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人类进化过程的动力学问题

论人类进化过程的动力学问题

ID:14603368

大小:119.50 KB

页数:31页

时间:2018-07-29

论人类进化过程的动力学问题_第1页
论人类进化过程的动力学问题_第2页
论人类进化过程的动力学问题_第3页
论人类进化过程的动力学问题_第4页
论人类进化过程的动力学问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人类进化过程的动力学问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科技论文网http://www.kjw.cn     论人类进化过程的动力学问题    邹伟明 山东大学微生物学研究所   (山东济南山大南路27号(250100))  E-mail:zwm541111@163.com           摘要:本文对人类进化过程的动力学问题进行了研究探讨,认为欧罗巴人种、尼格罗人种、蒙古利亚人种属于由远祖古猿群种分别在各自祖栖的大陆地域上经无体毛突变分化和地理性适应过程进化发展而来的人类种群。欧罗巴人种属于经优势进化过程而来的人类种群,尼格罗人种属于经保守进化过程而来的人类种群,蒙

2、古利亚人种则属于经半保守进化过程而来的人类种群。对人类的进化历史进行了分析而将人类的进化过程划分成为自然进化、劳动进化、社会进化和思维进化四个进化阶段并提出了每一进化阶段的进化动力学因素。对人类行为的心理学和人类兴奋情绪的调节作用进行了分析并按人的社会作用将人类社会成员划分成为劳动性社会人、知识性社会人和创造性社会人,而劳动性社会人又划分成了超额劳动人、全额劳动人、半额劳动人和知识劳动人。     关键词:人类进化;人类心理;人类社会   中图分类号:Q98     31     中国科技论文网http://www.kj

3、w.cn    1.引言   马克思曾经断言“是劳动创造了人”,劳动既创造了人类,又锻炼和发展了人类。作为高级灵长类动物,人类既是从哺乳动物中独立进化而来的一个分支,又是有别于动物界而属于有学习能力、有知识、能潜意识认知世界和显意识改造世界的社会人。因此,人类与动物界的区别既在于人类具有高度自然进化的适应意识和高度社会进化的群栖意识,又在于人类具有高度思维进化的学习意识和高度技能进化的创造意识。对于人类的来源问题,社会中流行着多种可能性推测,属于唯物学派的达尔文主义者认为人类是来源于远祖古猿的进化论观点已经被学术界所接受

4、,物竟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观点也已经被学术界和社会普遍认可。已知人类来自灵长类动物的分化进化过程并与动物界有着行为学和分类学上的区别,但是,对于人类在动物进化史中的特殊地位是如何形成的问题至今也没有作出很有说服力的结论。纵观人类的发展历史可知,人类从远古时期的远祖古猿进化到具有高度知识、高度技能和高度社会化的当今现代人的过程应该是人类适应环境,认识自然和创造知识的发展历史。下面以自然进化论的观点对人类进化过程的动力学问题进行研究探讨。  2.人类的由来和人类的进化过程  近代研究证明,人类是由远祖古猿经历史进化过程而来的

5、,属灵长类动物的远祖古猿和类人猿曾是生栖在大陆远古森林中的人类的始祖先。已知人类的共同体征是无全身体毛、相对大的脑容量、无体尾和两足直立行走,世界四大人类种群无全身体毛的共同体征应该与人类的远古祖先——古猿的体毛特征突变及其古猿群种的遗传分化有关。当今社会中时常有返祖突变的毛孩现象出现,这说明远古时期的人类祖先是有全身体毛的,可以据此推测当今人类种群的远祖古猿在进化过程中的某一历史时期分别在各自生栖的大陆地域上先后出现了无全身体毛的分化突变子代并连续遗传下去形成了无毛古人猿种后裔并继而进化发展成了无毛体征的人类种群,而处

6、于体毛遗传保守状态的古猿子代则可能已灭绝或发展成了现在的猩猩和野猿类。可以想象,31     中国科技论文网http://www.kjw.cn  古人猿从其诞生之日起,其特有的无体毛体表特征在当时的原始生存条件下可能比同时期的有体毛古猿更容易被古森林或荒野中的猛兽残食,并且在寒冷或比较寒冷的地域上的冬季里也更容易体会到环境气候的冷酷,因此,在相对恶化了的生存环境中生栖的古人猿为了正常生存的心理需要则可能倾向于结群生栖和结群行动从而形成了古人猿群栖群行的群体意识,并且可能倾向于寻找比较安全和比较暖和的山林洞穴和长久栖息于这

7、些山林洞穴中而形成了古人猿的“生活”概念和“家室”意识以及倾向于寻找气候温暖且野生食物资源丰富又比较安全的生栖地域从而形成了古人猿群体在有限地域上的群跋活动同时也形成了古人猿的群落意识和群栖地概念,并由于生存环境相对恶化感受的精神需要和心理需要又刺激了古人猿大脑的智力发育并同时强化和发展了古人猿上肢的灵巧性和躯体骨干的直立性,从而使后期的古人猿具备了进化成为人类的大脑智力条件和体能素质条件以及思维意识条件。由此可知,古人猿在生物解剖学上相对于其他的陆生哺乳类动物并无其它突出的觅食机能和自保护机能,促使古人猿向人类进化的生

8、物学基础应该是古人猿具有了相对发达的大脑和思维潜力、相对灵巧的上肢和直立骨骼的发育潜力以及相对进步的群栖和群体化的意识潜力。可依此推知早期的古人猿以其上肢的灵巧性逐渐发展起了人工觅食机能并使上肢最终进化成了具劳动机能的手臂,以其身躯骨干的直立性发育潜力逐渐发展起了两足跑跃体能并使躯干最终进化成了善于两足行走的直立躯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