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学复习资料

区域经济学复习资料

ID:14616450

大小:53.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29

区域经济学复习资料_第1页
区域经济学复习资料_第2页
区域经济学复习资料_第3页
区域经济学复习资料_第4页
区域经济学复习资料_第5页
资源描述:

《区域经济学复习资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区域经济学复习资料填空题1胡佛在其《区域经济学导论》一书中,最早构建了一个区域经济学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对于今天的区域经济学研究仍然具有巨大的影响。2区域经济发展是一个包括经济增经济增经济增经济增长,结构升级结构升级结构升级结构升级,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技术创新、社会进步、人们福利提高等在内的更为宽泛、更为深刻的进程。3我国的新产业区大致包括三类: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新工业区;现代农业园区。4、区位理论对于区位选择提出了三个标准:成本最低选择;市场份额最大选择;获得聚集效益的选择。5、城镇体系的规模结构在理论上可以划分为三类:顺序——规模分布;双

2、中心型;网络型。6、产业政策包括三个方面内容:产业结构政策;产业组织政策;产业布局政策。7、根据能源的形态可以将能源划分为固体能源;液体能源;气体能源。8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即区域发展理论;区域关系理论;区域政策理论区域政策理。9区域经济基础设施由三个部分组成:区域交通系统;公用事业系统;公共工程。10古典区位理论有:农业区位论;工业区位论;运输区位论。11自然资源的特点是:稀缺性;区域性。12区域经济发展包括三方面的含义:人均收入水平提高;产业结构升级;城市化水平的提高。13影响区位选择的主要机制:目标驱动机制;利益驱动机制;宏

3、观调控机制;市场调控机制。14新要素学说包括:人力资本学说;创新理论研究与开发学说。15区域经济政策的目标是:经济稳定化;资源配置高效化;分配公平化。16区域投资环境研究的内容有:经济环境;政治法律环境;社会文化环境。17地区形象塑造的主要内容有:地域性、继承性、动态性。18影响区位选择的因素是: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科技因素。19区域经济合作的内容有:工业贸易合作;资金合作;老务合作;科学技术合作。20创新理论包括:企业创新;国家创新;区域创新。21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特征是:区域性;预见性;综合性;可操作性。22地区形象塑造的主要内容有:地域性

4、;继承性;动态性。23区域经济学的理论来源包括;经济地理;区位理论。24埃德加•胡佛构筑区域经济学的三个基石是指:生产要素的不完全流动性;生产要素的不完全可分性;产品与服务的不完全流动性。25区域自然资源利用的类型包括;纯自然资源型;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结合型;社会资源为主;自然资源为辅。26影响交易成本的区域性原因包括:区域垄断及其竞争;区域集团形成及其竞争;区域间地方政府及其竞争。27非均衡增长理论提出的“连锁效应”包括:前向关联效应;后向关联效应;旁侧关联效应。28区域开发的特点包括:开发对象位置的明确性;开发范围的明确性;开发的时效性;开发行

5、动的综合性。29区域经济发展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发展的关键性阶段是:工业化中期阶段。30产业结构演变的基本动因是:各产业产品需求收入弹性的差异。31影响产业区位选择的社会经济因素包括:人口和劳动和劳动力市场。32根据区域经济合作主体的不同,区域经济合作可分为:民间合作;官方合作;官民合作。33工业化促进城市化的经济条件包括: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产业结构的递次演进的递次演进的递次;规模化与专业化的充分发展;鼓励更多的人参与其中。34城镇体系的特征包括:关联性;整体性;层次性。35对区域内各类资源和环境条件进行的评价主要包括:绝对量评价;平均量评价量

6、;需求量评价;综合评价。名词解释1区域经济政策:政府为引导和干预区域经活动所采取的各项政策措施就是区域经济政策,主要指为解决区域间经济发展差异而采取的各项措施。它的目标是经济增长目标和均衡目标。2区位理论:是关于自然物体和和人类活动的空间分布及其在空间中的相互关系的学说,是指导土地分区利用的基本原理。3极化效应:根据迈达尔理论,任何一区域发展到一定水平,超过起飞阶段,就具备自我发展能力,不断积累有利因素,为自己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即使赖以发展的先天优势已经失去,仍能向前发展,在资本主义市场机制自发作用情况下,发达地区越来越富有,喷困地区越来越困难,

7、造成两极分化,为极化效应。4新产业区:基于合理劳动地域分工基础上形成的网络,这些网络与本地劳动力市场密切链接,实行专业化分工。(它的特点是是由中小企业组成的地域系统;具有积极的外在性,企业间密切合作,在创新的基础上竞争;具有相互依赖的社会文化环境和积极的自主组织。)5区域贸易:是指一个区域与其它区域进行桑品交换的经济活动。它的特点是可以引进本地却反的生产要素和产品,扩大区域生产和消费领域,提高生产效率;在开放的环境,其它区域经济的发展可以成为本区域扩大的市场和新的投资来源,可以在更高层次上促进企业竞争和企业的发展,从而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6扩散效应

8、:它是与极化效应相对的一种效应,指经济活动及各种要素从极核向外围扩散的过程,其主要作用是使生产要素逐步由极核心区域向外围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