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教学大纲

宏观经济学教学大纲

ID:14710414

大小:173.50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8-07-30

宏观经济学教学大纲_第1页
宏观经济学教学大纲_第2页
宏观经济学教学大纲_第3页
宏观经济学教学大纲_第4页
宏观经济学教学大纲_第5页
资源描述:

《宏观经济学教学大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宏观经济学》教学大纲(2002年制订,2004年修订)课程编号:070006英文名:Macroeconomics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前置课:高等数学、微观经济学后置课: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财政学、货币银行学、中级宏观经济学等学分:3学分课时:54课时(+18课时辅导)主讲教师:西方经济学课程组成员选定教材:高鸿业主编,《西方经济学(下册)》(第3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9月出版。课程概述:宏观经济学是经济及管理类各专业的核心课程和专业基础课。它以国民经济总量为考察对象,分析宏观经济变量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阐述一国实现充分就业和长期经济增长的

2、机制,说明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作用。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部分宏观经济学基础,国民收入核算理论;第二部分,均衡国民收入决定模型,包括简单国民收入的决定模型,IS-LM模型,AD-AS模型,开放条件下的IS-LM-BP模型;第三部分,财政和货币政策分析;第四部分,经济增长和波动分析,包括经济增长、经济周期理论、失业和通货膨胀理论。教学目的: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旨在让经济及管理类本科二年级学生初步掌握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了解本学科的理论构架和分析逻辑,掌握理论分析和简单的数学模型分析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经济学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

3、运用经济学基本原理观察、分析和解释现实生活中比较简单和典型的宏观经济现象和问题,了解本学科发展前沿,为他们学习其他专业课程提供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和经济学思维能力。1教学方法:宏观经济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同时又与现实经济生活关系非常密切的学科。所以在教学中,首先注意理论联系实际,运用现实经济生活中的案例阐述宏观经济理论,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利于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第二,教学中注意介绍经济分析的逻辑,强化图形分析和数理分析的训练,让学生初步掌握现代经济学分析工具,判断和分析现实经济问题,将数学分析与经济学教学有机联系起来。第三,讲授与自学结合,加大学

4、生的阅读和训练。针对宏观经济学课程特点,在系统介绍基本理论的基础上,督促学生加强课后自学,加强教学互动,安排适量学时进行课堂讨论;加大课程训练力度,配备助教加强课后辅导,使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得到进一步理解和深化;鼓励学生阅读主要参考书,了解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状况,并写出读书心得,作为重要的考核内容。2各章教学要求及教学要点:宏观经济学导论学时分配:2学时教学要求:宏观经济学是一门以宏观经济运行为主要研究对象,主要揭示国民经济在短期经济波动,长期实现经济增长的学科。通过本章的学习,不仅要掌握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还要熟悉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分析方法

5、,了解宏观经济学理论的演变。教学内容:一、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三、宏观经济理论的演变和发展第一章国民收入核算学时分配:7学时教学要求:本章主要介绍国民经济运行的重要总量、相互关系及其核算方法。本章学习的关键是:掌握GDP、GNP、NNP、NI、PI、DPI、最终产品、中间产品等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在此基础上熟练掌握国民收入核算的收入法和支出法,了解名义GDP和GDP的关系。教学内容:第一节国内生产总值一、内生产总值的含义定义:一国在一定时期内,使用国土领域内的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市场价值;GDP是一个市场价值的概念,用

6、货币衡量,属于流量;测度的对象一定时期内所生产最终产品;具有地域性;是市场活动导致的,非市场活动不在计算之列。二、为什么总产出总是等于总收入或总支出第二节核算国民收入的两种方法一、用支出法核算GDP用支出法测定GDP,就是通过核算在一定时期内整个社会购买最终产品的总支出来测定GDP。支出法也称使用法,因为一国提供的物品和劳务的最后使用去向是消费、投资、政3府购买和出口等四个方面。用支出法测定GNP,就是计算经济社会在一定时期内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等几方面支出的总和。公式表示为:GDP=C+I+G+(X-M)。二、用收入法核算国内生产总值收入法是根据生产

7、要素在生产过程中提供服务、创造产品从而提出的收入要求权核算而得到的国民收入指标。这些收入换个角度可以看作是GDP生产出来以后分配给各生产要素所有者的,所以也称为生产要素所得法。项目构成:工资与雇员其他补贴;净利息;个人的租金收入(包括房屋的租金);非公司企业的收入;税前公司利润;股息,未分配利润,公司所得税;企业间接税;折旧;统计误差的调整。第三节从国内生产总值到个人可支配收入一、五大总量的关系NDP=国内生产总值-折旧NI=雇员报酬+业主收入+租金收入+公司利润+净利息;PI=工资+利息+利润+租金+政府转移支付=NI-个人得不到的+个人额外得到的=NI-公

8、司未分配利润-公司所得税-社会保险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