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古诗两首》说课案

21《古诗两首》说课案

ID:14606302

大小:29.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7-29

21《古诗两首》说课案_第1页
21《古诗两首》说课案_第2页
资源描述:

《21《古诗两首》说课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古诗两首》说课案一、说教材《古诗两首》这一课安排了唐代伟大浪漫主义诗人李白所著的《望天门山》和号称东坡居士的北宋诗人苏轼所著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两首古诗。下面我就重点分析《望天门山》这首古诗。  《望天门山》共四行诗句。全诗从“望”字着眼,前两句描写山川气势。第一句先写山,天门山似乎是由于水流的冲击而从中间豁然断开,江水从断口奔涌而出。第二句写水,浩浩荡荡的长江被天门山阻挡,激起滔天的波浪。这两句所望到的景物是静止的,诗人却用“中断”、“开”这些字词来从动的方面把它写活。第三、四句写行船的感受。坐在小船上迎着阳光顺流而下,感觉两岸青山相

2、对而来。非身历其境者,不能有这样的体会,也不可能写得如此传神。形象地用“孤帆一片”来代表一只船,这一片孤帆把天门山水点缀得活泼了起来。展现了生动优美的意境,使读者仿佛也望到了天门山的壮丽风光。  《望天门山》这首诗借景抒情的古诗,通过对天门山景色和内心体验的描述,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壮丽,表达了诗人乐观豪迈的情感。根据选编这首古诗的目的,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字词的理解,进一步领会诗意,进入诗境,品味大诗人李白诗作的艺术魅力,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领略美的景色,受到美的熏陶,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情感成了教学目的之一。二

3、、说教法学法1、教法。根据高年级学生的特点,运用多媒体直观教学法,图文结合创设情境,运用尝试教学法,如配乐呤诵,充分调动学生的想像来体会诗中的景象,以此来落实重点。并用举一反三法来开拓学生视野,感受祖国河山的壮美,更加喜爱祖国语言文字,更加热爱祖国,以此来突破难点。  2、学法。学生通过读读想想,读读讲讲,与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三、说教学目标1.会读会默写《望天门山》,了解古诗的大意。   2.让学生感受祖国大好河山的神奇壮丽,感受作者豪迈的思想感情。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感情。四、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背诵默写《望天

4、门山》。教学难点:理解诗句的意思,体验诗人的感情,培养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五、说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六、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以前我们学过唐代诗人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大家还能背出来吗?齐背《望庐山瀑布》。   2.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李白的《望天门山》这首诗通过对天门山景象的描述,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壮丽,表达了作者乐观豪迈的感情。  二.简介天门山和作者李白  三、读通诗句,了解诗意①学生初读课文。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遇到读不准的字音多读几遍,在读不懂的地方打一个问号。②检查交流。A、多媒体出示课文中生字:断 楚 孤 

5、帆 让学生读生字,并帮助正音。B、多媒体出示课文《望天门山》。如果大家把这些生字带到诗中一定会读得更好!  四.教师范读课文  五.学生自学古诗   1)先读古诗,想一想哪些地方不明白?在借助字典、注释、插图自学古诗。 2)互相交流,把你看懂的和同学说一说,哪句不明白提出来,大家议一议。 重点词:天门、楚江、中断(从中间断开)、开(通)、至此回(在这里打转) 3)抽学生说说本诗的意思。教师可做适当讲解。第一句:天门山被长江从中断开,分为两座山。 第二句:碧绿的江水向东流到这儿突然转了个弯儿,向北流去。第三句:两岸的青山相互对峙。 第四句:

6、一只小船从太阳升起的地方悠悠驶来。 4)再读这首诗,边读边想像画面。5)背诵古诗。六.教师小结诗歌大意。  七.朗读指导  八课外延伸:出示李白的其他古诗,学生自由读九.作业: 默写《望天门山》十.板书设计:         楚江开(吞吐山河)  望天门山碧水回(急流回荡)雄壮           青山出(雄山对峙)  孤帆来(江水天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