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湖北省黄冈中学高三5月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综化学(解析版)

2017年湖北省黄冈中学高三5月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综化学(解析版)

ID:14694483

大小:599.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7-30

2017年湖北省黄冈中学高三5月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综化学(解析版)_第1页
2017年湖北省黄冈中学高三5月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综化学(解析版)_第2页
2017年湖北省黄冈中学高三5月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综化学(解析版)_第3页
2017年湖北省黄冈中学高三5月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综化学(解析版)_第4页
2017年湖北省黄冈中学高三5月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综化学(解析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7年湖北省黄冈中学高三5月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综化学(解析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7届湖北省黄冈中学高三5月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综化学(解析版)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F-19K-39Ca-40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用菜籽油浸泡花椒制得花椒油的过程主要利用其物理性质B.卤水点豆腐是Mg2+、Ca2+等使蛋白质胶体发生聚沉的过程C.热的纯碱溶液可用于除去金属表面的矿物油(如机油、润滑油等)D.亚硝酸钠易致癌,但火腿肠中允许含少量的亚硝酸钠以保持肉质新鲜【答案】C【解析】A.用菜籽油浸泡花

2、椒制得花椒油的过程主要利用菜籽油容易溶解花椒油的物理性质,故A正确;B.电解质可使胶体发生凝聚,卤水点豆腐是Mg2+、Ca2+等使蛋白质胶体发生聚沉的过程,故B正确;C.纯碱与矿物油不发生反应,不能用热的纯碱溶液除去金属表面的矿物油(如机油、润滑油等),故C错误;D.亚硝酸钠易致癌,但火腿肠中允许含少量的亚硝酸钠,起着色、防腐作用,以保持肉质新鲜,故D正确。故选C。2.四种短周期元素A、B、C、D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其中D形成的两种氧化物都是常见大气污染物。下列有关判断不正确的是()A.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CB.A、C、D的含氧酸的钠盐水溶液均显碱性C.单

3、质B可用于铁轨的焊接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D>C【答案】B【解析】短周期元素D形成的两种氧化物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都是常见大气污染物,D是硫。相应地A、B、C分别是碳、铝、硅。A.元素非金属性:CC,所以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D>C。故选B。点睛:元素推断题往往存在“题眼”,本题题眼是“D形成的两种氧化物都是常见大气污染物”。从题眼切入,“顺藤摸瓜”就可以解决问题。3.三位分别来自法国、美国、荷兰

4、的科学家因研究“分子机器的设计与合成”而获得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纳米分子机器日益受到关注,机器的“车轮”常用组件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三碟烯)②(扭曲烷)③(富勒烯)④(金刚烷)A.①③均能发生加成反应B.②④互为同系物C.①②③④均属于烃D.①②④的一氯代物均只有两种【答案】A【解析】A.①中含有苯环,能够与氢气加成,③中含有碳碳双键,能够发生加成反应,正确;B.①④分子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不同,化学式不同,不是同分异构体,错误;C.③中只含有碳原子,不属于烃,错误;D.④中含有2种氢原子,一氯代物有2种,错误;故选A。4.利用废旧镀锌铁皮可制备磁性Fe3O4胶

5、体粒子及副产物ZnO。制备流程图如下:己知:Zn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与Al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相似。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A.用NaOH溶液处理废旧镀锌铁皮的作用是去除油污、溶解镀锌层B.调节溶液A的pH产生Zn(OH)2沉淀,经抽滤、洗涤、灼烧即可制得ZnOC.由溶液B制得Fe3O4胶体粒子的过程中,须持续通N2,其原因是防止Fe2+被氧化D.Fe3O4胶体粒子能用减压过滤法实现固液分离【答案】D【解析】A.NaOH溶液可以洗涤油污、与锌发生反应,故A正确;B.调节溶液A的pH产生Zn(OH)2沉淀,经抽滤、洗涤、灼烧,氢氧化锌分解得到ZnO,故B正确;C.Fe2+易被

6、氧气氧化,故C正确;D.Fe3O4胶体粒子能透过滤纸,无法用减压过滤法实现固液分离,故D错误。故选D。5.下列有关实验原理或操作正确的是()A.图1所示的装置可用于干燥、收集并吸收多余的氨气B.用图2的装置可以验证生铁片在该雨水中是否会发生吸氧腐蚀C.图3所示装置用于Cu和浓H2SO4反应制取少量的SO2气体D.图4所示装置用于除去碳酸氢钠固体中的少量碳酸钠【答案】B6.常温下,向10mL0.lmol.L-1的HR溶液中逐渐滴入0.lmol·L-1的NH3·H2O溶液,所得溶液pH及导电能力变化如图。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a〜b点导电能力增强,说明HR为弱酸B.b点溶

7、液pH=7,此时酸碱恰好中和C.b、c两点水的电离程度:bc(R-)、c(OH-)>c(H+)【答案】C【解析】A、加入10mL等浓度的氨水,两者恰好完全反应,HR+NH3·H2O=NH4R+H2O,假设HR为强酸,NH4R是强电解质,反应前后导电能力相同,但a~b图像导电能力增大,因此假设错误,即HR为弱酸,故说法正确;B、根据图像,加入10mLNH3·H2O,此时pH=7,b点导电能力最强,说明此时两者恰好完全反应,故说法正确;C、b点溶质为NH4R,NH4R是弱酸弱碱,发生水解,促进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