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5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专题5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ID:14644088

大小:29.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7-29

专题5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_第1页
专题5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_第2页
专题5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_第3页
专题5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_第4页
专题5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_第5页
资源描述:

《专题5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专题5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1.据1900年12月8日《中外日报》载:“有守旧,而后有训政,有训政,而后有废立,有废立,而后有排外。”“义和拳者,非国事之战争,乃党祸之战争也。”材料认为义和团()  A.卷入清朝上层的权力争斗中  B.具有笼统“排外”的斗争特点  C.把斗争的矛头指向西方传教士  D.拥护慈禧集团的“正统”地位  2.中国近代的两首竹枝词写道:“都城一洗帝王尊,出入居然任脚跟。为问大家前二载,几人走过正阳门”、“政局纷纷类弈棋,本来约法尚临时。四番总理曾更替,内阁从新组短期。”材料反映了当时中国政治的主要特点

2、是()  A.外国列强占领北京和扶植傀儡政权  B.“预备立宪”实行和皇族内阁建立  C.民权平等的体现和民初政局的混乱  D.帝制的倾覆和责任内阁制度的形成  3.学者傅斯年在1920年曾指出:“从(1919年)五月四日以后,中国算有了‘社会’了。中国人从发明世界以后,这觉悟是一串的:第一层是国力的觉悟;第二层是政治的觉悟;现在是文化的觉悟,将来是社会的觉悟。”这里对“社会觉悟”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A.中下层平民生活、思想和习俗的改造  B.社会主义思想的传播  C.知识分子民族和国家意识的增强  D.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传播  4

3、.《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指出:“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这表明土地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A.消除贫富不均、消灭地主阶级  B.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  C.建立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D.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  5.林乐知在《中西关系略论》中明确表示对西方各国来说,新的问题“不是由于中国的强大,而是由于中国的衰弱”,因此“西人所望中国者,一曰非强不可,不强则生意阻滞不行,西人于此多不便也。二曰非富不可,不富则西国之物无能买也”。可见()  A.中国抵制西方的经济侵略  B.强大

4、而富裕的中国符合西方各国利益  C.部分西方人希望中国富强  D.所有的西方国家将帮助中国实现富强  6.一位日本将领自我辩护说:“我们就像一大群人挤在一间狭小的房间内,只有三扇门供我们逃出去,也就是说移居外地、打入世界市场和领土扩张。第一扇门,移居外地,已经被其它反对日本移民的国家堵死了。第二扇门,打入世界市场,又已被关税壁垒关上了。三扇门关上了两扇,日本该怎么办?很自然,日本只有从剩下的一扇门夺门而出了。”请问导致第二扇门也被关上的是什么事件?()  A.广田弘毅上台组阁  B.1929~1933年经济危机  C.培里舰队江户叩关 

5、 D.华盛顿会议上的对日制裁  7.“男练义和团,女练红灯照、男练义和团,砍到电线杆,扒了火车道砍到电线杆,烧了毛子楼,烧了毛子楼,灭了基督教杀了东洋鬼,杀了东洋鬼,再和大清闹。”这一义和团的揭帖主张的是()  A.反清扶洋B.反清灭洋  C.以洋灭清D.扶清灭洋  8.“传来一片罢工声,资本家先吃一惊;巷尾街头人踯躅,电车今日不通行。”这首竹枝词对应的时间应该是()  A.辛亥革命时期B.五四运动时期  C.北伐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  9.张謇评论某人时说:“以四朝之元老,筹三省之海防,统胜兵精卒五十营,设机厂、学堂六七处,历时二

6、十年之久,用财数千万之多……曾无一端立于可战之地,以善可和之局。”张謇评论的是()  A.曾国藩B.李鸿章  C.张之洞D.袁世凯  10.近代中国人慨叹:“泰西公法,于平等之国设领事官,不过保护其民之商务,如有词讼及科罪,仍由各国之地方官照例科断。惟于中国、土耳其……不以平等之例相待。”这种现象()  A.在《辛丑条约》签订后开始出现  B.客观上有利于自然经济的瓦解  C.说明中国政府丧失了官吏任免权  D.反映了中国的司法主权已不完整  11.凤凰卫视有一档口述历史的节目,主要采用调查、访问和回忆等形式来了解历史。下列各项中,适合

7、采用口述历史的方式进行研究的是()  A.辛亥革命B.戊戌变法  C.重庆谈判D.洋务运动  12.历史悠久的著名高等学府的校徽上,往往承载了重大的历史事件。比较下面两个校徽所承载的历史事件,其相同点不包括()  A.两者都主张“中体西用”  B.两者都推动了教育的近代化  C.两者都是学习西方的产物  D.两者都有利于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壮大  13.1948年初,沈钧儒、章伯钧等人在香港改组中国民主同盟会重建总部,并宣布:中国民主同盟会要“为彻底摧毁南京反动独裁政府,为彻底实现民主、独立、统一的新中国而奋斗到底!”对此有如下判断不正确的

8、是()  A.该事件的背景是国民党当局摧残和迫害民主力量  B.该事件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准备了条件  C.该事件有利于中共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的构建  D.该事件揭开了筹建新中国的序幕  1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