地方”与“地方性”是地方课程的内在规定性,是其特质与边界。研究和开发地方课程必须界定和把握好“地方”和“地方性”的内涵,紧紧围绕“地方”和“地方性”建设地方课程。  如何正确理解“地方”的内涵?  从本义上讲,“地方”是指地域,地方课程中的“地方”有其特定的内涵。地方是相对于中央而言的。省、市、县(区)、乡(镇)等均为地方,因此地方在这时是一个行政区划的概念,同时地方往往指一级政府及其行政职能部门。《基础教育课

2、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中规定,各级地方政府在地方课程中都享有一定的权利,并承担不同的责任。  “地方”还是一个具有文化意义的概念。所有的地域都负载着丰富的文化,每个地方都有其代表性的文化地标。从文化学的角度看,“地方”是一种文化符号。地方课程实质上是关于地方文化的课程,通过开发地方文化资源,梳理地方文化现象,关注地方文化价值,形成地方课程的文化特色,从而培养学生的地方文化情怀,进而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地方”的内涵呈现出更大的开放性。自古以来,地方都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也只有在开放的状态下,地方才可能在保持地方特色的同时,吸纳外域多元文化

3、,丰富自己、提升自己。事实上,纵然有山水的阻隔,文化的互通与渗透是阻隔不了的。地方课程建设中的“地方”是本土与外域的结合,以地方为主,或立足地方,面向外域,甚至面向世界。地方课程在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同时,还应当培养他们的世界胸怀、全球眼界、国际意识。  如何正确理解“地方性”的内涵?  首先,“地方性”是指地方所固有的和特有的性质。所谓地方固有的,即为传统的、原本就存在于本土历史和传统之中的,从本土文化之根中生长出来的;所谓特有的,即只有本土才具有的,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吸收多种外来信息及文化形成的。依附本土生长的,无论是固有还是特有的,均揭示了“地方性”的基本属性。此时,“地方性”

4、往往指领域,并由此可被引申为视域,即从地方出发,在地方的视域中寻找、发现或生长的。这样,“地方性”被赋予了文化意义的阐释,这种阐释引导我们从文化的立场去看待、审视和划定地方性。同时,“地方性”就是要追求显著的地方特点,即追求地方差异性。可见,关注和追求“地方性”是为了追求地方课程之异---不管是异中趋同,还是异中见异,抑或是异中求异。否则,地方课程就失去了鲜明的地方特色,就失去了开发和发展的必要性。  其次,“地方性”主要指向地方性知识。早在上世纪60年代,地方性知识就已在人类学界乃至整个社会学界引起广泛的关注并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地方性知识针对普遍性知识追求,是对历史特殊主义的认同和具

5、体阐释,强调各种不同文化间的差异性特征,主张作具体细微的田野考察;追求社会科学本土化,主张社会科学在本土生根、在本土发展、为本土所用。  再次,用地方性知识的内涵与价值来关照地方课程。地方课程是地点性知识的载体价值,地方课程的题旨就是要从地方的文化特点、资源特色和发展需要出发,集中、突出地反映地方性知识。但是,地方课程不是被局限和绑定在地方性知识上,而是对地方性知识的超越。  这是因为,地方性知识存在着发展成为普遍性知识的可能,每个局部知识又包含整体的意义。因此,“地方性”具有超越性。可以这么认为,地方课程着力于地方性知识,但着眼于整个文化的意义和文化的整体发展。地方课程的根是在地方、

6、本土和“田野”上,但如果缺少宏大的知识背景和视野,缺少对“外地”的地方文化的参照,那么地方课程就有可能变成对本土文化的怀旧与守旧,从而显得狭隘、封闭。  地方文化与地方性问题  从知识的角度去考察,地方课程负载的是地方性知识;从文化意义和地方的历史与发展来考察,地方课程的内涵主要包括地方文化与地方性问题。  地方课程着重反映地方文化。在某种意义上,地方课程应是地方的文化志,是地方文化的描写和反映系统。地方性文化又可以分解为地方的文化背景、文4化传统、文化需求及文化展望。所谓地方的文化背景,关涉到地方文化的历史背景、文化传统、时代特点和人文基础,即文化的来龙去脉和文化地理。所谓地方文化传

7、统,它落脚于地方的小传统。这种小传统是由当地民众日常生活中的价值规范、伦理道德和行为规则所构成的文化系统,它深植于民间意识和社会心理中,集体表现为民俗的各种文化形态。所谓地方的文化需求,侧重通过调查和分析,了解地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及文化建设的需求并为地方的发展提供服务,提供力所能及的智力支持,以为今后更多更好地服务打下基础。所谓地方文化展望,侧重于对地方发展的预示和走向的了解和把握,瞭望未来,引领文化生活的方向。地方文化是地方课程的命脉,真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